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痛管理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的应用

孙涛

关键词:肛肠疾病围手术期, 无痛管理
摘要:目的:观察无痛管理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360例围手术期的肛肠病患者采用无痛管理的临床资料。结果:疼痛轻,并发症少,无肛门狭窄及肛门功能减退,伤口愈合时间20天左右。结论: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中,无痛管理方法简单易行、疗效好、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不受客观条件限制,有推广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荐。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听阈变化分为低频听力下降组、高频听力下降组及全频听力下降组,分别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较其临床疗效及负面情绪评分等差异。结果:低频听力下降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高频听力下降组的56.86%及全频听力下降组的73.17%(P<0.05);负面情绪评分HAMA(12.43±3.56)、HAMD(14.53±3.21)明显低于高频听力下降组及全频听力下降组(P<0.05)。结论:低频听力下降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有效性。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喉罩插管在院前急救中抢救危重症患者186例分析

    目的:分析喉罩插管在院前急救中抢救危重症患者186例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需行院前急救的危重症患者364例,其中行喉罩插管患者186例,称为观察组;行气管插管患者178例,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置管情况及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1)观察组插管时间、插管时心率、插管后3m i n心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3min SpO2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插管在院前急救中抢救危重症患者较气管插管耗时短、刺激小,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宋清泉;周晓宏;程缙;汪浩波;李传明;张建容;谷雨;马良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微生态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微生态制剂通过改善菌群失调,维护内环境稳定,抑制有害菌的过度繁殖生长,达到预防治疗因菌群失调引起各种疾病。微生态制剂在临床广泛应用中迅猛发展。

    作者:康勤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

    本论文探讨了泌尿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表明,年龄大、留置尿管时间长、基础病多及住院时间长等均是引起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从病患及环境两方面切入以预防感染的发生,在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许春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使用心衰超声指数(HFEI)进行评分,对比患者治疗前后HFEI评分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超声心衰指数、肺动脉压力参数、左室舒张功能参数以及NYHA新功能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HFEI评分对于之后的治疗具有显著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中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应用及护理进展,包括应用指征,围术期整体、全面护理干预,并发症防范等,对增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意义显著,确保了患者临床安全,本次研究就此进行综述。

    作者:杨月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预防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

    目的:分析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预防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子宫肌瘤术的23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15)和观察组(n=115),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按摩,观察组予以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均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4.678,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1.5±2.4)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6.8±2.7)分,组间比较,t=8.609,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6月116例无偿献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在自愿的情况下都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并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无偿献血人员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55%,明显比对照组的91.38%高,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模式在血站采血护理的应用,能够对护理质量明显改善,确保采血质量,促使无偿献血人员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杨锦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6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给予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独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中治疗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9例,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5%)显著高于对照组(71%),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肯定,止血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

    作者:何自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法律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分析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潜在法律问题,提出防范,从而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方法:设立简易门诊,增设导诊护士;人性化环境管理,推出便民措施;弹性排班,人员搭配合理;加强护理人员各项知识技能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及搞好各种协调工作。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赢得病人好评。结论:门诊护理工作繁杂、面广、线长,稍有不慎,就会存在诸多潜在法律问题,但我们注意防范,提出各种护理对策,能够很好地化解。

    作者:姜春英;李燕华;刘颖;张翀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职业风险和应对措施在核医学科护理人员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核医学科护理人员所面对的职业危害及其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规范其操作行为,提高防护意识。结果: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没有发生职业危害事件。结论:根据核医学科的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能有效减少放射性辐射对护理人员所造成的职业伤害。

    作者:吴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布地奈德吸入疗法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吸入法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治疗的80例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咳嗽好转时间、肺部啰音好转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0%,对照组为20%。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药物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可促进患者病情及时好转,应临床推广。

    作者:徐云芳;史敏康;徐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析创伤评分法应用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创伤评分法应用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急诊室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20例,以创伤评分为参考为患者采取抢救措施。结果:入院时,患者的R T S记分>11分的患者为88例,占73.33%;患者的R T S记分≤11分的患者为32例,占2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创伤评分法能提高判断患者病情的效率,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减少了死亡率。

    作者:吴玲莉;于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14例高血压危象老年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危象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急救方法及其安全性,为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个体化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于我院治疗的60岁以上共114例高血压危象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及急救治疗措施进行整理总结,并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急救治疗,患者中均未出现死亡情况,34例(29.82%)治疗效果显著,78例(68.42%)有效,2例治疗无效(1.75%),治疗总有效率为98.25%。结论:及时的院内急救措施对于提高高血压危象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重要,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以对症治疗为原则,及时有效的控制血压,选择正确的治疗药物,给予其相应的个体化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杨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肺结核病人的饮食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科学饮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80例经过治疗及全面护理后,均得以健康出院。结论:只要掌握肺结核病人的饮食护理原则,避免饮食禁忌,科学饮食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因组挖掘”4年“掘出”19种新产品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厄本纳-香槟分校通过学校网站发布消息称,该校一个生化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组挖掘”(Genome Mining)技术搜寻了1万种细菌,仅用4年时间就发现了19种前所未知的天然磷酸盐新产品,每种都有望成为有潜力的新药,其中之一已确认可作为抗生素。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来曲唑和氯米芬促排卵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与观察来曲唑和氯米芬促排卵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收治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患者给予来曲唑,B组患者给予氯米芬。结果:A组OHSS发生率、优势卵泡、成熟卵泡、MFD及卵泡数量优于B组;两组排卵、妊娠、多胎妊娠、自然流产、卵泡生长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药物均能取得治疗效果,但来曲唑较氯米芬疗效好,应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丁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某三甲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750例不合理医嘱分析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给药错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处方点评办法分析750例不合理医嘱。结果:不合理医嘱可分为溶媒种类选择不当、溶媒体积选择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或配伍禁忌、重复用药及录入医嘱错误等。结论:临床药师应提高审方能力,积极与临床医师沟通共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言;阮露;钱磊;王珊珊;许元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功能拓展及其有效运用

    目前,我国手术量呈现为逐年增加的趋势,对于麻醉科护士而言,劳动强度较大,以往传统麻醉信息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手术麻醉科工作需求,且有较多的问题慢慢显露出来,其中包括通知单重复递交、通知单无法及时传送、麻醉信息统计不够全面等问题,大大降低了麻醉科工作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术麻醉信息系统被应用于麻醉科工作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冉华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阑尾炎围手术期的影响观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阑尾炎围手术期的影响作用。方法:将86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症状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满意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康复效果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