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童波;崔昱春;沈志宏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术中胆道造影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自1995年~2002年对28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了术中胆道造影.结果:全组残余结石者59例,胆总管损伤2例,胆囊管过长9例,全组均痊愈出院,无一死亡.结论:术中胆道造影可明显降低术后残余结石的发生,减少胆总管探查率,及时发现胆道损伤,大大提高了手术的质量才安全性.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无晶体眼后发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

    目的:应用显微手术治疗儿童无晶体眼后发性白内障二期IOL植入观察.方法:手术包括后发障膜的切除,虹膜后粘连的分离及后房型IOL植入.结果:28例32只眼,随访6~28个月,单眼脱盲率90.6%,视力低于0.5的眼与弱视等因素有关.结论:IOL植入是儿童无晶体眼后发障,防治弱视、恢复视力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CP区及前S区基因变异状况的研究

    目的:以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CP区及前S区为研究对象,研究重型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基因变异,探索HBV基因变异与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自16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提取HBV 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CR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选取可能存在变异的3份PCR扩增产物,提纯后核苷酸序列测定,计算机软件分析基因序列的同源性.结果:16份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的HBV DNA CP区,各条带大小一致,未发现基因变异;前S区PCR扩增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存在多个水平大小不一的片段,选取3份典型标本进行同源性分析,其同源性>80%.结论:基因变异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HBV DNA随机出现不具位点特异性.由此推测病毒基因变异,与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生无密切相关.

    作者:李志勤;江河清;余祖江;梁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Survivin,VEGF,b-FGF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IMV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则survivin,VEGF,b-FGF和CD34在10例正常大肠组织和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正常大肠组织中不表达,在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48%,与大肠肿瘤的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在正常大肠组织也不表达,在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74%,与大肠的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b-FGF在正常大肠组织中不表达,在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58%,与大肠肿瘤的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survivin,VEGF,b-FGF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IMVD)成正相关;survivin和促血管形成因子VEGF,b-FGF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survivin是血管的保护性基因,参与了肿瘤血管的形成.

    作者:王黎;李琨琨;刘益清;唐芙爱;李振峰;杨荟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体会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效果好,但用药时间长,住院费用高,绝大部分病人出院后还要坚持1~2年的皮质激素治疗,因而,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给予较详尽的出院指导就非常重要了.

    作者:盛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的临床报告

    急性脑梗死昏迷是急诊科常见危重症之一,病人多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我科自2000年3月开始,在治疗过程中通过使用纳络酮抢救患者,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微波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由于HPV感染的日趋普遍,近年来尖锐湿疣的发病率迅速拉加,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证明了尖锐湿疣的存在与外阴癌、宫颈癌发生的密切联系,以及HPV携带者孕妇的垂直传播对婴儿的危害性,均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作者:韩会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巴曲酶治疗脑梗塞早期疗效观察

    为观察在急性脑梗塞早期应用巴曲酶溶栓治疗临床效果,对46例发病24h以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除酌情应用20%甘露醇外,应用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除对照组所用的治疗外常规应用巴曲酶.结果说明在急性脑梗塞早期应用巴曲酶溶栓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改善病残程度,缩短疗程.因此,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早期应用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塞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鲍晓兰;鲍晓玲;刘树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世福素治疗成人急性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观察

    世福素作为一种口服高效广谱抗菌药物,对多种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炎症有明显的疗效.我们应用随机对照分析观察,临床应用世福素治疗成人急性泌尿系统感染与头孢曲松钠静脉输液治疗疗效无显著差异,亦未见明显副作用,且依从性好,费用低.

    作者:潘农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与水囊引产配合用于中晚期妊娠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引产的新方法.方法:抽取150例中晚期妊娠引产病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应用水囊引产,利用职权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及阴道内置米索前列醇与水囊引产配合.结果:三种引产方法比较,米索前列醇与水囊引产配合,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引产时间短,清宫率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与水囊引产配合方法简便、效果良好,与利凡诺及单纯水囊引产相比,疗效显著,引产成功率高,引产时间短,清宫率低,副反应少,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娟;郎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自1995年~2002年对28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了术中胆道造影.结果:全组残余结石者59例,胆总管损伤2例,胆囊管过长9例,全组均痊愈出院,无一死亡.结论:术中胆道造影可明显降低术后残余结石的发生,减少胆总管探查率,及时发现胆道损伤,大大提高了手术的质量才安全性.

    作者:童波;崔昱春;沈志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儿童糖尿病23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由于胰岛素缺乏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病情往往较成人重,容易引起酮中毒,近10年来收治23例儿童糖尿病,现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叶立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治疗36例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髋部损伤,患者大多数都合并有其他系统或脏器的疾病,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院自1999~2002年共收治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经早期采用DHS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我们治疗中的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吕成堂;邵翠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肝脏损伤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肝脏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轻度肝损伤所占比例为53/94,重度肝损伤为41/94,总病死率为8.5%,轻、重两组死亡率分别为0%和19.8%,大失血为主要死因.结论:肝损伤要积极救治休克,正确选择治疗方法,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可望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勇;杨绍雄;崔祥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肺心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分析

    目的:探讨缺氧对肺心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使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0例肺心病患者急性期、缓解期及对照组体内T3、T4、TSH水平,同步测定PaO2,观察T3、T4和TSH的变化,并分析PaO2与T3、T4的相关关系.结果:肺心病急性期血清T3显著低于缓解组和对照组,TSH较对照组略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PaO2与T3、T4呈正相关.结论:监测血清T3、T4水平有助于判断肺心病危重程度及其预后预测.

    作者:杨玉敏;徐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2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估中西医综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效果.方法:观察组120例采用以熊去氧胆酸为主的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用能量合剂治疗,治疗一周后,观察肝功能、胆酸、瘙痒评分.两组病人在孕32周后行NST检查,分娩后比较两组围生儿预后及产妇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汁酸(TBA)、硷性磷酸酶(ALP)及搔痒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产时缺氧发生率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剖宫产率较低(P<0.05).结论:以熊去氧胆酸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ICP是非常有效的.

    作者:孙曼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因患者年龄均偏大,术后制动卧床时间较长等原因,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加强手术前后护理至关重要,本人对2001年3月-200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22例THR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叶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为纳洛酮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纳洛酮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使用纳洛酮治疗,能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提高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愈好转率.

    作者:应仲飞;洪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观察

    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患者常见并发症,血肿是否能及时有效清除对患者预后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已有报道.笔者2000年1月~2002年12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基底节区HICH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翟国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肝硬化血清载脂蛋白变化与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肝硬化患者149例,男104例,女45例,平均年龄(57.38±13.52)岁;Child-pugh A级37例,B级66例,C级46例,设立健康对照组38例.用Beckman 2000型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白蛋白、载脂蛋白A1及载脂蛋白B100.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及载脂蛋白B100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并随肝硬化程度加重而进行性下降.短期积极补充人血白蛋白后载脂蛋白A1、B100并无显著性改变.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可以作为临床判定肝功能损伤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还可以作为评价肝脏合成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适用于前期不同程度补充过人血白蛋白的患者.

    作者:任疆;王丽敏;马阿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技巧体会

    目的:研究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技巧.方法:对112例行LC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几点手术技巧.结果:112例中完成LC101例,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胆囊三角区解剖结构清晰,运用适当的手术技巧仍可顺利完成急性胆囊炎患者的LC.

    作者:章涛;陈述政;朱锦德;邵初晓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