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肠痉挛性腹痛36例

马静

关键词:中医辩证, 小儿, 肠痉挛性腹痛, 疗效
摘要:目的:对中医辩证治疗小儿肠痉挛性腹痛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2月期间诊治的肠痉挛性腹痛患儿共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结合患儿的病情及临床资料,对其均采用中医辩证进行治疗。结果:36例肠痉挛性腹痛患儿经中医辩证治疗后,痊愈者占17例,好转者占17例,无效者占2例。结论:对肠痉挛性腹痛患儿实施中医辩证治疗,有效减轻了患儿的腹痛程度,其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是痉挛性腹痛患儿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米非司酮的应用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在医院当中选取了一百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来进行研究,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了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人数都是五十人,两组都进行手术治疗,实验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实验组当中的总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五点二,痊愈率是百分之八十四点一,对照组总有效率是百分之五十六点七,痊愈率是百分之四十三点三。结论:手术治疗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能够十分有效的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复发几率。

    作者:张亚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美国研究人员首次确认一特定蛋白与抑郁症有关

    以往的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大脑中关键成分的含量要低于非抑郁症患者。而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却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一种与抑郁症相关的关键成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 G F9)蛋白,其在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的含量远高于非抑郁症患者。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白血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实验者采取流式细胞仪技术对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C D11b+、C D54+以及C D18+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C D3+、C D4+、C D8+以及C D4+/C D8+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研究组患者CD3+、CD4+以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减少,且两组患者的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明显变小,证明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结论:脑出血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外周血自细胞粘附分子C D11b、C D54以及C D l8表达增多,而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下降。

    作者:王洪流;刘胜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6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给予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独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中治疗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9例,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5%)显著高于对照组(71%),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肯定,止血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

    作者:何自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七氟醚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应用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是短小手术,常在无麻醉的情况下进行。近年出现越来越多的小儿和老年患者发生肩关节脱位,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要求麻醉后无痛下手法复位病例逐年增多。过去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静脉全身麻醉来完成,这些麻醉方法均能满足手法复位的要求,但对于不合作的小儿和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麻醉选择和操作顾虑较多。七氟醚因诱导快、苏醒快、麻醉深度易调节、对循环抑制轻、呼吸道刺激小、有一定的肌松作用等优点[1],已较广泛用于临床麻醉。

    作者:李家奎;李莉;肖继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应用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中医科2011~2015年130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两组均给予低盐饮食,戒烟限酒,治疗组给予以太冲、曲池、三阴交为主穴的针刺治疗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m g/次,早晚2次治疗,治疗20d后评价两组疗效。剂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均对高血压有治疗作用,治疗组总有效率(83.08%)明显高于对照组(67.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和改善症状的作用。在降压药物治疗不满意的情况下,采用药物加针灸治疗降压效果良好。

    作者:宋志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腋窝单孔腹腔镜甲状腺切除与传统甲状腺切除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采用开放式与经腋窝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行甲状腺切除患者15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经腋窝单孔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的相关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伤口满意度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病情均得以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止痛药率14.7%显著低于对照组40.0%,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93.3%显著优于对照组70.7%,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腋窝单孔腹腔镜行甲状腺切除术,有效的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切口的美容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思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职业风险和应对措施在核医学科护理人员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核医学科护理人员所面对的职业危害及其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规范其操作行为,提高防护意识。结果: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没有发生职业危害事件。结论:根据核医学科的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能有效减少放射性辐射对护理人员所造成的职业伤害。

    作者:吴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布地奈德吸入疗法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吸入法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治疗的80例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咳嗽好转时间、肺部啰音好转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0%,对照组为20%。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药物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可促进患者病情及时好转,应临床推广。

    作者:徐云芳;史敏康;徐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病程长、恢复慢,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如果采取正确的康复措施,可以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受损机能和生活能力,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本文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护理,结合临床实践,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探析,以期更好地运用于临床实践,同时指导家属学会合理的护理方法,帮助更多的患者早日摆脱病痛之苦,恢复机体健康。

