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科运用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价值评析

张军秋

关键词:急诊科, 预见性护理模式, 急诊患者, 抢救时间, 抢救成功率
摘要:目的:评析急诊科运用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挑选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抢救的患者12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在2013年7月~2015年3月期间。将120例急诊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其中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称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模式,称为预见组,记录常规组患者及预见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预见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明显比常规组患者短,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急诊科运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能有效减短就诊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隐性失血与抗凝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隐形失血与抗凝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82例,均由同一组医师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结合患者的自主选择应用抗凝药物,其中低分子肝素钙35例(低分子肝素钙组),利伐沙班片21例(利伐沙班片组)华法林钠26例(华法林钠组),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及术前、后血细胞比容(HCT),并应用Gross方程计算出患者术后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结果:三组患者在体重、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隐形出血量,低分子肝素钙组隐性失血量401.14±20.85ml;利伐沙班片组隐性失血量(402.24±24.91)ml;华法林钠组隐性失血量400.27±25.56ml。比较三组患者隐形失血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存在大量隐形失血,其中隐形失血量估计可达显性失血量的4~5倍。2.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利伐沙班片、华法林钠三种不同抗凝药物在隐性失血方面未见明显差异。

    作者:聂升波;沈向阳;汤继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尿激酶溶栓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并探讨尿激酶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治疗的临床疗效,同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2~2015.3这一时间段来我院就诊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一共2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一共有10例、对照组一共有10例,对照组为血栓形成时间为2天以上,使用尿激酶治疗。观察组为血栓形成时间为2天以内,使用尿激酶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分析上述20例患者的恢复情况,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分析上述2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2天以内效果比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用药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值得提倡临床医生针对该病采用此项药物进行有效治疗。

    作者:冯向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肾内科护理纠纷方面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减少在医疗过程中的肾内科方面的纠纷现象。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肾内科近5年来发生的10起护理纠纷引起的原因,分析护理纠纷的多发环节。结果:发现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服务意识和操作不当引起。其次还有一些在护理过程中的细节需要注意等问题。结论:医患纠纷现在是社会的热点问题,是社会民生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类似的医患纠纷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加强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将护理纠纷杜绝在萌芽状态。

    作者:薛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单眼分体式医用水凝胶眼疗贴在全麻鼻窦镜手术患者眼部的应用

    目的:观察单眼分体式医用水凝胶眼疗贴在全麻鼻窦镜手术患者眼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40例全麻鼻窦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术中常规采用眼内涂红霉素眼膏外覆盖小纱条然后用3L透明手术膜封住双眼的方法,观察组术中采用单眼分体式医用水凝胶眼疗贴封住双眼的方法。分别于术后24小时、48小时、7天观察两组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眼部不适感、疼痛、流泪、畏光、结膜充血、异物感、眼睑水肿或视物模糊等均属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观察组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鼻窦镜手术患者术中护眼用单眼分体式医用水凝胶眼疗贴可以减少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眼贴一次性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值得使用。

    作者:王丽娜;姚林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性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采取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加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28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显效24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88.33%。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之仅采用中药治疗,其临床效果更卓著,建议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韩锁柱;崔明;王辉;吴迪;张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微生态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微生态制剂通过改善菌群失调,维护内环境稳定,抑制有害菌的过度繁殖生长,达到预防治疗因菌群失调引起各种疾病。微生态制剂在临床广泛应用中迅猛发展。

    作者:康勤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22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6%,对照组为82.1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不良反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肖军;李晓燕;高艺真;张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障碍21例临床分析

    目的:针对尿动力学检查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障碍的原因予以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术后发生排尿障碍的原因。结果:术后排尿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膀胱出口梗阻、膀胱逼尿急括约肌协同失调、逼尿肌收缩乏力或无力、逼尿肌不稳定原因。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易发生排尿障碍等并发症,应用尿动力学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检查,能够及早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治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窦红珍;陈先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检验

