朱峰;杨绪娜
目的:评估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以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干预,60例患者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地预防前列腺增生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王静;陈海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GC是强大的免疫抑制剂和抗炎药.具有正反两面性.SLE死于原发病的只占少数,死于大剂量、长期GC应用的一些并发症的占多数.正确认识、合理使用GC是我们临床皮肤科医生学习并且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作者:王爱东;牛红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早期饮水对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将8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例.患者有饮水需求时研究组给予少量多次的温开水进行饮用,每小时不超过100m l;而对照组在腹腔镜手术6 h内禁止饮食.比较2组患者发生腹胀、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腹胀的发生率为30.95%(13/42),低于对照组57.14%(24/42),其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为(18.25±7.64)h,较对照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26.13±11.89)h]明显缩短,差异也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8.98,P<0.01);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63.58±12.37)h、(60.49±13.76)h,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93,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26.19%(11/42)和30.95%(13/4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8,P>0.05);2组均无误吸情况发生.结论:早期饮水能够有效的缩短腹腔镜切除胆囊术后患者首次出现肠鸣音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可有效降低腹腔镜术后腹胀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不适,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改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儿童白血病患儿的骨髓染色体核型类别.方法:采集73例白血病患儿的骨髓,采用染色体G显带技术检测其骨髓染色体核型.结果:73例患儿中,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31例,正常38核型例,未见分裂象4例,实验成功率94.5%;异常检出率47.9%,其中亚二倍体4例,超二倍体10例,复杂核型27例.结论: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对小儿白血病的诊断、分型和化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海霞;王辛;马兰;周林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卷》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接受抗逆转录药物治疗时还吸烟,那么他们死于肺癌的可能性比死于艾滋病的可能性会高出10倍左右.戒烟预防肺癌应成为护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重中之重.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均为呼吸系统的常见、多发疾病,二者并存时称为重叠综合征,更严重的与睡眠相关的低氧血症,更易引起合并症,有较高的死亡率.本文就重叠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杜昆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脑膜瘤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8例脑膜瘤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4例,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相关评分均无明显差别(t=-0.408,-0.399,P>0.05),护理后发现研究组抑郁量表(SDS)、焦虑量表(S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低(t=-10.988,-15.405,-4.526,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26,11.257,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维持良好医患关系.
作者:谢旭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观察分析晚期结肠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进行临床治疗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的48例患者,联合应用奥沙利铂与希罗达进行治疗,观察全部48例结肠癌晚期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与毒副反应.结果:全部4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者8例,占总例16.7%;部分缓解者19例,占总例39.5%;病情稳定者15例,占总例31.3%;疾病进展者6例,占总例12.5%;综上分析得出总有效率为56.2%.用药伴随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皮肤色素沉着、末梢神经异常、口腔炎症、贫血、手足综合征等.结论: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治疗结肠癌晚期患者的方法有效,不良反应可控,耐受性良好,临床获益较大.
作者:黄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研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对临床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输血的8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胆红素对比研究,所有患者均满足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交叉配血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其中无出血症状的有54例,对无出血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血红蛋白测定,观察血红蛋白升高情况,判断能否达到临床完全有效输血.结果:80例患者输血均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凝集强度的原则进行输血,输血过程中患者未见明显不适症状,输血前后胆红素变化不明显,54例患者输血后血红蛋白增长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别.结论:在抢救用血情况,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的患者输血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凝集强度的原则,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或者去白红细胞是合理并且相对安全的.
