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硬联合麻醉后垫枕平卧与术后头痛相关性观察

钱科;李晓理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体位, 头痛
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后垫枕平卧与术后头痛及舒适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后平卧位手术病人236例,分为观察组121例,对照组115例。对照组在术中及术后去枕平卧6h,观察组术中术后均采取垫枕平卧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头痛发生率及头痛程度和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头痛发生率及头痛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后垫枕平卧不增加术后头痛的发生率,舒适度好,垫枕平卧体位更适用于椎管内麻醉病人。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检测及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结节临床诊断的影响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激素检测及超声应用于甲状腺微小结节临床诊断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29例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甲状腺微小结节共计181枚,针对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的TSH水平以及超声检查中的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结果:T S H浓度水平与甲状腺微小结节恶变风险呈正比例关系,浓度越大风险越大;181枚甲状腺微小结节超声检查中,微钙化灵敏度及特异度明显高于其他征象,边界不清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次之。结论:接受手术治疗前T S H浓度超过4.95m I U/L会导致甲状腺微小结节恶变风险出现明显增高,如果T S H浓度超过4.95m I U/L的同时,患者接受超声检查发现异常征象微钙化以及边界不清等,可促使甲状腺微小结节临床诊断工作更加科学及准确。

    作者:杨建强;董翠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某三甲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750例不合理医嘱分析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给药错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处方点评办法分析750例不合理医嘱。结果:不合理医嘱可分为溶媒种类选择不当、溶媒体积选择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或配伍禁忌、重复用药及录入医嘱错误等。结论:临床药师应提高审方能力,积极与临床医师沟通共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言;阮露;钱磊;王珊珊;许元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职业风险和应对措施在核医学科护理人员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核医学科护理人员所面对的职业危害及其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规范其操作行为,提高防护意识。结果: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没有发生职业危害事件。结论:根据核医学科的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能有效减少放射性辐射对护理人员所造成的职业伤害。

    作者:吴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164例内科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164例胃和十二脂肠溃疡患者的内科诊治方法以及诊治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在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胃和十二脂肠溃疡患者,患者数量164例,对所有患者的内科诊治方法以及诊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腹膜刺激症患者数量130例,出现溃疡症状和有溃疡病史患者数量100例,膈下游离气体患者数量112例,轻度休克患者12例。在治疗方法上,实施穿孔修补患者108例,实施胃大部切除患者22例,保守治疗患者数量8例,在实施胃穿孔修补术后发现为胃癌穿孔患者并实施胃癌根治术患者数量12例。结论:胃和十二脂肠溃疡患者会出现诸多症状,也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为穿孔修补术,但需要按照患者的临床情况选择治疗手段。

    作者:范国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缬沙坦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采取常规强心、利尿等内科治疗,而试验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动脉压及心脏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肺动脉平均压及肺动脉收缩压降低,也其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及射血分数升高,也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肺动脉压,显著改善其心功能指标,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杨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塞病人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塞病人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具体的调查。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合理的应用于急性脑梗塞病人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的时间,进而降低患者医疗方面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大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钦州地区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钦州地区受检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423疑诊患者标本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4423例标本中阳性标本为1966例,阳性率为44.44%,男309例(6.98%),女1657例(37.46%)其中单纯U u感染为1337例(68%),单纯M h感染为75例(3.8%),U u和M h混合感染为554例(28.2%)。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敏感率较高分别为89%、78%、77%、69%。结论:女性支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解脲脲原体(U u)感染率高于人型支原体(M h),支原体阳性患者对交沙霉素、多西环素、阿奇霉素有较强的敏感率,对甲砜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高,药敏结果有助于临床用于筛选药物,指导合理用药。

    作者:苏玉芬;Li Qiongfang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FeNO在哮喘病情控制方面的评估

    目的:探究FeNO在哮喘病情控制方面的评估。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住我科的未经过规范治疗的支气管哮喘45例患者为治疗组,予对其进行3个月的布地奈德200ug吸人治疗,一日两次,检测治疗前后的FeNO水平。同期选取45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也同样检测其FeNO水平,横向、纵向比较两组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后的FeNO体积分数(49.26±29.18)×109,较治疗前(114.48±61.93)×109显著降低,P=0.001,此外治疗前的FeNO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4.26±3.22)×109,P=0.001,治疗后的FeNO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结论:FeNO水平对哮喘病情控制方面的评估有很大的意义。

