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孙园圆

关键词:生化检验, 糖尿病, 诊断
摘要:目的:对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进行对照研究,对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糖尿病诊断的准确性,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病程长、恢复慢,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如果采取正确的康复措施,可以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受损机能和生活能力,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本文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护理,结合临床实践,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探析,以期更好地运用于临床实践,同时指导家属学会合理的护理方法,帮助更多的患者早日摆脱病痛之苦,恢复机体健康。

    作者:姜艳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56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和功能锻炼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和功能康复的方法。方法:应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共56例。充分做好术前教育及心理疏导,术后做好切口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实施康复训练。结果:术后2周膝关节活动度达80~100°。无1例切口感染等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方法,围手术期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对防止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薛莲;洪小丽;吕书军;李立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析创伤评分法应用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创伤评分法应用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急诊室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20例,以创伤评分为参考为患者采取抢救措施。结果:入院时,患者的R T S记分>11分的患者为88例,占73.33%;患者的R T S记分≤11分的患者为32例,占2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创伤评分法能提高判断患者病情的效率,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减少了死亡率。

    作者:吴玲莉;于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1例,均采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测量病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6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背部疼痛消失54例,背部疼痛缓解7例。骨水泥注射量为3.0~5.7ml,平均(4.06±1.43)ml。术后3dVAS评分低于术前,病椎前柱高度高于术前,Cobb角低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占11.48%。结论: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好、手术时间及X线暴露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

    作者: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万华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验案举隅

    介绍万华主任应用疏散风热药物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验案。

    作者:孙佳晔;万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6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给予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独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中治疗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9例,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5%)显著高于对照组(71%),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肯定,止血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

    作者:何自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七氟醚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应用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是短小手术,常在无麻醉的情况下进行。近年出现越来越多的小儿和老年患者发生肩关节脱位,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要求麻醉后无痛下手法复位病例逐年增多。过去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静脉全身麻醉来完成,这些麻醉方法均能满足手法复位的要求,但对于不合作的小儿和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麻醉选择和操作顾虑较多。七氟醚因诱导快、苏醒快、麻醉深度易调节、对循环抑制轻、呼吸道刺激小、有一定的肌松作用等优点[1],已较广泛用于临床麻醉。

    作者:李家奎;李莉;肖继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房中药材变色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探析

    为了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降低由于药效问题而带来的医疗事故与纠纷,需要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的存储工作,中药房药材在保存过程中防止药材变色是非常常见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中药材变色的相关因素,后也提出相对应预防中药材变色的有效措施。

    作者:罗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肺结核病人的饮食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科学饮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80例经过治疗及全面护理后,均得以健康出院。结论:只要掌握肺结核病人的饮食护理原则,避免饮食禁忌,科学饮食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在危重病人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危重病人转运中的应用。方法:以“降低危重病人转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解析问题,并制定对策。结果:开展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5%,较实施前明显下降。同时提高了临床护士的管理能力,增加了责任心、凝聚力、创新力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是提高护理品质管理的重要手段。

    作者:吴天霞;秦玉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分析60例

    目的: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左卡尼汀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则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 L T、A S T、A L P值分别为34.36±13.41U/L、40.37±11.23U/L、52.44±21.40U/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5.49±15.18U/L、57.47±12.56U/L、89.43±23.57U/L,数据之间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6.67%,并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左卡尼汀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疗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取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无痛管理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观察无痛管理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360例围手术期的肛肠病患者采用无痛管理的临床资料。结果:疼痛轻,并发症少,无肛门狭窄及肛门功能减退,伤口愈合时间20天左右。结论: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中,无痛管理方法简单易行、疗效好、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不受客观条件限制,有推广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孙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护理管理模式在我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创建中的应用效果,为新型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提供经验。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入院的893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419例)和对照组(474例)。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护士的考核优秀率、护理质量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使得我们对示范工程工作的不断发展充满了信心。

    作者:付莉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发现并引产或分娩后证实为畸形的39例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畸形儿中,产前超声诊断出37例,检出率为94.88%,漏诊率为5.12%(2/39),其中神经系统畸形居多,占33.34%(13/39)结论:产前行超声诊断胎儿畸形能方便快捷、准确地检查出各类胎儿畸形,从而能够指导孕妇及时终止妊娠,促进优生优育,降低出生人口缺陷。

    作者:马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中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中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本科住院的脑血管意外中风老年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四周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疾病治疗功能评估调查问卷(FACT-G)调查。结果:干预后脑血管意外中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提高;疾病治疗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性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是对脑血管意外中风老年患者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是心理关怀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建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塞病人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塞病人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具体的调查。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合理的应用于急性脑梗塞病人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的时间,进而降低患者医疗方面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大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瑞舒伐他汀在慢性心衰治疗中与其他药物配伍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和心血管药物配伍使用在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近三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6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B组62例实施常规治疗,A组64例在B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均能进行疗效评价,其中B组总有效率仅为80.6%,A组则高达95.3%,A组显著优于B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尽管有轻微不良反应,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将瑞舒伐他汀配伍其他心血管药物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明显改善疗效,同时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韩同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饮食管理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饮食管理及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13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激、对症治疗,观察组(78例)进行系统的饮食管理及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54例)禁食鱼、虾、蟹,其它按常规进食及一般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结论:加强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饮食管理及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疾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复发率。

    作者:杨琼;杨翠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强化降压能减少死亡风险

    美国政府科研机构的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尤其50岁以上的患者应采用强化降血压措施治疗,因为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研究表明,强化降压将显著减少心血管疾病发作与死亡的风险。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钢板螺钉置入物的设计及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探讨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置入物的设计方法,及其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本院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冯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