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激酶溶栓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冯向峰

关键词:尿激酶,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血栓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尿激酶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治疗的临床疗效,同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2~2015.3这一时间段来我院就诊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一共2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一共有10例、对照组一共有10例,对照组为血栓形成时间为2天以上,使用尿激酶治疗。观察组为血栓形成时间为2天以内,使用尿激酶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分析上述20例患者的恢复情况,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分析上述2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2天以内效果比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用药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值得提倡临床医生针对该病采用此项药物进行有效治疗。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CT联合钡餐造影用于评价食管癌放疗近期疗效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CT联合钡餐造影在临床评价食管癌放疗后近期疗效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总结的方法对研究对象应用CT联合钡餐造影进行食管癌放疗后近期治疗疗效评价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放疗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2%、40.14%、31.47%。接受CT联合钡餐造影诊断的食管癌患者仅3例患者CT区域无法确定,有2例患者放疗后发现了新病灶(PD),78例患者中18例(23.08%)患者癌症症状完全缓解(CR),57例(73.08%)患者癌症症状部分缓解(PR),5例(6.41%)患者癌症症状无变化(NR)。结论:CT联合钡餐造影在评价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的近期临床治疗效率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颖;杨培金;魏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164例内科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164例胃和十二脂肠溃疡患者的内科诊治方法以及诊治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在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胃和十二脂肠溃疡患者,患者数量164例,对所有患者的内科诊治方法以及诊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腹膜刺激症患者数量130例,出现溃疡症状和有溃疡病史患者数量100例,膈下游离气体患者数量112例,轻度休克患者12例。在治疗方法上,实施穿孔修补患者108例,实施胃大部切除患者22例,保守治疗患者数量8例,在实施胃穿孔修补术后发现为胃癌穿孔患者并实施胃癌根治术患者数量12例。结论:胃和十二脂肠溃疡患者会出现诸多症状,也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为穿孔修补术,但需要按照患者的临床情况选择治疗手段。

    作者:范国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微生态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微生态制剂通过改善菌群失调,维护内环境稳定,抑制有害菌的过度繁殖生长,达到预防治疗因菌群失调引起各种疾病。微生态制剂在临床广泛应用中迅猛发展。

    作者:康勤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喉罩插管在院前急救中抢救危重症患者186例分析

    目的:分析喉罩插管在院前急救中抢救危重症患者186例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需行院前急救的危重症患者364例,其中行喉罩插管患者186例,称为观察组;行气管插管患者178例,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置管情况及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1)观察组插管时间、插管时心率、插管后3m i n心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3min SpO2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插管在院前急救中抢救危重症患者较气管插管耗时短、刺激小,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宋清泉;周晓宏;程缙;汪浩波;李传明;张建容;谷雨;马良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临床实践,精心护理,优质服务,得到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的关键在于运用抗生素治疗,液体法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可提高治愈率,促进创面再生修复。

    作者:薛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通过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与常规接产技术的临床观察比较。结果: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有利于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会阴水肿及疼痛度,不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论:无保护会阴接产术提高了自然分娩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这一技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文娟;沈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发现并引产或分娩后证实为畸形的39例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畸形儿中,产前超声诊断出37例,检出率为94.88%,漏诊率为5.12%(2/39),其中神经系统畸形居多,占33.34%(13/39)结论:产前行超声诊断胎儿畸形能方便快捷、准确地检查出各类胎儿畸形,从而能够指导孕妇及时终止妊娠,促进优生优育,降低出生人口缺陷。

    作者:马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肺结核病人的饮食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科学饮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80例经过治疗及全面护理后,均得以健康出院。结论:只要掌握肺结核病人的饮食护理原则,避免饮食禁忌,科学饮食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55例糖尿病性胃病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糖尿病性胃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5例糖尿病性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吗丁啉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使用吗丁啉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和胃半排空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且总有效率96.29%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胃半排空功能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吗丁啉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性胃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胃部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其运用。

    作者:黄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吉西他滨加顺铂方案联合深部热疗疗效评价

    通过对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法,观察吉西他滨加顺铂方案联合深部热疗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探索减轻顺铂毒副反应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案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有着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会引起患者的毒副反应。增加中西药专方,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毒副反应症状,还能进一步增加疗效。

