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小儿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马涌霞

关键词: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小儿疾病, 相关性, 研究进展
摘要: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特异性的存在于神经元及神经内分泌细胞中,是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质。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神经元烯醇化酶是中枢神经元损伤的敏感和特异性标志,而且,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水平的变化与小儿疾病早期诊断、临床预后等方面密切相关。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钢板螺钉置入物的设计及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探讨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置入物的设计方法,及其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本院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冯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质细胞共培养造血干细胞的应用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够发育为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贫血、恶性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选方案。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在体外对造血干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增作用,本文对基质细胞促进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张哲;曾宪卓;鲁菲;郭明辉;董慧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6月116例无偿献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在自愿的情况下都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并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无偿献血人员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55%,明显比对照组的91.38%高,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模式在血站采血护理的应用,能够对护理质量明显改善,确保采血质量,促使无偿献血人员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杨锦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发现并引产或分娩后证实为畸形的39例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畸形儿中,产前超声诊断出37例,检出率为94.88%,漏诊率为5.12%(2/39),其中神经系统畸形居多,占33.34%(13/39)结论:产前行超声诊断胎儿畸形能方便快捷、准确地检查出各类胎儿畸形,从而能够指导孕妇及时终止妊娠,促进优生优育,降低出生人口缺陷。

    作者:马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外科伤口的观察处理及换药指导

    目的:合理的伤口处理及换药指导是保证创口愈合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创口尽快愈合,从而缩短治疗周期,减轻病人痛苦。其目的是为了观察伤口情况,清除伤口的分泌物、异物及坏死组织,保持引流通畅,使肉芽组织健康生长,并利用心理干预得到病人及家属的有效配合,以利于伤口早日愈合。

    作者:陈晓芳;王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对重度子痫前期早产与自发性早产临床结果的对比

    目的:对比重度子痫前期早产与自发性早产的临床结果,分析重度子痫对早产母婴的影响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60例作为观察组,后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进行分娩的60例自发性早产孕妇为对照组,对其临床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记录统计,观察组60例孕妇中有51例孕妇进行了剖宫产,剖宫产率为85%;对照组60例孕妇中有13例孕妇进行了剖宫产,剖宫产率为21.7%,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妇胎死率为15%,观察组孕妇胎死率13.3%,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相关疾病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早产和自发性早产对胎儿均有影响,都有一定的胎死率,但重度子痫前期早产对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影响较重,因此应对孕妇早产采取一定的产前诊断和干预措施,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新生儿质量。

    作者:高永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56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和功能锻炼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和功能康复的方法。方法:应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共56例。充分做好术前教育及心理疏导,术后做好切口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实施康复训练。结果:术后2周膝关节活动度达80~100°。无1例切口感染等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方法,围手术期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对防止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薛莲;洪小丽;吕书军;李立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腋窝单孔腹腔镜甲状腺切除与传统甲状腺切除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采用开放式与经腋窝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行甲状腺切除患者15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经腋窝单孔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的相关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伤口满意度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病情均得以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止痛药率14.7%显著低于对照组40.0%,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93.3%显著优于对照组70.7%,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腋窝单孔腹腔镜行甲状腺切除术,有效的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切口的美容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思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上海市虹口区养老机构环境卫生状况检测

    为了解养老机构卫生状况,参照《托幼机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卫生标准》(DB31/8-2004)进行检测评价。结果合格率为83.6%,民办未定级的养老机构合格率相对公办和民办评级的更低。合格率低的环节是工作人员手,为66.7%。建议应尽快制订针对养老院特点的卫生标准,加强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管理和工作人员相关知识培训,为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好的保证。

    作者:唐漪灵;陆珏磊;王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标准吞咽困难评估及肠内营养支持在高龄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住院高龄老人常患有多种疾病,因年龄、疾病因素较多存在吞咽障碍,常出现误吸,进而导致吸人性肺炎的发生,使患者的死亡率升高,住院时间延长[1],故对其早期发现和评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积极有效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的康复,改善预后。大量研究表明,肠内营养有其更多的优越性[2]。我科对2013年8月~2014年12月住院的老年患者进行吞咽困难评估并采取相应的肠内营养支持,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丹青;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伴有皮肤瘙痒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皮肤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伴有皮肤瘙痒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照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皮肤状况,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韩海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腰硬联合麻醉后垫枕平卧与术后头痛相关性观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后垫枕平卧与术后头痛及舒适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后平卧位手术病人236例,分为观察组121例,对照组115例。对照组在术中及术后去枕平卧6h,观察组术中术后均采取垫枕平卧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头痛发生率及头痛程度和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头痛发生率及头痛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后垫枕平卧不增加术后头痛的发生率,舒适度好,垫枕平卧体位更适用于椎管内麻醉病人。

    作者:钱科;李晓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术后护理及常见并发症的观察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术后如何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方法:对1例典型PDA患儿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儿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动脉导管未闭的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1例,均采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测量病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6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背部疼痛消失54例,背部疼痛缓解7例。骨水泥注射量为3.0~5.7ml,平均(4.06±1.43)ml。术后3dVAS评分低于术前,病椎前柱高度高于术前,Cobb角低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占11.48%。结论: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好、手术时间及X线暴露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

    作者: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儿科日间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

    目的:探讨儿科日间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儿科日间病房患儿,疾病类型为肺炎、急性腹泻、哮喘等。按入科顺序分为:30例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和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儿科护理)。在患儿出科时,统一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给患儿家属,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家属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家属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3±5.2分、76.9±8.4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儿科日间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家属对护士护理服务的认同。

    作者:崔莹;陶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新生儿肝炎综合征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患儿48例,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2.5%,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肝炎综合征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并发症及发生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并发症及发生因素。方法:对2014年8月~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7例(43)眼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术,术后随访发现37例(43)眼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7眼(16.28%),术中玻璃体出血5眼(11.63%),术后玻璃体出血7眼(16.28%),角膜水肿8眼(18.6%),视网膜脱离3眼(6.98%),虹膜红变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眼(9.3%);并发白内障19眼(44.19%)。结论: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手术技巧、病变程度以及术中术后病灶是否得到彻底处理等。术中、术后加强对眼部病变的正确处理,同时术前、术后有效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军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心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76例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原发性高血压38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18例、合并冠心病20例,同时选择2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观察对象超声检查结果。结果:高血压患者斑块出现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各组高血压患者斑块出现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观察对象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对比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较为准确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检查和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龚泽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白血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实验者采取流式细胞仪技术对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C D11b+、C D54+以及C D18+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C D3+、C D4+、C D8+以及C D4+/C D8+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研究组患者CD3+、CD4+以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减少,且两组患者的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明显变小,证明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结论:脑出血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外周血自细胞粘附分子C D11b、C D54以及C D l8表达增多,而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下降。

    作者:王洪流;刘胜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泻病并高渗性脱水的急诊治疗

    目的:研究腹泻病并高渗性脱水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急诊收治的腹泻并高渗性脱水患儿55例的临床资料,对急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患儿入院后,经过补液、纠正酸等治疗,脱水症状得到纠正,均康复出院,治疗有效率100%。结论:腹泻病并高渗脱水的急诊治疗要及时、安全、有效,从而使脱水症状得到纠正,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作者:黄共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