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游长胜;林华强;周清霞;张晓丹

关键词:多烯磷脂酰胆碱, 抗结核药物, 药物性肝炎,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肌苷、肝泰乐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和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1.43%(32/35),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27/3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抗结核药物所引发的肝炎患者来说,主要采取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成效性高,而且经临床试验患者的肝功能以及身体症状均得到显著的变化,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管理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观察无痛管理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360例围手术期的肛肠病患者采用无痛管理的临床资料。结果:疼痛轻,并发症少,无肛门狭窄及肛门功能减退,伤口愈合时间20天左右。结论: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中,无痛管理方法简单易行、疗效好、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不受客观条件限制,有推广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孙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性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采取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加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28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显效24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88.33%。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之仅采用中药治疗,其临床效果更卓著,建议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韩锁柱;崔明;王辉;吴迪;张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通过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与常规接产技术的临床观察比较。结果: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有利于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会阴水肿及疼痛度,不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论:无保护会阴接产术提高了自然分娩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这一技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文娟;沈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因组挖掘”4年“掘出”19种新产品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厄本纳-香槟分校通过学校网站发布消息称,该校一个生化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组挖掘”(Genome Mining)技术搜寻了1万种细菌,仅用4年时间就发现了19种前所未知的天然磷酸盐新产品,每种都有望成为有潜力的新药,其中之一已确认可作为抗生素。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用于泌尿外科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目的:设计对照试验,探讨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在治疗泌尿外科疾病方面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住院部150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试验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75例,其中治疗组75例患者为接受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对照组75例患者为同期接受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体征改善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治疗显效率、临床体征恢复时间、手术时间长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手术创口小、患者失血量少、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泌尿外科疾病方面具有治疗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举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隐性失血与抗凝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隐形失血与抗凝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82例,均由同一组医师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结合患者的自主选择应用抗凝药物,其中低分子肝素钙35例(低分子肝素钙组),利伐沙班片21例(利伐沙班片组)华法林钠26例(华法林钠组),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及术前、后血细胞比容(HCT),并应用Gross方程计算出患者术后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结果:三组患者在体重、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隐形出血量,低分子肝素钙组隐性失血量401.14±20.85ml;利伐沙班片组隐性失血量(402.24±24.91)ml;华法林钠组隐性失血量400.27±25.56ml。比较三组患者隐形失血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存在大量隐形失血,其中隐形失血量估计可达显性失血量的4~5倍。2.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利伐沙班片、华法林钠三种不同抗凝药物在隐性失血方面未见明显差异。

    作者:聂升波;沈向阳;汤继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乳腺增生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乳腺增生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的分析。结果:经彩色多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增生性斑块的患者有51例,增生性包块或结节的患者有1例,导管扩张与增生性囊肿的患者有17例,乳腺弥漫性回声异常的患者有25例,其中发生误诊的患者有5例,均怀疑为恶性病灶,诊断的总符合率为95.0%。结论:彩色多普勒彩生检查具有无创,无损,无副作用等特点,能全面观察患者乳腺体内部的结构,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田艳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肠痉挛性腹痛36例

    目的:对中医辩证治疗小儿肠痉挛性腹痛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2月期间诊治的肠痉挛性腹痛患儿共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结合患儿的病情及临床资料,对其均采用中医辩证进行治疗。结果:36例肠痉挛性腹痛患儿经中医辩证治疗后,痊愈者占17例,好转者占17例,无效者占2例。结论:对肠痉挛性腹痛患儿实施中医辩证治疗,有效减轻了患儿的腹痛程度,其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是痉挛性腹痛患儿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马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鱼肉富含营养多吃可降低患抑郁症风险

    许多研究已证实鱼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日常多吃有益健康。一项新发布的研究结果则显示,多吃鱼肉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或许更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轻微电击大脑可治疗晕船

    好睡眠才有好健康!美国研究人员在美国期刊《睡眠》上发表的对头皮施加温和的电击可以驱散恶心晕船的感觉,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研发一款可以插入手机的设备,后者会通过一套电极对头部进行短暂电击。他们希望这个设备可以在未来五至十年内在药房出售。研究人员认为,晕动是在移动过程中耳朵和眼睛接收到的混乱信息所引起的。在坐船或者玩过山车时,每十个人中就有三人会经历头晕、严重恶心和出冷汗的症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护理

