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乳腺增生症的临床价值

田艳春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增生,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乳腺增生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的分析。结果:经彩色多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增生性斑块的患者有51例,增生性包块或结节的患者有1例,导管扩张与增生性囊肿的患者有17例,乳腺弥漫性回声异常的患者有25例,其中发生误诊的患者有5例,均怀疑为恶性病灶,诊断的总符合率为95.0%。结论:彩色多普勒彩生检查具有无创,无损,无副作用等特点,能全面观察患者乳腺体内部的结构,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议创伤患者院前救治体会

    目的:旨对急性创伤患者院前救治工作的组织实施与救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120院前救治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方法:回顾分析总结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我市120出诊急救急性创伤患者200例的救治资料,并就急性创伤患者年龄、性别、创伤部位、致伤原因等进行详细统计分析。结果:本组200例急性创伤患者中,男性占62.0%,女性38.0%;其中21~35岁发生急性创伤患者居首。本组患者存活195例(97.5%),死亡5例(2.5%),其中1例在到达现场已死亡,4例在途中死亡;其急性创伤死亡原因主要为重度颅脑外伤、交通伤、多发伤以及刀伤。结论:急性创伤是院前急救第一病因,以颅脑伤、肢体伤为常见,而颅脑伤也是主要致死因素。同时,在全面控制救治反应时间的基础上,院前急救医师还须全面掌握基本颅脑伤、骨科检查等技能,有效提升现场急救技术水平是降低各类创伤漏诊率,避免或降低致死率、致残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王庆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彩超在宫外孕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究彩超在宫外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70例患者进行彩超的检查,对比分析彩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分析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的宫外孕诊断符合率为78%,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宫外孕诊断符合率为92.9%。结论:彩超在宫外孕临床诊断中诊断的正确率较高,且操作便捷,是一个可信的方法来诊断宫外孕。

    作者:王云慈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心理资本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心理资本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选取急诊科护士40名和内外科护士40名,运用工作倦怠量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心理资本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业倦怠中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P<0.05),个人成就感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P<0.05);心理资本各维度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提升心理资本,从而降低职业倦怠,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

    作者:严鹏;王兴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七氟醚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应用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是短小手术,常在无麻醉的情况下进行。近年出现越来越多的小儿和老年患者发生肩关节脱位,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要求麻醉后无痛下手法复位病例逐年增多。过去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静脉全身麻醉来完成,这些麻醉方法均能满足手法复位的要求,但对于不合作的小儿和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麻醉选择和操作顾虑较多。七氟醚因诱导快、苏醒快、麻醉深度易调节、对循环抑制轻、呼吸道刺激小、有一定的肌松作用等优点[1],已较广泛用于临床麻醉。

    作者:李家奎;李莉;肖继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吉西他滨加顺铂方案联合深部热疗疗效评价

    通过对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法,观察吉西他滨加顺铂方案联合深部热疗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探索减轻顺铂毒副反应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案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有着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会引起患者的毒副反应。增加中西药专方,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毒副反应症状,还能进一步增加疗效。

    作者:张向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归芍止痛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归芍止痛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Thermo C18(4.6×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3:87);流速为0.8mL?min-1;柱温为35℃;波长为230 nm。结果:芍药苷在0~96.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回归方程为Y=8603.3X-6646.7,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9%(n=9),RSD为0.7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稳定、可靠,可以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成元;金桂花;陈健龙;南善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运用效果加以探讨。方法:按入院前后顺序,将我院所收治的86例儿科患者均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前者予以一般护理,后者在前者基础上予以细节管理,并观察其运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医院感染、护患纠纷等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0%)高于常规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患者实施细节管理,效果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满意度高,值得推行。

    作者:徐艳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在白内障临床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在白内障临床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治疗方法并对其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方法:收集临床路径前后的诊疗信息,以此得出实施临床路径后白内障患者的满意度等数据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通过收集实施临床路径白内障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满意度等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患者的满意度较临床路径前有提高,(P<0.05)。结论:临床路径能够优化诊疗服务和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崔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听阈变化分为低频听力下降组、高频听力下降组及全频听力下降组,分别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较其临床疗效及负面情绪评分等差异。结果:低频听力下降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高频听力下降组的56.86%及全频听力下降组的73.17%(P<0.05);负面情绪评分HAMA(12.43±3.56)、HAMD(14.53±3.21)明显低于高频听力下降组及全频听力下降组(P<0.05)。结论:低频听力下降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有效性。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预防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

