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及CT影像对于胆囊腺肌症疾病的诊断意义

王飞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 CT影像成像, 胆囊腺肌症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胆囊腺肌症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以及CT成像技术进行临床诊断的具体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6月内收治的患有胆囊腺肌症疾病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比较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以及CT成像技术对诊断胆囊腺肌症疾病的意义。结果: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诊断胆囊腺肌症疾病的准确率要显著高于CT成像技术的诊断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患有胆囊腺肌症疾病的患者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能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率,且能清晰地呈现出患者胆囊的内部结构,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听阈变化分为低频听力下降组、高频听力下降组及全频听力下降组,分别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较其临床疗效及负面情绪评分等差异。结果:低频听力下降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高频听力下降组的56.86%及全频听力下降组的73.17%(P<0.05);负面情绪评分HAMA(12.43±3.56)、HAMD(14.53±3.21)明显低于高频听力下降组及全频听力下降组(P<0.05)。结论:低频听力下降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有效性。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乳腺癌患者整体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整体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69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分别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法。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费用、护理依从性以及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对比P均<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邹江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疗效。方法:对照组2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观察组28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半导体激光虹膜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比较分析不同手术方法实施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7d、术后1年的眼压有明显下降,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但虹膜新生血管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用半导体激光虹膜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以及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均有显著效果,因此临床应根据具体病情而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

    作者:胡新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疆四种维药对白色念珠菌体外抑菌实验的研究

    目的:研究新疆4种维药没食子、石榴皮、玫瑰花、薰衣草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60%乙醇分别萃取四种维药,利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 I C)和低杀菌浓度(M B C)。结果:四种维药醇提物中没食子、石榴皮、玫瑰花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低抑菌浓度(M I C)分别为15.6m g/m l,62.5m g/ml,62.5mg/ml,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1.2mg/ml、125mg/ml、125mg/ml。结论:没食子醇提物的抑菌浓度低,抑菌效果好,石榴皮和玫瑰花醇提物次之,薰衣草醇提物对白色念珠菌无明显抑菌作用。

    作者:倪萍;阿曼古丽·牙生;田慧;贺恺;李祥;刘坤;强鑫;张春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6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给予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独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中治疗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9例,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5%)显著高于对照组(71%),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肯定,止血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

    作者:何自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二甲双胍联合津力达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初发2型糖尿病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津力达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抽取2014年3月1日~2014年8月1日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津力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3±2.1)、(6.2±2.9)、(5.3±2.1),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性分别为93.33%、73.33%,观察组治疗效果较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30.00%,观察组不良反应较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缓释片用于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获得较为明显降糖效果的效果,可控制患者的血糖,,而津力达可促进患者便秘、口干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两者联合使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文莉;何志群;杨莉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万华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验案举隅

    介绍万华主任应用疏散风热药物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验案。

    作者:孙佳晔;万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儿科日间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

    目的:探讨儿科日间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儿科日间病房患儿,疾病类型为肺炎、急性腹泻、哮喘等。按入科顺序分为:30例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和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儿科护理)。在患儿出科时,统一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给患儿家属,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家属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家属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3±5.2分、76.9±8.4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儿科日间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家属对护士护理服务的认同。

    作者:崔莹;陶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临床实践,精心护理,优质服务,得到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的关键在于运用抗生素治疗,液体法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可提高治愈率,促进创面再生修复。

    作者:薛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过程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80例,按照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显露喉返神经)与对照组(不显露喉返神经)分别有40例,对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情况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率为0%(0/40),显著低于对照组7.5%(3/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能够有效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冯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多普勒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疗效监测及预测骨侵蚀进展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多普勒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疗效监测及预测骨侵蚀进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经病理诊断确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0例,对这些患者在诊断、疗效监测以及预测骨侵蚀方面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的患者有46例,诊断准确率为92.0%,同时在疗效监测以及骨侵蚀的预测方面均有较好的病理检查表现。结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诊断、疗效评测以及骨侵蚀进展预测方面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蔡洪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重症监护病房(ICU)的80例细菌感染患者的P C T、C R P含量以及动态变化,并将80例细菌感染患者分为重症感染组(甲组)以及局部感染组(乙组),并与40例病毒感染组患者为丙组进行对比,评价PCT、CRP联合检测细菌感染价值。结果:甲乙两组PCT、CRP水平明显高于丙组,且甲乙两组P C T、C R P水平组间有差异,P<0.05;以P C T>0.5μg/L为界,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6.3%,特异性为85.0%,以C R P>8m g/L为界,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6.3%,特异性为72.5%。结论:P C T、C R P联合检测细菌感染价值显著,可用作指导后期临床治疗。