    目的:探讨并分析C 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413例需要进行C T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利用高压注射器采用经外周静脉通道注射的方式注射造影剂。观察患者造影剂外渗的情况,总结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研究中有7例患者发生了造影剂外泄,发生率为1.69%,其中2例患者的造影剂渗出量在50m l以上,渗出量在20m l~50m l之间的患者3例,2例患者的渗出量不足20m l。为所有患者进行及时的处理,全部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为临床患者采用CT增强扫描,造成患者造影剂外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采取积极的预防干预手段进行处理,能够更好的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CT扫描的诊断质量。

    作者:王丽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血管疾病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心血管患者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以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监测,分析其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包括:噻嗪类利尿剂与保钾利尿剂、二氢砒啶类钙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与α1受体阻滞剂,不良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便秘等。结论:临床应重点监测心血管疾病中联合用药,掌握药物禁忌证,注意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作者:许志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听阈变化分为低频听力下降组、高频听力下降组及全频听力下降组,分别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较其临床疗效及负面情绪评分等差异。结果:低频听力下降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高频听力下降组的56.86%及全频听力下降组的73.17%(P<0.05);负面情绪评分HAMA(12.43±3.56)、HAMD(14.53±3.21)明显低于高频听力下降组及全频听力下降组(P<0.05)。结论:低频听力下降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有效性。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及CT影像对于胆囊腺肌症疾病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究针对胆囊腺肌症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以及CT成像技术进行临床诊断的具体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6月内收治的患有胆囊腺肌症疾病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比较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以及CT成像技术对诊断胆囊腺肌症疾病的意义。结果: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诊断胆囊腺肌症疾病的准确率要显著高于CT成像技术的诊断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患有胆囊腺肌症疾病的患者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能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率,且能清晰地呈现出患者胆囊的内部结构,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我院护生医院感染教育的主要做法

    目的:探讨加强实习生医院感染管理的做法。方法:将医院感染知识作为实习生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认识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熟悉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从工作上预防;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从操作上杜绝。结果:实习生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普遍提高,有效避免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加强实习生医院感染管理很有必要,是提高和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者:梅花;李渠;李占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白芨雾化在肺咯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中药白芨雾化在肺咯血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于2011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肺咯血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白芨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对照组患者经常规西药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40例观察组患者经中药白芨雾化吸入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咯血性疾病的治疗中,采取中药白芨雾化吸入治疗,不仅效果显著,安全性还比较高,并具有副作用较低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潘琦;鲍军;陈敏方;毛志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大承气汤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大承气汤在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在胃动力缺乏治疗中的具体机制。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与对照组,每组给予对应的治疗药物,检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胃泌素变化。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但中药组水平下降幅度显著,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NIH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以中药组改善效果显著。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胃泌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中药组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的患者应用大承气汤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单大勇;范士春;迟延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14例高血压危象老年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危象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急救方法及其安全性,为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个体化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于我院治疗的60岁以上共114例高血压危象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及急救治疗措施进行整理总结,并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急救治疗,患者中均未出现死亡情况,34例(29.82%)治疗效果显著,78例(68.42%)有效,2例治疗无效(1.75%),治疗总有效率为98.25%。结论:及时的院内急救措施对于提高高血压危象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重要,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以对症治疗为原则,及时有效的控制血压,选择正确的治疗药物,给予其相应的个体化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杨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有效中医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对我院内科门诊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8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关节疼痛全部缓解。血尿酸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饮食护理是预防痛风再发的关键,急性期根据临床辨证施治,并给予更多的生活护理和照顾。尽量减少关节疼痛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在护理工作中时十分关键的。

    作者:周应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院高危药物管理和风险防范探讨

    目的:规范院内高危药品管理,在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高危药品的目录进行全面制定,规范原有高危药物管理工作的流程和制度,全面建立起高危药物以及使用准则。结果:我院自2013年实施完高危药物管理办法之后,无违规使用高危药品案例,成果喜人。结论:院内高危药物的管理和风险防范非常重要,对于高危药物,院方应该加强警惕,使用有效措施规范原有管理流程,这对于提升患者从医依从性,减少医患纠纷来讲,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杨宜歆;时磊;王延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