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翟德菊

关键词:儿童, 手足口病, 热毒宁
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手足口病儿童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在对症支持疗法基础上,观察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疱疹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等主要症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明显,且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缩短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输液等候时间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品管圈活动缩短住院患者输液等候时间。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5月至2014年6月住院的100例患者和病区护理人员发放输液时间问卷调查表,发放率100%,回收率100%,结果99%的患者及护理人员希望缩短输液等候时间,科室通过品管圈活动,改进交接班、晨晚间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流程,优化护理人员分工。结果:患者每日输液时间提前39.3m i n,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治疗时间相对集中,患者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工作流程优化,夜班工作量减少,员工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银瓶;周晓琴;朱亚萍;苏莉丹;徐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血管疾病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心血管患者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以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监测,分析其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包括:噻嗪类利尿剂与保钾利尿剂、二氢砒啶类钙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与α1受体阻滞剂,不良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便秘等。结论:临床应重点监测心血管疾病中联合用药,掌握药物禁忌证,注意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作者:许志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大承气汤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大承气汤在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在胃动力缺乏治疗中的具体机制。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与对照组,每组给予对应的治疗药物,检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胃泌素变化。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但中药组水平下降幅度显著,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NIH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以中药组改善效果显著。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胃泌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中药组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的患者应用大承气汤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单大勇;范士春;迟延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硫酸羟氯喹联合治疗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采用药物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中老年R A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采用硫酸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加用调脂药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脂指标、ESR、CRP水平及临床特征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硫酸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治疗中老年RA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崔若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性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采取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加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28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显效24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88.33%。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之仅采用中药治疗,其临床效果更卓著,建议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韩锁柱;崔明;王辉;吴迪;张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目标BIS监测下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目标BIS监测下等效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全麻诱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全麻下行开腹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等分为F组和S组。F组:芬太尼3μg/k g;S组:舒芬太尼0.3μg/k g。两组患者均采用咪唑安定、异丙酚、顺式阿曲库铵麻醉诱导,BIS值为(45±5)时行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插管后10min(T4)时MAP、HR、BIS值及血糖水平。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T0)及插管前(T1)BIS值及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麻醉诱导后MAP、HR均较T0时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气管插管后S组M A P、H R波动明显小于F组(P<0.05),B I S、血糖水平较插管前升高,但均低于F组。结论:B I S监测下等效剂量舒芬太尼、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舒芬太尼诱导的抑制效果比芬太尼诱导的抑制效果更好。

    作者:詹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钢板螺钉置入物的设计及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探讨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置入物的设计方法,及其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本院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冯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院药房中药管理现存问题与改善对策研究

    中药房不仅是医院销售药品的窗口,更是药品供应和药品保管的重要平台,中药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医院的经营和管理,因此要找出中药管理的现存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从而保证药品质量、促进医院管理。

    作者:侯山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乳腺增生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乳腺增生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的分析。结果:经彩色多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增生性斑块的患者有51例,增生性包块或结节的患者有1例,导管扩张与增生性囊肿的患者有17例,乳腺弥漫性回声异常的患者有25例,其中发生误诊的患者有5例,均怀疑为恶性病灶,诊断的总符合率为95.0%。结论:彩色多普勒彩生检查具有无创,无损,无副作用等特点,能全面观察患者乳腺体内部的结构,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田艳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在宫腔镜检查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在宫腔镜检查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行宫腔镜检查术患者300例分为联合治疗组和丙泊酚组,每组150例,联合治疗组使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丙泊酚组单纯使用丙泊酚麻醉,记录麻醉前至术毕各时间段患者的心率(H R)、平均动脉血压(M A P)、血氧饱和度(S p O2)和呼吸频率(R R),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1- T2时间段,两组MAP、SpO2、R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发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可显著降低呼吸、循环系统抑制,安全性高。

    作者:段修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检验

    目的:探析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1例临床检验中出现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临床检验结果与异常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检验显示,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为142×109/L,而EDTA抗凝法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结果在(14-142)142×109/L,与手工法相比明显减少,枸橼酸钠抗凝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手工法一致,P<0.05;此外,EDTA抗凝法血涂片检验结果与枸橼酸钠抗凝法检验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结论:EDTA可能导致患者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临床中应注意采用枸橼酸钠抗凝法与手工法进行检验确认,以确保诊断准确性。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多普勒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疗效监测及预测骨侵蚀进展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多普勒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疗效监测及预测骨侵蚀进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经病理诊断确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0例,对这些患者在诊断、疗效监测以及预测骨侵蚀方面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的患者有46例,诊断准确率为92.0%,同时在疗效监测以及骨侵蚀的预测方面均有较好的病理检查表现。结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诊断、疗效评测以及骨侵蚀进展预测方面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蔡洪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病例90例,经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均属于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康复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选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选用温针灸治疗,研究两组疗效差异性。结果:经过每周一疗程的4个疗程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病残程度及肌力评估等方面分析,比较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1.11%)高于对照组(84.4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意义(χ2=11.06,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提高临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病例的疗效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邓树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降压疗效的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降压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6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62例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n=31)与对照组(n=31),后者单用氨氯地平,前者在此基础上使用厄贝沙坦,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压、空腹血糖以及空腹胰岛素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联合治疗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的治疗方式效果理想,降压效果好,该种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汤作平;郑渝川;陈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后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后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后伴发抑郁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还实施心理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抑郁程度、精神状态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理干预护理后的HAMD、N-BPR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后伴发抑郁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能有效降低抑郁程度,改善精神状态,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张逸飞;祁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肠痉挛性腹痛36例

    目的:对中医辩证治疗小儿肠痉挛性腹痛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2月期间诊治的肠痉挛性腹痛患儿共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结合患儿的病情及临床资料,对其均采用中医辩证进行治疗。结果:36例肠痉挛性腹痛患儿经中医辩证治疗后,痊愈者占17例,好转者占17例,无效者占2例。结论:对肠痉挛性腹痛患儿实施中医辩证治疗,有效减轻了患儿的腹痛程度,其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是痉挛性腹痛患儿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马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肺结核病人的饮食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科学饮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80例经过治疗及全面护理后,均得以健康出院。结论:只要掌握肺结核病人的饮食护理原则,避免饮食禁忌,科学饮食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考核分值申辩制与纠偏奖励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考核分值申辩制与纠偏奖励制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自2014年11月建立考核分值申辩制与纠偏奖励制,现将2014年1~10月设为对照组,2014年11月~2015年8月设为观察组,分两组分析护士在工作积极性、操作考核分值、不良事件、病人满意度、护理纠纷、护士满意度6个方面的比较情况。结果:实行考核分值申辩制与纠偏奖励制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学习氛围更浓,不良事件上报及时,数量减少,纠纷发生率降低。结论:考核分值申辩制与纠偏奖励制的实施,确保当月分值的准确性,便于大家相互监督,终达到良性循环,提高病人满意度,保证工作质量及科室的和谐,提升科室正能量。

    作者:胡东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抽取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结果:2月后对比治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元红;黄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通过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与常规接产技术的临床观察比较。结果: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有利于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会阴水肿及疼痛度,不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论:无保护会阴接产术提高了自然分娩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这一技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文娟;沈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