    作者:张向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外周血D-二聚体与CRP的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轻重患儿外周血D-二聚体、CRP数值的变化,研究其相关性,探讨D-二聚体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住于我院经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114位儿童,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81例)、重症组(33例),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儿童57人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入院后的D-二聚体、CRP数值,比较有无差异,探讨相关性,评价D-二聚体在判断肺炎支原体肺炎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年龄小8个月,大12岁,平均年龄6岁,男女比例均等。将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组与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组、对照组比较,将检测的D-二聚体、CRP值进行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118.32(P<0.05)、17.8(P<0.05)。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患儿D-二聚体水平高,与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正常对照组两两比较,显著性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与CRP的相关系数为0.165,t值0.014,P值<0.05。结论:外周血D-二聚体、CRP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升高明显,二者存在相关性,提示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异常和炎症反应。

    作者:熊丽君;陈琅;阮琰;林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议创伤患者院前救治体会

    目的:旨对急性创伤患者院前救治工作的组织实施与救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120院前救治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方法:回顾分析总结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我市120出诊急救急性创伤患者200例的救治资料,并就急性创伤患者年龄、性别、创伤部位、致伤原因等进行详细统计分析。结果:本组200例急性创伤患者中,男性占62.0%,女性38.0%;其中21~35岁发生急性创伤患者居首。本组患者存活195例(97.5%),死亡5例(2.5%),其中1例在到达现场已死亡,4例在途中死亡;其急性创伤死亡原因主要为重度颅脑外伤、交通伤、多发伤以及刀伤。结论:急性创伤是院前急救第一病因,以颅脑伤、肢体伤为常见,而颅脑伤也是主要致死因素。同时,在全面控制救治反应时间的基础上,院前急救医师还须全面掌握基本颅脑伤、骨科检查等技能,有效提升现场急救技术水平是降低各类创伤漏诊率,避免或降低致死率、致残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王庆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七氟醚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应用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是短小手术,常在无麻醉的情况下进行。近年出现越来越多的小儿和老年患者发生肩关节脱位,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要求麻醉后无痛下手法复位病例逐年增多。过去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静脉全身麻醉来完成,这些麻醉方法均能满足手法复位的要求,但对于不合作的小儿和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麻醉选择和操作顾虑较多。七氟醚因诱导快、苏醒快、麻醉深度易调节、对循环抑制轻、呼吸道刺激小、有一定的肌松作用等优点[1],已较广泛用于临床麻醉。

    作者:李家奎;李莉;肖继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面神经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高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糖尿病合并面神经炎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48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所舒血宁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采取甲钴胺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都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8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都未出现肝肾功能,血常规异常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合并糖尿病有效率高,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潘吉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连续性护理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连续性护理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到2015年在我院就诊的80名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护理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呼吸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使用连续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的低于观察组患者,观察组具有显著性的优势,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护理在慢阻肺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患者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到很大的改善,因此可以在临床护理中大力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彭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3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并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措施。方法:对我院31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相关临床经验。结果:在相关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手术均顺利完成,没有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良好的医护配合、规范化的手术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确保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

    作者:王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重症监护病房(ICU)的80例细菌感染患者的P C T、C R P含量以及动态变化,并将80例细菌感染患者分为重症感染组(甲组)以及局部感染组(乙组),并与40例病毒感染组患者为丙组进行对比,评价PCT、CRP联合检测细菌感染价值。结果:甲乙两组PCT、CRP水平明显高于丙组,且甲乙两组P C T、C R P水平组间有差异,P<0.05;以P C T>0.5μg/L为界,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6.3%,特异性为85.0%,以C R P>8m g/L为界,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6.3%,特异性为72.5%。结论:P C T、C R P联合检测细菌感染价值显著,可用作指导后期临床治疗。

    作者:李绪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品管圈在缩短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输液等候时间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品管圈活动缩短住院患者输液等候时间。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5月至2014年6月住院的100例患者和病区护理人员发放输液时间问卷调查表,发放率100%,回收率100%,结果99%的患者及护理人员希望缩短输液等候时间,科室通过品管圈活动,改进交接班、晨晚间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流程,优化护理人员分工。结果:患者每日输液时间提前39.3m i n,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治疗时间相对集中,患者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工作流程优化,夜班工作量减少,员工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银瓶;周晓琴;朱亚萍;苏莉丹;徐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质细胞共培养造血干细胞的应用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够发育为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贫血、恶性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选方案。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在体外对造血干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增作用,本文对基质细胞促进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张哲;曾宪卓;鲁菲;郭明辉;董慧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大承气汤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大承气汤在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在胃动力缺乏治疗中的具体机制。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与对照组,每组给予对应的治疗药物,检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胃泌素变化。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但中药组水平下降幅度显著,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NIH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以中药组改善效果显著。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胃泌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中药组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的患者应用大承气汤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单大勇;范士春;迟延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