    目的:探析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1例临床检验中出现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临床检验结果与异常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检验显示,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为142×109/L,而EDTA抗凝法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结果在(14-142)142×109/L,与手工法相比明显减少,枸橼酸钠抗凝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手工法一致,P<0.05;此外,EDTA抗凝法血涂片检验结果与枸橼酸钠抗凝法检验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结论:EDTA可能导致患者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临床中应注意采用枸橼酸钠抗凝法与手工法进行检验确认,以确保诊断准确性。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米非司酮的应用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在医院当中选取了一百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来进行研究,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了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人数都是五十人,两组都进行手术治疗,实验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实验组当中的总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五点二,痊愈率是百分之八十四点一,对照组总有效率是百分之五十六点七,痊愈率是百分之四十三点三。结论:手术治疗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能够十分有效的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复发几率。

    作者:张亚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归芍止痛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归芍止痛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Thermo C18(4.6×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3:87);流速为0.8mL?min-1;柱温为35℃;波长为230 nm。结果:芍药苷在0~96.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回归方程为Y=8603.3X-6646.7,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9%(n=9),RSD为0.7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稳定、可靠,可以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成元;金桂花;陈健龙;南善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药物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随机择取在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普通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联合组给予药物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复发率和受孕情况,根据数据探讨药物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有缓解,但联合组患者比普通组患者效果更加明显,且复发率低、受孕率高,差异明显有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效果明显,可降低复发率,提高受孕率,安全可靠,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娄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三联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布拉氏酵母菌加蓝光照射进行三联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布拉氏酵母菌可加强蓝光治疗的退黄疗效,三联疗法疗效确切,应用安全。

    作者:高钦;李强;郑华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过程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80例,按照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显露喉返神经)与对照组(不显露喉返神经)分别有40例,对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情况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率为0%(0/40),显著低于对照组7.5%(3/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能够有效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冯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头孢匹胺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的报告

    头孢匹胺为人工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和杀菌力,对G+和G-以及厌氧菌均有强大的抗菌活力,对B-内酰胺酶相当稳定。该药用于临床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主要是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约占1.2%。其次是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亦有个别患者用药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本例在临床应用中,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少见。

    作者:何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品管圈在缩短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输液等候时间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品管圈活动缩短住院患者输液等候时间。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5月至2014年6月住院的100例患者和病区护理人员发放输液时间问卷调查表,发放率100%,回收率100%,结果99%的患者及护理人员希望缩短输液等候时间,科室通过品管圈活动,改进交接班、晨晚间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流程,优化护理人员分工。结果:患者每日输液时间提前39.3m i n,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治疗时间相对集中,患者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工作流程优化,夜班工作量减少,员工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银瓶;周晓琴;朱亚萍;苏莉丹;徐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听阈变化分为低频听力下降组、高频听力下降组及全频听力下降组,分别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较其临床疗效及负面情绪评分等差异。结果:低频听力下降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高频听力下降组的56.86%及全频听力下降组的73.17%(P<0.05);负面情绪评分HAMA(12.43±3.56)、HAMD(14.53±3.21)明显低于高频听力下降组及全频听力下降组(P<0.05)。结论:低频听力下降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有效性。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人性化服务运用于糖尿病护理的临床探讨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和人性化服务模式,分析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有效性。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满意度97.67%,与对照组满意度83.72%比较,差异较为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服务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清云;陈贺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肌苷、肝泰乐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和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1.43%(32/35),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27/3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抗结核药物所引发的肝炎患者来说,主要采取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成效性高,而且经临床试验患者的肝功能以及身体症状均得到显著的变化,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作者:游长胜;林华强;周清霞;张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护理中的合理运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护理中的合理运用。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我院100例宫颈炎患者。将其随机分组,普通组患者护理措施采纳常规方案,人性化组患者护理措施采纳人性化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患者满意情况、依从情况、身心舒适情况差异。结果:与普通组相比较,人性化组疗效更高,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普通组相比较,人性化组满意水平、依从水平和身心舒适水平更高,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护理中的合理运用可提升疗效和患者满意度、依从度和舒适度,促进炎症消退,值得推广。

    作者:崔丽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