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若玫
目的:对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进行对照研究,对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糖尿病诊断的准确性,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孙园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危重病人转运中的应用。方法:以“降低危重病人转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解析问题,并制定对策。结果:开展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5%,较实施前明显下降。同时提高了临床护士的管理能力,增加了责任心、凝聚力、创新力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是提高护理品质管理的重要手段。
作者:吴天霞;秦玉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安普贴预防及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合并Ⅰ、Ⅱ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4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5例,分别给予安普贴与常规护理治疗2周,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显效率(97%)高于对照组(71%)(P<0.05)。结论:治疗早期(Ⅰ、Ⅱ期)压疮具有简单方便、节省护理时间、疗效好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叶玉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一项研究表示,黑巧克力和红酒中的一种化学物质可以延缓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进程。这一结论说服力如何?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喝更多红酒?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优质护理的4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常规护理的4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差异较大,P<0.05。结论:给予慢性胃炎患者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云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听阈变化分为低频听力下降组、高频听力下降组及全频听力下降组,分别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较其临床疗效及负面情绪评分等差异。结果:低频听力下降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高频听力下降组的56.86%及全频听力下降组的73.17%(P<0.05);负面情绪评分HAMA(12.43±3.56)、HAMD(14.53±3.21)明显低于高频听力下降组及全频听力下降组(P<0.05)。结论:低频听力下降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有效性。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和心血管药物配伍使用在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近三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6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B组62例实施常规治疗,A组64例在B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均能进行疗效评价,其中B组总有效率仅为80.6%,A组则高达95.3%,A组显著优于B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尽管有轻微不良反应,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将瑞舒伐他汀配伍其他心血管药物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明显改善疗效,同时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韩同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合理的伤口处理及换药指导是保证创口愈合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创口尽快愈合,从而缩短治疗周期,减轻病人痛苦。其目的是为了观察伤口情况,清除伤口的分泌物、异物及坏死组织,保持引流通畅,使肉芽组织健康生长,并利用心理干预得到病人及家属的有效配合,以利于伤口早日愈合。
作者:陈晓芳;王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把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8.5±12.6)m i n,住院时间(7.2±1.0)d,护理满意度94.3%,术后感染率8.6%;对照组手术时间(59.2±15.3)m i n,住院时间(12.5±2.3)d,护理满意度71.4%,术后感染率28.6%;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着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可以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感染率发生,具有重要的护理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夏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护理中的合理运用。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我院100例宫颈炎患者。将其随机分组,普通组患者护理措施采纳常规方案,人性化组患者护理措施采纳人性化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患者满意情况、依从情况、身心舒适情况差异。结果:与普通组相比较,人性化组疗效更高,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普通组相比较,人性化组满意水平、依从水平和身心舒适水平更高,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护理中的合理运用可提升疗效和患者满意度、依从度和舒适度,促进炎症消退,值得推广。
作者:崔丽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考察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11月,采用雾化吸人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小儿80例,总结吸入过程相关护理方法和护理体会。结果:采用雾化吸人治疗并配合有效护理,所治疗患儿中,显效47例,有效28例,无效5例。结论:从雾化环境、雾化量、雾化时间、体位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进行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提升患儿本身舒适度,改善患儿的依从性,从而加快患儿治愈。
作者:张文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喉罩插管在院前急救中抢救危重症患者186例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需行院前急救的危重症患者364例,其中行喉罩插管患者186例,称为观察组;行气管插管患者178例,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置管情况及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1)观察组插管时间、插管时心率、插管后3m i n心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3min SpO2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插管在院前急救中抢救危重症患者较气管插管耗时短、刺激小,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宋清泉;周晓宏;程缙;汪浩波;李传明;张建容;谷雨;马良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析急诊科运用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挑选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抢救的患者12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在2013年7月~2015年3月期间。将120例急诊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其中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称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模式,称为预见组,记录常规组患者及预见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预见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明显比常规组患者短,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急诊科运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能有效减短就诊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军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深入探讨健康教育在验光配镜治疗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通过选取自2015年以来我院收治的重度近视患者作为抽样的对象,对其在入院之后接受的健康教育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在验光配镜治疗上的一般规律,对于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之后的表现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健康教育在验光配镜治疗中的积极影响,对于当前我院在验光配镜治疗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以求更好的完善验光配镜治疗健康教育的措施和体系,提高近视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心态,为进一步的治疗做好充分的准备。结果:通过对近期收治的近视患者进行基础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水平,并有效消除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患者对于更进一步治疗的准备,并有利于医院进行下一步的保养和治疗方案,为医院进行的健康教育分析提供了充分和有力的依据。尤其是医院工作人员在对验光配镜治疗进行充分的健康知识讲解之后,患者对于近视的认识更是大大提高。结论:通过对于重度近视患者的健康教育,充分提高了患者在近视疾病等方面的理解,因此,健康教育在验光配镜治疗上的临床应用是必不可少的,系统性的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近视患者对于眼部结构了解的关键,同时也为医院的眼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便于医院进行完善的眼科,从而整体上提高医院验光配镜治疗的治疗水平。
作者:高凤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高血压病的防治是当前我国慢性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重要课题社区内“健康小屋”的建立提高了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管理水平,调动了居民自我参与、自我管理疾病的积极性,对于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或控制延缓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樊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坎地沙坦是一种ARB类药物,属于联苯四唑类非肽类ARB。多年来研究表明坎地沙坦不仅仅具有降压作用,还可以对心力衰竭、对冠心病、对心房颤动均有保护作用,本文针对上述坎地沙坦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静;杨志明;鲁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多普勒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疗效监测及预测骨侵蚀进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经病理诊断确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0例,对这些患者在诊断、疗效监测以及预测骨侵蚀方面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的患者有46例,诊断准确率为92.0%,同时在疗效监测以及骨侵蚀的预测方面均有较好的病理检查表现。结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诊断、疗效评测以及骨侵蚀进展预测方面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蔡洪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住院突聋患者按时服药率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对本科室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调查,成立质量控制品管圈,分析住院突聋患者未按时服药的原因,制定按时服药的评估量表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住院突聋患者按时服药率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79.74%提高至活动后的94.89%。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未按时服药率,提高护理管理效能,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满意度。
作者:阮露;卫琦琼;李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对肝肾不足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中药补肾壮筋汤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在我院治疗肝肾不足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骨康胶囊,实验组患者采用口服补肾壮筋汤,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Lysholm总评分和主次症状体征积分进行比较,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ysholm总评分均较各自治疗前升高,实验组患者的分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评分和各项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分数均低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肝肾不足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补肾壮筋汤治疗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刘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许多研究已证实鱼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日常多吃有益健康。一项新发布的研究结果则显示,多吃鱼肉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或许更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