    作者:李绪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图谱研究揭示蛋白质间交互作用链

    一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大规模蛋白图谱研究发现,有机生物细胞内的不同蛋白质间具有较深联系,正是它们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细胞和生物体的构建。而蛋白图谱的绘制,或可帮助科学家探寻导致人类错综复杂的各种疾病的根源。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降压疗效的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降压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6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62例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n=31)与对照组(n=31),后者单用氨氯地平,前者在此基础上使用厄贝沙坦,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压、空腹血糖以及空腹胰岛素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联合治疗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的治疗方式效果理想,降压效果好,该种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汤作平;郑渝川;陈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喘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在基层医疗机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咳喘的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在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全程加服中药加味止嗽散并辨证加减,对照组48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83.2%,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小儿咳喘,标本兼治,有协同作用,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尹彩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肠痉挛性腹痛36例

    目的:对中医辩证治疗小儿肠痉挛性腹痛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2月期间诊治的肠痉挛性腹痛患儿共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结合患儿的病情及临床资料,对其均采用中医辩证进行治疗。结果:36例肠痉挛性腹痛患儿经中医辩证治疗后,痊愈者占17例,好转者占17例,无效者占2例。结论:对肠痉挛性腹痛患儿实施中医辩证治疗,有效减轻了患儿的腹痛程度,其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是痉挛性腹痛患儿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马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验光配镜治疗中的实证研究

    目的:深入探讨健康教育在验光配镜治疗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通过选取自2015年以来我院收治的重度近视患者作为抽样的对象,对其在入院之后接受的健康教育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在验光配镜治疗上的一般规律,对于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之后的表现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健康教育在验光配镜治疗中的积极影响,对于当前我院在验光配镜治疗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以求更好的完善验光配镜治疗健康教育的措施和体系,提高近视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心态,为进一步的治疗做好充分的准备。结果:通过对近期收治的近视患者进行基础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水平,并有效消除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患者对于更进一步治疗的准备,并有利于医院进行下一步的保养和治疗方案,为医院进行的健康教育分析提供了充分和有力的依据。尤其是医院工作人员在对验光配镜治疗进行充分的健康知识讲解之后,患者对于近视的认识更是大大提高。结论:通过对于重度近视患者的健康教育,充分提高了患者在近视疾病等方面的理解,因此,健康教育在验光配镜治疗上的临床应用是必不可少的,系统性的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近视患者对于眼部结构了解的关键,同时也为医院的眼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便于医院进行完善的眼科,从而整体上提高医院验光配镜治疗的治疗水平。

    作者:高凤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议创伤患者院前救治体会

    目的:旨对急性创伤患者院前救治工作的组织实施与救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120院前救治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方法:回顾分析总结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我市120出诊急救急性创伤患者200例的救治资料,并就急性创伤患者年龄、性别、创伤部位、致伤原因等进行详细统计分析。结果:本组200例急性创伤患者中,男性占62.0%,女性38.0%;其中21~35岁发生急性创伤患者居首。本组患者存活195例(97.5%),死亡5例(2.5%),其中1例在到达现场已死亡,4例在途中死亡;其急性创伤死亡原因主要为重度颅脑外伤、交通伤、多发伤以及刀伤。结论:急性创伤是院前急救第一病因,以颅脑伤、肢体伤为常见,而颅脑伤也是主要致死因素。同时,在全面控制救治反应时间的基础上,院前急救医师还须全面掌握基本颅脑伤、骨科检查等技能,有效提升现场急救技术水平是降低各类创伤漏诊率,避免或降低致死率、致残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王庆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护理中的合理运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护理中的合理运用。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我院100例宫颈炎患者。将其随机分组,普通组患者护理措施采纳常规方案,人性化组患者护理措施采纳人性化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患者满意情况、依从情况、身心舒适情况差异。结果:与普通组相比较,人性化组疗效更高,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普通组相比较,人性化组满意水平、依从水平和身心舒适水平更高,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护理中的合理运用可提升疗效和患者满意度、依从度和舒适度,促进炎症消退,值得推广。

    作者:崔丽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动脉微灌注配合湿性再生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评价动脉微灌注配合湿性再生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率和长期疗效。方法:对38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轻、中度血管病变缺血所致足溃疡患者在动脉微灌注治疗基础上,对溃疡创面进行了清创和创面湿性再生治疗。结果:38例足趾溃烂中36例愈合(94%)微灌注配合湿性再生愈合时间,59例中42例愈合(71%)微灌注配合湿性再生愈合时间为67天,常规治疗愈合时间93天,微灌注配合湿性再生重度瘢痕率3/36(8%),常规换药组重度瘢痕率12/42(28%)。一年后溃疡复发,微灌注配合湿性再生4/36(8%),常规换药组9/42(19%),微灌注配合湿性再生治疗与常规换药治疗组比较,愈合率增加23%,愈合时间缩短26天,重度瘢痕率减少20%,复发率降低11%。结论:动脉微灌注配合湿性再生治疗,可以提高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减少重度瘢痕率,而且方法简单,费用较低,适合在临床上普遍应用。

    作者:王爱林;隋丽娟;王国楠;韩宏胜;孟昕;秦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