    作者:姜艳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C T增强扫描患者106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扫描诊断期间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预防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而后对这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碘造影剂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结论:临床诊断过程中,出于降低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目的,临床应及时作出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诊断安全性。

    作者:薛永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彩超在宫外孕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究彩超在宫外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70例患者进行彩超的检查,对比分析彩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分析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的宫外孕诊断符合率为78%,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宫外孕诊断符合率为92.9%。结论:彩超在宫外孕临床诊断中诊断的正确率较高,且操作便捷,是一个可信的方法来诊断宫外孕。

    作者:王云慈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无痛管理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观察无痛管理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360例围手术期的肛肠病患者采用无痛管理的临床资料。结果:疼痛轻,并发症少,无肛门狭窄及肛门功能减退,伤口愈合时间20天左右。结论: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中,无痛管理方法简单易行、疗效好、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不受客观条件限制,有推广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孙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手术途径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动切吸腺样体切除术和常规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63例腺样体肥大儿童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2例行鼻内镜下电动切吸腺样体切除术,B组31例行常规腺样体切除手术,并对2组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总有效率94%,B组总有效率71%;A组与B组手术后术后出血、咽鼓管损伤、继发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腺样体切除术中,鼻内镜下电动切吸腺样体切除手术优于常规腺样体切除手术,具有疗效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莫炼;唐向荣;敬尚林;林楠;温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院高危药物管理和风险防范探讨

    目的:规范院内高危药品管理,在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高危药品的目录进行全面制定,规范原有高危药物管理工作的流程和制度,全面建立起高危药物以及使用准则。结果:我院自2013年实施完高危药物管理办法之后,无违规使用高危药品案例,成果喜人。结论:院内高危药物的管理和风险防范非常重要,对于高危药物,院方应该加强警惕,使用有效措施规范原有管理流程,这对于提升患者从医依从性,减少医患纠纷来讲,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杨宜歆;时磊;王延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白芨雾化在肺咯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中药白芨雾化在肺咯血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于2011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肺咯血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白芨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对照组患者经常规西药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40例观察组患者经中药白芨雾化吸入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咯血性疾病的治疗中,采取中药白芨雾化吸入治疗,不仅效果显著,安全性还比较高,并具有副作用较低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潘琦;鲍军;陈敏方;毛志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围术期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把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8.5±12.6)m i n,住院时间(7.2±1.0)d,护理满意度94.3%,术后感染率8.6%;对照组手术时间(59.2±15.3)m i n,住院时间(12.5±2.3)d,护理满意度71.4%,术后感染率28.6%;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着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可以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感染率发生,具有重要的护理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夏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突聋患者按时服药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住院突聋患者按时服药率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对本科室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调查,成立质量控制品管圈,分析住院突聋患者未按时服药的原因,制定按时服药的评估量表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住院突聋患者按时服药率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79.74%提高至活动后的94.89%。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未按时服药率,提高护理管理效能,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满意度。

    作者:阮露;卫琦琼;李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经济学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和分析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70例抑郁症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甲组(n=35)及乙组(n=35),甲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乙组患者采用米氮平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经济学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82.86%、34.29%与乙组患者85.71%、28.57%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甲组成本低于乙组。结论: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帕罗西汀与米氮平均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帕罗西汀经济学效果优于米氮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改红;安红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肺癌介入治疗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肺癌介入治疗中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肺癌介入治疗患者80例,患者在治疗前进行过MSCT检查,其中41例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以及其他供血动脉的MSCTA重建,对患者进行三维重建,结合多个观察角度进行肺癌动脉的解剖结构的分析,对患者进行DSA造影以及介入治疗。结果:41例患者进行MSCTA重建对供血动脉的起源、走行、分布和管径都有很好的显示,同时VR重建技术应用佳。通过数字造影技术对肿瘤的血管和供血动脉情况与MSCTA图像均有很好的显示,其符合率高达100%。结论:在肺癌介入治疗中,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够准确显示其解剖分布情况,同时降低手术难度,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叶鑫;陈俊花;何迎盈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