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娟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6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给予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独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中治疗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9例,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5%)显著高于对照组(71%),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肯定,止血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
作者:何自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中药白芨雾化在肺咯血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于2011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肺咯血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白芨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对照组患者经常规西药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40例观察组患者经中药白芨雾化吸入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咯血性疾病的治疗中,采取中药白芨雾化吸入治疗,不仅效果显著,安全性还比较高,并具有副作用较低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潘琦;鲍军;陈敏方;毛志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抽取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结果:2月后对比治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元红;黄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单眼分体式医用水凝胶眼疗贴在全麻鼻窦镜手术患者眼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40例全麻鼻窦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术中常规采用眼内涂红霉素眼膏外覆盖小纱条然后用3L透明手术膜封住双眼的方法,观察组术中采用单眼分体式医用水凝胶眼疗贴封住双眼的方法。分别于术后24小时、48小时、7天观察两组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眼部不适感、疼痛、流泪、畏光、结膜充血、异物感、眼睑水肿或视物模糊等均属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观察组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鼻窦镜手术患者术中护眼用单眼分体式医用水凝胶眼疗贴可以减少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眼贴一次性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值得使用。
作者:王丽娜;姚林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并发症及发生因素。方法:对2014年8月~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7例(43)眼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术,术后随访发现37例(43)眼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7眼(16.28%),术中玻璃体出血5眼(11.63%),术后玻璃体出血7眼(16.28%),角膜水肿8眼(18.6%),视网膜脱离3眼(6.98%),虹膜红变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眼(9.3%);并发白内障19眼(44.19%)。结论: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手术技巧、病变程度以及术中术后病灶是否得到彻底处理等。术中、术后加强对眼部病变的正确处理,同时术前、术后有效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军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孕产妇分娩结局的积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分娩的初产妇随机抽100例,年龄24~32岁,孕周37~42周,单胎,头位。采用随机性分配方式,将现有的产妇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方式。观察组则采用导乐陪伴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其顺产以及社会因素剖宫产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催产素使用率,导乐陪伴分娩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胎儿窘迫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孕产妇导乐陪伴分娩,可使产妇身心得到满足,降低剖宫产率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对提高产科质量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苳莎;曾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成人腹股沟疝实施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在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实施治疗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依照患者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比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离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偏少,差异显著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V A S评分显著偏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沈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临床实践,精心护理,优质服务,得到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的关键在于运用抗生素治疗,液体法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可提高治愈率,促进创面再生修复。
作者:薛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中医科2011~2015年130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两组均给予低盐饮食,戒烟限酒,治疗组给予以太冲、曲池、三阴交为主穴的针刺治疗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m g/次,早晚2次治疗,治疗20d后评价两组疗效。剂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均对高血压有治疗作用,治疗组总有效率(83.08%)明显高于对照组(67.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和改善症状的作用。在降压药物治疗不满意的情况下,采用药物加针灸治疗降压效果良好。
作者:宋志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特异性的存在于神经元及神经内分泌细胞中,是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质。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神经元烯醇化酶是中枢神经元损伤的敏感和特异性标志,而且,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水平的变化与小儿疾病早期诊断、临床预后等方面密切相关。
