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用于泌尿外科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郭举红

关键词:后腹腔镜, 开放手术, 泌尿外科, 疗效及安全性
摘要:目的:设计对照试验,探讨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在治疗泌尿外科疾病方面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住院部150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试验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75例,其中治疗组75例患者为接受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对照组75例患者为同期接受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体征改善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治疗显效率、临床体征恢复时间、手术时间长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手术创口小、患者失血量少、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泌尿外科疾病方面具有治疗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在白内障临床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在白内障临床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治疗方法并对其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方法:收集临床路径前后的诊疗信息,以此得出实施临床路径后白内障患者的满意度等数据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通过收集实施临床路径白内障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满意度等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患者的满意度较临床路径前有提高,(P<0.05)。结论:临床路径能够优化诊疗服务和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崔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3D打印人造血管技术获重大突破

    德国弗朗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成功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人造血管,这一技术突破有望广泛应用在治愈皮肤创伤、人工皮肤再造和人造器官等医学领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彩超在宫外孕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究彩超在宫外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70例患者进行彩超的检查,对比分析彩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分析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的宫外孕诊断符合率为78%,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宫外孕诊断符合率为92.9%。结论:彩超在宫外孕临床诊断中诊断的正确率较高,且操作便捷,是一个可信的方法来诊断宫外孕。

    作者:王云慈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钢板螺钉置入物的设计及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探讨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置入物的设计方法,及其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本院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冯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013年和2014年医院感染的细菌药敏实验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2013年和2014年医院感染的细菌药敏实验结果,为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以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对本院分离出的774株细菌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G+菌与2013年G+菌比较,χ2=4.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监测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部分药物的耐药性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的细菌仍以G-杆茵为主。菌种及细菌耐药敏感的变化使经验性的选择抗生素变得复杂。临床医师应尽量合理用药,以控制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宋爱芹;孟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使用心衰超声指数(HFEI)进行评分,对比患者治疗前后HFEI评分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超声心衰指数、肺动脉压力参数、左室舒张功能参数以及NYHA新功能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HFEI评分对于之后的治疗具有显著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大承气汤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大承气汤在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在胃动力缺乏治疗中的具体机制。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与对照组,每组给予对应的治疗药物,检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胃泌素变化。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但中药组水平下降幅度显著,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NIH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以中药组改善效果显著。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胃泌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中药组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的患者应用大承气汤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单大勇;范士春;迟延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心理资本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心理资本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选取急诊科护士40名和内外科护士40名,运用工作倦怠量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心理资本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业倦怠中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P<0.05),个人成就感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P<0.05);心理资本各维度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提升心理资本,从而降低职业倦怠,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

    作者:严鹏;王兴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实践

    手术护理是手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手术的成功率和疗效。因此对于手术护理需要高度重视。传统的手术护理缺乏整体护理的概念,对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等方面缺乏认识。目前优质护理已在医疗服务行业中开展,能使患者享受到满意的服务,减少护理不周导致手术失败。

    作者:詹莹昱;刘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归芍止痛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归芍止痛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Thermo C18(4.6×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3:87);流速为0.8mL?min-1;柱温为35℃;波长为230 nm。结果:芍药苷在0~96.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回归方程为Y=8603.3X-6646.7,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9%(n=9),RSD为0.7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稳定、可靠,可以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成元;金桂花;陈健龙;南善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和对照组29例(给予低周波治疗和口服吲哚美辛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10%(27/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1%(25/2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具有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特点,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C T增强扫描患者106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扫描诊断期间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预防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而后对这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碘造影剂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结论:临床诊断过程中,出于降低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目的,临床应及时作出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诊断安全性。

    作者:薛永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小儿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特异性的存在于神经元及神经内分泌细胞中,是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质。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神经元烯醇化酶是中枢神经元损伤的敏感和特异性标志,而且,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水平的变化与小儿疾病早期诊断、临床预后等方面密切相关。

    作者:马涌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病例90例,经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均属于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康复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选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选用温针灸治疗,研究两组疗效差异性。结果:经过每周一疗程的4个疗程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病残程度及肌力评估等方面分析,比较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1.11%)高于对照组(84.4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意义(χ2=11.06,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提高临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病例的疗效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邓树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品管圈对降低会阴侧切率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促进自然分娩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制定护理措施及质量控制指标提供依据。方法:成立品管圈,以回顾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4~6月分娩的低危初产妇92例及成立品管圈后2015年4~6月分娩的低危初产妇106例的侧切率及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会阴侧切率由成立品管圈前的48.91%降至品管圈成立后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品管圈成立前后会阴Ⅱ度及Ⅲ度裂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对护理服务理念、助产技术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善,可显著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同时并未增加会阴Ⅱ度及Ⅲ度裂伤发生率,从而有效保障产妇生殖健康,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彭慧玲;刘艳玲;严彩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布地奈德吸入疗法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吸入法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治疗的80例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咳嗽好转时间、肺部啰音好转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0%,对照组为20%。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药物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可促进患者病情及时好转,应临床推广。

    作者:徐云芳;史敏康;徐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康小屋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高血压病的防治是当前我国慢性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重要课题社区内“健康小屋”的建立提高了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管理水平,调动了居民自我参与、自我管理疾病的积极性,对于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或控制延缓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樊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乳腺癌筛查中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检查应用分析比较

    目的:分析和比较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BI-RADS分类和应用特征,以期提高乳腺癌筛查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1月同时进行乳腺超声检和乳腺钼靶检查的1746例乳腺癌筛查妇女,采用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第4版和第5版,进行规范化的乳腺影像评估分类,对终评估为BI-RADS 0类、4类和5类妇女进行临床随访,结合影像评估分类和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46例乳腺癌筛查妇女中,乳腺超声检查评估为BI-RADS 0类52例,BI-RADS 1~3类1680例,BI-RADS 4类12例,BI-RADS 5类2例;乳腺钼靶检查评估为BI-RADS 0类285例,BI-RADS 1~3类1416例,BI-RADS 4类42例,BI-RADS 5类3例。临床随访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11例;乳腺超声检查评估为BI-RADS 5类2例,4类4例,0类4例,2类1例;乳腺钼靶检查评估为BI-RADS 5类3例,4类7例,0类1例。结论: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检查各有其影像学表现特征,两者相结合可以提高乳腺癌筛查质量。

    作者:朱德兴;梁伟;吴小兵;龚鹏翔;张维维;梁福恩;吴一萍;钟倩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面神经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高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糖尿病合并面神经炎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48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所舒血宁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采取甲钴胺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都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8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都未出现肝肾功能,血常规异常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合并糖尿病有效率高,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潘吉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血管疾病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心血管患者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以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监测,分析其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包括:噻嗪类利尿剂与保钾利尿剂、二氢砒啶类钙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与α1受体阻滞剂,不良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便秘等。结论:临床应重点监测心血管疾病中联合用药,掌握药物禁忌证,注意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作者:许志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