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开胸手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代书沁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开胸手术, 疼痛程度, 焦虑情绪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开胸手术患者疼痛评分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4例开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后12h、手术后1d、手术后2d、手术后3d的疼痛评分分别为(4.92±0.78)、(4.12±0.52)、(3.10±0.79)、(2.09±0.4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1d、手术后3d的焦虑评分分别为(40.34±7.33)、(32.12±5.12),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明显较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开胸手术患者临床中有效应用,不但能改善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同时可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来曲唑和氯米芬促排卵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与观察来曲唑和氯米芬促排卵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收治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患者给予来曲唑,B组患者给予氯米芬。结果:A组OHSS发生率、优势卵泡、成熟卵泡、MFD及卵泡数量优于B组;两组排卵、妊娠、多胎妊娠、自然流产、卵泡生长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药物均能取得治疗效果,但来曲唑较氯米芬疗效好,应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丁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传统术式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对2014年2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8例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48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取采取传统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操作相对简单,耗时少,术中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临床治疗过程中可适当选择应用。

    作者:韩松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通过优质护理,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为94.54%,明显优于对照组63.64%,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脑梗塞通过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法律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分析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潜在法律问题,提出防范,从而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方法:设立简易门诊,增设导诊护士;人性化环境管理,推出便民措施;弹性排班,人员搭配合理;加强护理人员各项知识技能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及搞好各种协调工作。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赢得病人好评。结论:门诊护理工作繁杂、面广、线长,稍有不慎,就会存在诸多潜在法律问题,但我们注意防范,提出各种护理对策,能够很好地化解。

    作者:姜春英;李燕华;刘颖;张翀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

    目的:对产科发生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积极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积极的治疗措施。结果:21例宫缩乏力,9例胎盘植入,5例胎盘粘连,4例产妇凝血功能异常,3例软产道损伤;有效40例,有效率为95.2%;无效2例,无效率为4.8%;其中,38例患者保留子宫,占90.5%。结论:宫缩乏力、例胎盘植入、胎盘粘连以及产妇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为导致发生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根据出血性休克原因应用补充血容量、止血、子宫切除术以及纠正酸中毒等方法,进而大大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世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治疗方案对绒毛膜下血肿患者早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妊娠早期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患者妊娠早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60例首次经阴道B超发现绒毛膜下血肿患者分为三组(B超见胎心,单胎,均无腹痛无阴道流血),进行前瞻性研究,在妊娠13+6周比较妊娠早期结局。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不同治疗组早期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达芙通保胎组、达芙通+滋肾育胎丸组和自然观察组的早期妊娠保胎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达芙通组与自然观察组、达芙通+滋肾育胎丸组与自然观察组的早期保胎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芙通对早期妊娠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并不伴有先兆流产症状患者的妊娠早期结局是有利的。

    作者:朱晓芳;蒋秋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儿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考察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11月,采用雾化吸人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小儿80例,总结吸入过程相关护理方法和护理体会。结果:采用雾化吸人治疗并配合有效护理,所治疗患儿中,显效47例,有效28例,无效5例。结论:从雾化环境、雾化量、雾化时间、体位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进行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提升患儿本身舒适度,改善患儿的依从性,从而加快患儿治愈。

    作者:张文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饮食管理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饮食管理及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13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激、对症治疗,观察组(78例)进行系统的饮食管理及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54例)禁食鱼、虾、蟹,其它按常规进食及一般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结论:加强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饮食管理及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疾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复发率。

    作者:杨琼;杨翠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芬吗通补充治疗86例分析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芬吗通激素补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妇科门诊就诊的86例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芬吗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7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的治疗加用芬吗通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有效的提高了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苗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后踝骨折36例可吸收螺钉治疗体会

    目的:可吸收螺钉治疗后踝骨折的体会。方法:对本院于2010年3月~2015年4月46例后踝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所有后踝骨折手术骨折块大于胫骨关节面25%。结果:经过6~20个月随访。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采用kofoed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优良达4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92.2%。结论:良好解剖复位对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后踝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能避免2次手术,疗效满意。

    作者:张力平;周世英;杨同堂;任占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和对照组29例(给予低周波治疗和口服吲哚美辛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10%(27/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1%(25/2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具有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特点,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预防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

    目的:分析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预防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子宫肌瘤术的23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15)和观察组(n=115),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按摩,观察组予以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均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4.678,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1.5±2.4)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6.8±2.7)分,组间比较,t=8.609,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核糖核酸Ⅱ联合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核糖核酸Ⅱ联合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6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核糖核酸Ⅱ联合放化疗组和单纯放化疗组各34例。核糖核酸Ⅱ联合放化疗组在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都比单纯放化疗组明显要好,而且在白细胞减少、急性口腔粘膜反应及颈部皮肤反应的毒副反应程度上相对轻。结论:核糖核酸Ⅱ联合放化疗治疗鼻咽癌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了毒副反应,可作为鼻咽癌治疗的常用方法。