作者:马涌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析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1例临床检验中出现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临床检验结果与异常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检验显示,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为142×109/L,而EDTA抗凝法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结果在(14-142)142×109/L,与手工法相比明显减少,枸橼酸钠抗凝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手工法一致,P<0.05;此外,EDTA抗凝法血涂片检验结果与枸橼酸钠抗凝法检验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结论:EDTA可能导致患者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临床中应注意采用枸橼酸钠抗凝法与手工法进行检验确认,以确保诊断准确性。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喉罩插管在院前急救中抢救危重症患者186例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需行院前急救的危重症患者364例,其中行喉罩插管患者186例,称为观察组;行气管插管患者178例,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置管情况及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1)观察组插管时间、插管时心率、插管后3m i n心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3min SpO2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插管在院前急救中抢救危重症患者较气管插管耗时短、刺激小,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宋清泉;周晓宏;程缙;汪浩波;李传明;张建容;谷雨;马良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前,我国手术量呈现为逐年增加的趋势,对于麻醉科护士而言,劳动强度较大,以往传统麻醉信息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手术麻醉科工作需求,且有较多的问题慢慢显露出来,其中包括通知单重复递交、通知单无法及时传送、麻醉信息统计不够全面等问题,大大降低了麻醉科工作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术麻醉信息系统被应用于麻醉科工作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冉华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诊断和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63例性病门诊就诊者、120例非梅毒病例患者、120例健康体检者、100例梅毒治疗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后的血清标本用TRUST法与TPPA法联合检测,记录结果并分析。结果:1763例性病门诊就诊者中,TRUST检出阳性303份(17.19%), TPPA检出阳性493份(27.96%),TRUST和TPPA均阳性296份(16.79%);120例非梅毒患者的TRUST和TPPA阳性率分别为6.67%和0;120例健康体检者的TRUST和TPPA阳性率分别为0.83%和0;TRUST阳性滴度>1:4、滴度≤1:4的样品TPPA检测结果有差异;100例梅毒治疗患者随访检测结果显示,TPPA均为阳性,TRUST出现滴度下降或转阴。结论:TRUST和TPPA都是梅毒诊断快速有效的方法, TPPA特异度和灵敏度均明显高于TRUST,但TRUST适合大批量标本筛查,且在疗效观察价值上明显好于TPPA,建议对高危人群就诊者、初诊患者使用TRUST和TPPA联合检测,在治患者可只进行TRUST检测。
作者:罗德维;王开宇;王顺东;周林碧;彭焕文;袁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胸腔积液是许多疾病常见的一种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中等以上积液可见胸部饱满[1]。临床多见于结核性胸膜炎、原发和转移性肺或胸膜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等疾病。近年来许多学者就针对该病如何发挥中医特色、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配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苓散治疗胸腔积液临床疗效明确,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德伟;骆世光;何建文;刘怀刚;党永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加强实习生医院感染管理的做法。方法:将医院感染知识作为实习生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认识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熟悉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从工作上预防;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从操作上杜绝。结果:实习生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普遍提高,有效避免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加强实习生医院感染管理很有必要,是提高和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者:梅花;李渠;李占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把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8.5±12.6)m i n,住院时间(7.2±1.0)d,护理满意度94.3%,术后感染率8.6%;对照组手术时间(59.2±15.3)m i n,住院时间(12.5±2.3)d,护理满意度71.4%,术后感染率28.6%;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着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可以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感染率发生,具有重要的护理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夏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听阈变化分为低频听力下降组、高频听力下降组及全频听力下降组,分别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较其临床疗效及负面情绪评分等差异。结果:低频听力下降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高频听力下降组的56.86%及全频听力下降组的73.17%(P<0.05);负面情绪评分HAMA(12.43±3.56)、HAMD(14.53±3.21)明显低于高频听力下降组及全频听力下降组(P<0.05)。结论:低频听力下降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有效性。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规范院内高危药品管理,在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高危药品的目录进行全面制定,规范原有高危药物管理工作的流程和制度,全面建立起高危药物以及使用准则。结果:我院自2013年实施完高危药物管理办法之后,无违规使用高危药品案例,成果喜人。结论:院内高危药物的管理和风险防范非常重要,对于高危药物,院方应该加强警惕,使用有效措施规范原有管理流程,这对于提升患者从医依从性,减少医患纠纷来讲,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杨宜歆;时磊;王延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给药错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处方点评办法分析750例不合理医嘱。结果:不合理医嘱可分为溶媒种类选择不当、溶媒体积选择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或配伍禁忌、重复用药及录入医嘱错误等。结论:临床药师应提高审方能力,积极与临床医师沟通共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言;阮露;钱磊;王珊珊;许元宝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