    作者:胡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米非司酮的应用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在医院当中选取了一百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来进行研究,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了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人数都是五十人,两组都进行手术治疗,实验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实验组当中的总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五点二,痊愈率是百分之八十四点一,对照组总有效率是百分之五十六点七,痊愈率是百分之四十三点三。结论:手术治疗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能够十分有效的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复发几率。

    作者:张亚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诊肠梗阻合并中重度低血钾症患者麻醉处理1例

    患者,男,75岁,体重60k g,因不完全性肠梗阻于10月25日入院,给予保守治疗,期间因腹胀时现时隐,考虑曾有手术史,为肠粘连所致,家属要求保守治疗。11月12日因腹胀明显家属要求手术。术前访视,患者面色略苍白,精神尚可,腹部膨隆明显,有3次胆总管胰腺手术史,具体不详;有糖尿病史15年,从初口服降糖药至目前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发现低血钾史3~5年,曾在三甲医院接受低钾治疗,效果不佳,临床无低钾症状;入院至手术日末梢血糖5.0~15.1m m o l/L。目前病区内给予优R6u/日,补达秀口服3天后改10%氯化钾30m l/日,输血球400m l。入院后部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异常情况:E C G:电轴左偏,T波改变;胸片:两肺正常,右侧胸膜病变;血钾:2.1~2.8 mmol/L;血糖:8.2~11.0mmol/L;Hb:48~89g/L;白蛋白:29~34g/L。

    作者:王建珍;祁喆;李蔚波;薄志华;李国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血管疾病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心血管患者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以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监测,分析其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包括:噻嗪类利尿剂与保钾利尿剂、二氢砒啶类钙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与α1受体阻滞剂,不良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便秘等。结论:临床应重点监测心血管疾病中联合用药,掌握药物禁忌证,注意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作者:许志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儿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考察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11月,采用雾化吸人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小儿80例,总结吸入过程相关护理方法和护理体会。结果:采用雾化吸人治疗并配合有效护理,所治疗患儿中,显效47例,有效28例,无效5例。结论:从雾化环境、雾化量、雾化时间、体位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进行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提升患儿本身舒适度,改善患儿的依从性,从而加快患儿治愈。

    作者:张文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腋窝单孔腹腔镜甲状腺切除与传统甲状腺切除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采用开放式与经腋窝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行甲状腺切除患者15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经腋窝单孔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的相关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伤口满意度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病情均得以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止痛药率14.7%显著低于对照组40.0%,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93.3%显著优于对照组70.7%,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腋窝单孔腹腔镜行甲状腺切除术,有效的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切口的美容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思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检验

    目的:探析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1例临床检验中出现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临床检验结果与异常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检验显示,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为142×109/L,而EDTA抗凝法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结果在(14-142)142×109/L,与手工法相比明显减少,枸橼酸钠抗凝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手工法一致,P<0.05;此外,EDTA抗凝法血涂片检验结果与枸橼酸钠抗凝法检验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结论:EDTA可能导致患者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临床中应注意采用枸橼酸钠抗凝法与手工法进行检验确认,以确保诊断准确性。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障碍21例临床分析

    目的:针对尿动力学检查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障碍的原因予以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术后发生排尿障碍的原因。结果:术后排尿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膀胱出口梗阻、膀胱逼尿急括约肌协同失调、逼尿肌收缩乏力或无力、逼尿肌不稳定原因。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易发生排尿障碍等并发症,应用尿动力学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检查,能够及早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治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窦红珍;陈先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3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并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措施。方法:对我院31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相关临床经验。结果:在相关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手术均顺利完成,没有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良好的医护配合、规范化的手术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确保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

    作者:王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中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中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本科住院的脑血管意外中风老年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四周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疾病治疗功能评估调查问卷(FACT-G)调查。结果:干预后脑血管意外中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提高;疾病治疗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性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是对脑血管意外中风老年患者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是心理关怀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建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强化降压能减少死亡风险

    美国政府科研机构的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尤其50岁以上的患者应采用强化降血压措施治疗,因为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研究表明,强化降压将显著减少心血管疾病发作与死亡的风险。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在危重病人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危重病人转运中的应用。方法:以“降低危重病人转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解析问题,并制定对策。结果:开展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5%,较实施前明显下降。同时提高了临床护士的管理能力,增加了责任心、凝聚力、创新力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是提高护理品质管理的重要手段。

    作者:吴天霞;秦玉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6例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病人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病人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6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n=16例采取特殊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经过特殊护理干预,在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进行外科手术风险较大,而给予患者特殊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董红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