作者:刘友迎;龚国忠;王远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对比内固定与保守治疗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内固定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对比两组修复效果,对比两组骨折复位(Lindahl)优良率及肢体功能恢复(Majeed)评分.结果: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indahl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aje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jeed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骨盆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及骨折复位质量,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周世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在脑瘫儿康复治疗中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法与常规单项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60例脑瘫患儿进行分组,30例实验组患儿采用综合康复治疗,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单项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康复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远高于对照组的7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单项功能训练,综合康复治疗在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更为良好,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许明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对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进行探讨.方法:收集伴或不伴有浸润癌的S P C共11例,对其临床资料、大体和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结果:本病好发于老年女性.临床表现主要为乳腺肿块和乳头溢液.镜下见到实性乳头状病变,肿瘤细胞呈多边形、卵圆形、梭形或浆细胞样,其中1例伴发微小浸润癌,1伴发神经内分泌癌.11例SPC中肿瘤细胞均表达ER、PR,且多呈高表达.10例(91%)SPC均表达Syn、CgA.仅局灶残留的肌上皮CK5/6、P63、CD10及SMA表达阳性.Ki-67表达率为1%~10%.仅1例表达C-erbB-2(1+).结论:乳腺SPC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虽然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良好,但因其可伴有浸润癌成分,因此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作者:龚幸春;李慧芳;钱雪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方法:2015年6月—2017年3月本院住院脑出血患者中选出6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 D L)评分显著提升(P<0.05),而神经缺损程度(N I H S 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55%>80.64%)和A D L评分[(72.95±8.64)分>(65.82±6.87)分]相对更高(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N I H S S评分[(4.49±1.02)分<(6.62±1.04)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在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当中,应用依达拉奉作为治疗药物,可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日常活动能力,有着明显疗效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思荣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初诊时临床及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了解MM初诊特点,防止临床误诊漏诊.方法:回顾2014年至2017年我院196例多MM患者初诊的临床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肌酐、尿本周蛋白、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骨髓细胞学、流式细胞术],分析M M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结果:M M初诊通常不具备典型症状,以骨痛就诊伴随轻中度贫血、肾功能不全表现、BJP阴性为主.结论:MM初诊表现形式多样极易误诊漏诊,临床早期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艾翠芳;黄前川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前列腺低回声结节体积对经直肠超声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5年8月—2017年8月入院治疗的80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12+X针的穿刺方法,按照患者结节大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结节均<0.2c m3,实验组37例患者结节>0.2c m3,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情况和穿刺结果等.结果:在低回声结节穿刺阳性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是7.69%和45.45%,有明显差异(P<0.05).如果两组患者不采取低回声结节的特异性穿刺,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误诊率分别是2.33%和13.51%,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直肠进行超声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前列腺低回声结节体积对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没有明显影响,低回声结节特异性穿刺可以提高穿刺的阳性率,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尤其是结节>0.2cm3.
作者:曹扬;康锦涓;肖莉;丁俊;周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泛指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炎.边缘性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LE)是自身免疫性脑炎主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半个世纪前的一系列神经病理学研究描述了边缘性脑炎的病理特征,并且指出了其与肿瘤的关系.AE合并相关肿瘤者,称为副肿瘤性AE.副肿瘤性AE中符合边缘性脑炎者,称为副肿瘤性边缘性脑炎,临床较为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确诊的1例副肿瘤性边缘性脑炎报告如下.
作者:刘海;李仁辉;赵德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切割的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1)两组手术后视力情况对比有差异(P<0.05).(2)两组护理疗效对比有差异(P<0.05).(3)研究组和对照组围手术期间对护士的满意度分别86.3±4.1分、73.1±5.5分,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复杂性眼外伤患者优质围手术期可以提高护理疗效,改善视力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汪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从而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患者临床诊疗提供参照.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甲状腺结节切除治疗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构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结合患者一般资料、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处理.结果:结节内部回声较弱,良恶性两组患者在甲状腺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 S H)比较上,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是在结节边缘、钙化程度指标比较上,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采用影像学检查并检测甲状腺激素(S H T)指标,能够区分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作者:施建华;甄林林;宋玮;赵瑞鹏;李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通过利用品管圈提高基层医院宫外孕手术患者自体血回收质量,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方法:利用品管圈提高宫外孕手术患者自体血回收质量,对其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从2017年2—8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自体血回收比例和总量质量得到了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对基层医院宫外孕手术患者自体血回收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提高了医疗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史永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评价C T诊断术前结肠癌、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80例结肠癌、结肠癌复发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C T诊断,观察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手术前C T扫描结肠癌患者120例,TNM I期者、TNM II期者、TNM III期者、TNM IV期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29.17%、44.17%、16.66%、10%.手术后结肠癌复发者60例,TNM I期者、TNM II期者、TNM III期者、TNM IV期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3.33%、20%、46.67%、20%.结论:术前结肠癌、术后结肠癌复发中,应用CT诊断效果较好,利于临床医师结合诊断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杨永强;唐兴春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