    作者:陈斌;裴冬;侍红泰;朱海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无缝隙服务在接台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术室对接台病人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经验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月接台手术病人1068例为观察组,在整个接台过程中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选择:2014年10月~2014年11月接台手术病人1084例为对照组,在接台过程中实施常规接台护理服务。统计两组接台时间、病员满意度、麻醉诱导术前抗生素是否输注完毕等,比较两种护理效果结果采用无缝隙护理的观察组接台病人满意率提高,接台时间缩短,麻醉诱导前术前抗生素均已输注完毕,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台病人中开展无缝隙护理服务既保证了手术安全,又缩短了接台时间,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得到提升。同时工作流程更加顺畅,既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也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实践。

    作者:王晓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坎地沙坦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坎地沙坦是一种ARB类药物,属于联苯四唑类非肽类ARB。多年来研究表明坎地沙坦不仅仅具有降压作用,还可以对心力衰竭、对冠心病、对心房颤动均有保护作用,本文针对上述坎地沙坦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静;杨志明;鲁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TRUST与TPPA在梅毒诊断和疗效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比较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诊断和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63例性病门诊就诊者、120例非梅毒病例患者、120例健康体检者、100例梅毒治疗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后的血清标本用TRUST法与TPPA法联合检测,记录结果并分析。结果:1763例性病门诊就诊者中,TRUST检出阳性303份(17.19%), TPPA检出阳性493份(27.96%),TRUST和TPPA均阳性296份(16.79%);120例非梅毒患者的TRUST和TPPA阳性率分别为6.67%和0;120例健康体检者的TRUST和TPPA阳性率分别为0.83%和0;TRUST阳性滴度>1:4、滴度≤1:4的样品TPPA检测结果有差异;100例梅毒治疗患者随访检测结果显示,TPPA均为阳性,TRUST出现滴度下降或转阴。结论:TRUST和TPPA都是梅毒诊断快速有效的方法, TPPA特异度和灵敏度均明显高于TRUST,但TRUST适合大批量标本筛查,且在疗效观察价值上明显好于TPPA,建议对高危人群就诊者、初诊患者使用TRUST和TPPA联合检测,在治患者可只进行TRUST检测。

    作者:罗德维;王开宇;王顺东;周林碧;彭焕文;袁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及CT影像对于胆囊腺肌症疾病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究针对胆囊腺肌症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以及CT成像技术进行临床诊断的具体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6月内收治的患有胆囊腺肌症疾病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比较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以及CT成像技术对诊断胆囊腺肌症疾病的意义。结果: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诊断胆囊腺肌症疾病的准确率要显著高于CT成像技术的诊断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患有胆囊腺肌症疾病的患者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能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率,且能清晰地呈现出患者胆囊的内部结构,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议创伤患者院前救治体会

    目的:旨对急性创伤患者院前救治工作的组织实施与救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120院前救治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方法:回顾分析总结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我市120出诊急救急性创伤患者200例的救治资料,并就急性创伤患者年龄、性别、创伤部位、致伤原因等进行详细统计分析。结果:本组200例急性创伤患者中,男性占62.0%,女性38.0%;其中21~35岁发生急性创伤患者居首。本组患者存活195例(97.5%),死亡5例(2.5%),其中1例在到达现场已死亡,4例在途中死亡;其急性创伤死亡原因主要为重度颅脑外伤、交通伤、多发伤以及刀伤。结论:急性创伤是院前急救第一病因,以颅脑伤、肢体伤为常见,而颅脑伤也是主要致死因素。同时,在全面控制救治反应时间的基础上,院前急救医师还须全面掌握基本颅脑伤、骨科检查等技能,有效提升现场急救技术水平是降低各类创伤漏诊率,避免或降低致死率、致残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王庆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护理管理模式在我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创建中的应用效果,为新型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提供经验。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入院的893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419例)和对照组(474例)。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护士的考核优秀率、护理质量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使得我们对示范工程工作的不断发展充满了信心。

    作者:付莉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某三甲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750例不合理医嘱分析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给药错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处方点评办法分析750例不合理医嘱。结果:不合理医嘱可分为溶媒种类选择不当、溶媒体积选择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或配伍禁忌、重复用药及录入医嘱错误等。结论:临床药师应提高审方能力,积极与临床医师沟通共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言;阮露;钱磊;王珊珊;许元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