    目的:分析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预防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子宫肌瘤术的23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15)和观察组(n=115),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按摩,观察组予以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均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4.678,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1.5±2.4)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6.8±2.7)分,组间比较,t=8.609,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强化降压能减少死亡风险

    美国政府科研机构的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尤其50岁以上的患者应采用强化降血压措施治疗,因为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研究表明,强化降压将显著减少心血管疾病发作与死亡的风险。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检验

    目的:探析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1例临床检验中出现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临床检验结果与异常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检验显示,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为142×109/L,而EDTA抗凝法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结果在(14-142)142×109/L,与手工法相比明显减少,枸橼酸钠抗凝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手工法一致,P<0.05;此外,EDTA抗凝法血涂片检验结果与枸橼酸钠抗凝法检验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结论:EDTA可能导致患者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临床中应注意采用枸橼酸钠抗凝法与手工法进行检验确认,以确保诊断准确性。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在宫腔镜检查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在宫腔镜检查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行宫腔镜检查术患者300例分为联合治疗组和丙泊酚组,每组150例,联合治疗组使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丙泊酚组单纯使用丙泊酚麻醉,记录麻醉前至术毕各时间段患者的心率(H R)、平均动脉血压(M A P)、血氧饱和度(S p O2)和呼吸频率(R R),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1- T2时间段,两组MAP、SpO2、R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发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可显著降低呼吸、循环系统抑制,安全性高。

    作者:段修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检测及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结节临床诊断的影响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激素检测及超声应用于甲状腺微小结节临床诊断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29例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甲状腺微小结节共计181枚,针对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的TSH水平以及超声检查中的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结果:T S H浓度水平与甲状腺微小结节恶变风险呈正比例关系,浓度越大风险越大;181枚甲状腺微小结节超声检查中,微钙化灵敏度及特异度明显高于其他征象,边界不清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次之。结论:接受手术治疗前T S H浓度超过4.95m I U/L会导致甲状腺微小结节恶变风险出现明显增高,如果T S H浓度超过4.95m I U/L的同时,患者接受超声检查发现异常征象微钙化以及边界不清等,可促使甲状腺微小结节临床诊断工作更加科学及准确。

    作者:杨建强;董翠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6月116例无偿献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在自愿的情况下都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并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无偿献血人员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55%,明显比对照组的91.38%高,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模式在血站采血护理的应用,能够对护理质量明显改善,确保采血质量,促使无偿献血人员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杨锦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白芨雾化在肺咯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中药白芨雾化在肺咯血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于2011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肺咯血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白芨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对照组患者经常规西药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40例观察组患者经中药白芨雾化吸入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咯血性疾病的治疗中,采取中药白芨雾化吸入治疗,不仅效果显著,安全性还比较高,并具有副作用较低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潘琦;鲍军;陈敏方;毛志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胃癌患者microRNA与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micro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其参与调控部分基因表达。某些microRNA不仅作为“癌基因”、“抑癌基因”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还可调控胃癌的化疗敏感性。研究microRNA与胃癌化疗敏感性,为临床化疗开辟了新思路。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和分析。

    作者:尹晓菊;骆玉霜;赵君慧;沈存芳;范宝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CT联合钡餐造影用于评价食管癌放疗近期疗效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CT联合钡餐造影在临床评价食管癌放疗后近期疗效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总结的方法对研究对象应用CT联合钡餐造影进行食管癌放疗后近期治疗疗效评价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放疗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2%、40.14%、31.47%。接受CT联合钡餐造影诊断的食管癌患者仅3例患者CT区域无法确定,有2例患者放疗后发现了新病灶(PD),78例患者中18例(23.08%)患者癌症症状完全缓解(CR),57例(73.08%)患者癌症症状部分缓解(PR),5例(6.41%)患者癌症症状无变化(NR)。结论:CT联合钡餐造影在评价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的近期临床治疗效率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颖;杨培金;魏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降压疗效的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降压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6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62例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n=31)与对照组(n=31),后者单用氨氯地平,前者在此基础上使用厄贝沙坦,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压、空腹血糖以及空腹胰岛素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联合治疗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的治疗方式效果理想,降压效果好,该种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汤作平;郑渝川;陈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鱼肉富含营养多吃可降低患抑郁症风险

    许多研究已证实鱼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日常多吃有益健康。一项新发布的研究结果则显示,多吃鱼肉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或许更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