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护理配合体会

张文琼

关键词:雾化吸入, 小儿呼吸道感染, 护理
摘要:目的:考察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11月,采用雾化吸人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小儿80例,总结吸入过程相关护理方法和护理体会。结果:采用雾化吸人治疗并配合有效护理,所治疗患儿中,显效47例,有效28例,无效5例。结论:从雾化环境、雾化量、雾化时间、体位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进行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提升患儿本身舒适度,改善患儿的依从性,从而加快患儿治愈。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伤口的观察处理及换药指导

    目的:合理的伤口处理及换药指导是保证创口愈合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创口尽快愈合,从而缩短治疗周期,减轻病人痛苦。其目的是为了观察伤口情况,清除伤口的分泌物、异物及坏死组织,保持引流通畅,使肉芽组织健康生长,并利用心理干预得到病人及家属的有效配合,以利于伤口早日愈合。

    作者:陈晓芳;王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传统术式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对2014年2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8例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48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取采取传统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操作相对简单,耗时少,术中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临床治疗过程中可适当选择应用。

    作者:韩松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护理

    目的:探讨并分析C 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413例需要进行C T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利用高压注射器采用经外周静脉通道注射的方式注射造影剂。观察患者造影剂外渗的情况,总结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研究中有7例患者发生了造影剂外泄,发生率为1.69%,其中2例患者的造影剂渗出量在50m l以上,渗出量在20m l~50m l之间的患者3例,2例患者的渗出量不足20m l。为所有患者进行及时的处理,全部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为临床患者采用CT增强扫描,造成患者造影剂外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采取积极的预防干预手段进行处理,能够更好的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CT扫描的诊断质量。

    作者:王丽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来曲唑和氯米芬促排卵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与观察来曲唑和氯米芬促排卵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收治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患者给予来曲唑,B组患者给予氯米芬。结果:A组OHSS发生率、优势卵泡、成熟卵泡、MFD及卵泡数量优于B组;两组排卵、妊娠、多胎妊娠、自然流产、卵泡生长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药物均能取得治疗效果,但来曲唑较氯米芬疗效好,应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丁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苓散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观察

    胸腔积液是许多疾病常见的一种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中等以上积液可见胸部饱满[1]。临床多见于结核性胸膜炎、原发和转移性肺或胸膜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等疾病。近年来许多学者就针对该病如何发挥中医特色、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配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苓散治疗胸腔积液临床疗效明确,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德伟;骆世光;何建文;刘怀刚;党永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图谱研究揭示蛋白质间交互作用链

    一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大规模蛋白图谱研究发现,有机生物细胞内的不同蛋白质间具有较深联系,正是它们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细胞和生物体的构建。而蛋白图谱的绘制,或可帮助科学家探寻导致人类错综复杂的各种疾病的根源。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白血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实验者采取流式细胞仪技术对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C D11b+、C D54+以及C D18+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C D3+、C D4+、C D8+以及C D4+/C D8+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研究组患者CD3+、CD4+以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减少,且两组患者的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明显变小,证明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结论:脑出血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外周血自细胞粘附分子C D11b、C D54以及C D l8表达增多,而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下降。

    作者:王洪流;刘胜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心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76例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原发性高血压38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18例、合并冠心病20例,同时选择2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观察对象超声检查结果。结果:高血压患者斑块出现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各组高血压患者斑块出现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观察对象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对比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较为准确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检查和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龚泽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安普贴预防及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合并Ⅰ、Ⅱ期压疮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安普贴预防及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合并Ⅰ、Ⅱ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4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5例,分别给予安普贴与常规护理治疗2周,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显效率(97%)高于对照组(71%)(P<0.05)。结论:治疗早期(Ⅰ、Ⅱ期)压疮具有简单方便、节省护理时间、疗效好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叶玉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美国研究人员首次确认一特定蛋白与抑郁症有关

    以往的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大脑中关键成分的含量要低于非抑郁症患者。而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却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一种与抑郁症相关的关键成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 G F9)蛋白,其在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的含量远高于非抑郁症患者。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硫酸羟氯喹联合治疗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采用药物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中老年R A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采用硫酸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加用调脂药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脂指标、ESR、CRP水平及临床特征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硫酸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治疗中老年RA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崔若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CT联合钡餐造影用于评价食管癌放疗近期疗效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CT联合钡餐造影在临床评价食管癌放疗后近期疗效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总结的方法对研究对象应用CT联合钡餐造影进行食管癌放疗后近期治疗疗效评价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放疗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2%、40.14%、31.47%。接受CT联合钡餐造影诊断的食管癌患者仅3例患者CT区域无法确定,有2例患者放疗后发现了新病灶(PD),78例患者中18例(23.08%)患者癌症症状完全缓解(CR),57例(73.08%)患者癌症症状部分缓解(PR),5例(6.41%)患者癌症症状无变化(NR)。结论:CT联合钡餐造影在评价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的近期临床治疗效率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颖;杨培金;魏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钦州地区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钦州地区受检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423疑诊患者标本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4423例标本中阳性标本为1966例,阳性率为44.44%,男309例(6.98%),女1657例(37.46%)其中单纯U u感染为1337例(68%),单纯M h感染为75例(3.8%),U u和M h混合感染为554例(28.2%)。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敏感率较高分别为89%、78%、77%、69%。结论:女性支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解脲脲原体(U u)感染率高于人型支原体(M h),支原体阳性患者对交沙霉素、多西环素、阿奇霉素有较强的敏感率,对甲砜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高,药敏结果有助于临床用于筛选药物,指导合理用药。

    作者:苏玉芬;Li Qiongfang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喘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在基层医疗机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咳喘的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在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全程加服中药加味止嗽散并辨证加减,对照组48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83.2%,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小儿咳喘,标本兼治,有协同作用,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尹彩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病情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需要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1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转运方法对危重患者进行转运,患者在对危重患者转运的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意外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共出现1例意外,意外发生率为1.39%,对照组共出现9例意外,意外发生率为1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危重患者的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效地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地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意外发生率的发生,从而提高转运的安全性。

    作者:舒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

    本论文探讨了泌尿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表明,年龄大、留置尿管时间长、基础病多及住院时间长等均是引起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从病患及环境两方面切入以预防感染的发生,在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许春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和对照组29例(给予低周波治疗和口服吲哚美辛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10%(27/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1%(25/2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具有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特点,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有效中医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对我院内科门诊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8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关节疼痛全部缓解。血尿酸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饮食护理是预防痛风再发的关键,急性期根据临床辨证施治,并给予更多的生活护理和照顾。尽量减少关节疼痛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在护理工作中时十分关键的。

    作者:周应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二甲双胍联合津力达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初发2型糖尿病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津力达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抽取2014年3月1日~2014年8月1日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津力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3±2.1)、(6.2±2.9)、(5.3±2.1),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性分别为93.33%、73.33%,观察组治疗效果较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30.00%,观察组不良反应较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缓释片用于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获得较为明显降糖效果的效果,可控制患者的血糖,,而津力达可促进患者便秘、口干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两者联合使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文莉;何志群;杨莉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大承气汤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大承气汤在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在胃动力缺乏治疗中的具体机制。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与对照组,每组给予对应的治疗药物,检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胃泌素变化。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但中药组水平下降幅度显著,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NIH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以中药组改善效果显著。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胃泌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中药组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的患者应用大承气汤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单大勇;范士春;迟延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