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斌
目的:对核糖核酸Ⅱ联合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6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核糖核酸Ⅱ联合放化疗组和单纯放化疗组各34例。核糖核酸Ⅱ联合放化疗组在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都比单纯放化疗组明显要好,而且在白细胞减少、急性口腔粘膜反应及颈部皮肤反应的毒副反应程度上相对轻。结论:核糖核酸Ⅱ联合放化疗治疗鼻咽癌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了毒副反应,可作为鼻咽癌治疗的常用方法。
作者:陈斌;裴冬;侍红泰;朱海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给药错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处方点评办法分析750例不合理医嘱。结果:不合理医嘱可分为溶媒种类选择不当、溶媒体积选择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或配伍禁忌、重复用药及录入医嘱错误等。结论:临床药师应提高审方能力,积极与临床医师沟通共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言;阮露;钱磊;王珊珊;许元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单眼分体式医用水凝胶眼疗贴在全麻鼻窦镜手术患者眼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40例全麻鼻窦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术中常规采用眼内涂红霉素眼膏外覆盖小纱条然后用3L透明手术膜封住双眼的方法,观察组术中采用单眼分体式医用水凝胶眼疗贴封住双眼的方法。分别于术后24小时、48小时、7天观察两组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眼部不适感、疼痛、流泪、畏光、结膜充血、异物感、眼睑水肿或视物模糊等均属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观察组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鼻窦镜手术患者术中护眼用单眼分体式医用水凝胶眼疗贴可以减少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眼贴一次性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值得使用。
作者:王丽娜;姚林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布病治疗进展简要综合介绍。方法:急性期布病患者抗生素治疗;慢性活动期布病患者治疗中医中药疗法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抗生素远期疗效不巩固,愈后容易复发,慢性活动期布病患者中医疗法疗效确切,动用灵活,药源广。结论:我国治疗急性期布病患者和慢性活动期布病患者主要方法。
作者:宋维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采用品管圈活动缩短住院患者输液等候时间。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5月至2014年6月住院的100例患者和病区护理人员发放输液时间问卷调查表,发放率100%,回收率100%,结果99%的患者及护理人员希望缩短输液等候时间,科室通过品管圈活动,改进交接班、晨晚间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流程,优化护理人员分工。结果:患者每日输液时间提前39.3m i n,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治疗时间相对集中,患者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工作流程优化,夜班工作量减少,员工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银瓶;周晓琴;朱亚萍;苏莉丹;徐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塞病人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具体的调查。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合理的应用于急性脑梗塞病人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的时间,进而降低患者医疗方面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大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特异性的存在于神经元及神经内分泌细胞中,是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质。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神经元烯醇化酶是中枢神经元损伤的敏感和特异性标志,而且,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水平的变化与小儿疾病早期诊断、临床预后等方面密切相关。
作者:马涌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布拉氏酵母菌加蓝光照射进行三联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布拉氏酵母菌可加强蓝光治疗的退黄疗效,三联疗法疗效确切,应用安全。
作者:高钦;李强;郑华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好睡眠才有好健康!美国研究人员在美国期刊《睡眠》上发表的对头皮施加温和的电击可以驱散恶心晕船的感觉,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研发一款可以插入手机的设备,后者会通过一套电极对头部进行短暂电击。他们希望这个设备可以在未来五至十年内在药房出售。研究人员认为,晕动是在移动过程中耳朵和眼睛接收到的混乱信息所引起的。在坐船或者玩过山车时,每十个人中就有三人会经历头晕、严重恶心和出冷汗的症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无痛管理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360例围手术期的肛肠病患者采用无痛管理的临床资料。结果:疼痛轻,并发症少,无肛门狭窄及肛门功能减退,伤口愈合时间20天左右。结论: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中,无痛管理方法简单易行、疗效好、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不受客观条件限制,有推广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孙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撰写规培日记”在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中效果的影响。方法:护士长讲解或引导如何撰写规培日记,并按时上交,批阅日记。结果:带教组在新护士入科后3个月进行考核,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显著上升,新护士规培效果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撰写规培日记,提高了新护士的主动学习能力,撰写规培日记是培养手术室新护士的良好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
作者:邓文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应用于妇科腹腔镜短时间手术患者中的麻醉诱导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215年7月我院妇科接收并行短时间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麻醉,研究组实施瑞芬太尼麻醉,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后,研究组麻醉的时间、睁眼的时间以及拔管的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的时间更短,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下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腹痛发生率与研究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短时间手术患者中的麻醉诱导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强;彭兴辉;黄卉;刘蕙;罗兴均;郑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药物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差异。方法:将9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1.5m g、甲氧氯普胺10m 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舒芬太尼150μ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寒战、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2%,(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1.1%,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麻醉联合用药应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效果肯定,起效速度快,且不良反应少,可作为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理想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肺癌是第一大常见恶性肿瘤,肺癌干细胞的研究为肺癌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契机。为更好了解肺癌干细胞以及研究靶向肺癌干细胞的肿瘤疗法,肺癌干细胞的分离鉴定显得尤为重要。无血清培养法已经是分离培养肿瘤干细胞的经典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肺癌干细胞的分离。本文综述了无血清培养基分离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应用。
作者:董慧君;曾宪卓;鲁菲;郭明辉;张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针对尿动力学检查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障碍的原因予以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术后发生排尿障碍的原因。结果:术后排尿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膀胱出口梗阻、膀胱逼尿急括约肌协同失调、逼尿肌收缩乏力或无力、逼尿肌不稳定原因。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易发生排尿障碍等并发症,应用尿动力学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检查,能够及早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治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窦红珍;陈先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胆囊结石患者,6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4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腹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均有显著疗效,但腹腔镜手术还具有出血少、用时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术式。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置入物的设计方法,及其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本院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冯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心血管患者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以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监测,分析其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包括:噻嗪类利尿剂与保钾利尿剂、二氢砒啶类钙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与α1受体阻滞剂,不良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便秘等。结论:临床应重点监测心血管疾病中联合用药,掌握药物禁忌证,注意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作者:许志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前,我国手术量呈现为逐年增加的趋势,对于麻醉科护士而言,劳动强度较大,以往传统麻醉信息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手术麻醉科工作需求,且有较多的问题慢慢显露出来,其中包括通知单重复递交、通知单无法及时传送、麻醉信息统计不够全面等问题,大大降低了麻醉科工作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术麻醉信息系统被应用于麻醉科工作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冉华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国古代儿科名医钱乙的儿科代表作,是儿科学发展的重要瑰宝,本文通过对《小儿药证直诀》治法的文献研究,全方面地阐述了钱氏补法的心得与体验。对后世医家论治小儿补法有重要影响。
作者:孙超贤;董晓斐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