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
目的:分析痛泻药方合失笑散加味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疗效。方法:本文对2008~2015年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68例,运用痛泻要方合失笑散加味,随证化裁进行治疗,一日一剂,早晚二次温服,3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68例中,基本治愈58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55%。疗程短30天,长121天,平均75.5天。愈后近两年以上随访者30例,仅1例因外出打工饮食不节而复发。结论:痛泻药方合失笑散加味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疗效良好。
作者:连旭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成人腹股沟疝实施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在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实施治疗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依照患者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比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离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偏少,差异显著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V A S评分显著偏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沈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本论文探讨了泌尿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表明,年龄大、留置尿管时间长、基础病多及住院时间长等均是引起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从病患及环境两方面切入以预防感染的发生,在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许春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微生态制剂通过改善菌群失调,维护内环境稳定,抑制有害菌的过度繁殖生长,达到预防治疗因菌群失调引起各种疾病。微生态制剂在临床广泛应用中迅猛发展。
作者:康勤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安普贴预防及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合并Ⅰ、Ⅱ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4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5例,分别给予安普贴与常规护理治疗2周,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显效率(97%)高于对照组(71%)(P<0.05)。结论:治疗早期(Ⅰ、Ⅱ期)压疮具有简单方便、节省护理时间、疗效好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叶玉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阑尾炎围手术期的影响作用。方法:将86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症状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满意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康复效果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胸腔积液是许多疾病常见的一种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中等以上积液可见胸部饱满[1]。临床多见于结核性胸膜炎、原发和转移性肺或胸膜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等疾病。近年来许多学者就针对该病如何发挥中医特色、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配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苓散治疗胸腔积液临床疗效明确,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德伟;骆世光;何建文;刘怀刚;党永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C T增强扫描患者106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扫描诊断期间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预防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而后对这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碘造影剂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结论:临床诊断过程中,出于降低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目的,临床应及时作出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诊断安全性。
作者:薛永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整体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69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分别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法。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费用、护理依从性以及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对比P均<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邹江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孕产妇分娩结局的积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分娩的初产妇随机抽100例,年龄24~32岁,孕周37~42周,单胎,头位。采用随机性分配方式,将现有的产妇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方式。观察组则采用导乐陪伴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其顺产以及社会因素剖宫产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催产素使用率,导乐陪伴分娩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胎儿窘迫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孕产妇导乐陪伴分娩,可使产妇身心得到满足,降低剖宫产率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对提高产科质量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苳莎;曾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抽取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结果:2月后对比治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元红;黄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药物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差异。方法:将9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1.5m g、甲氧氯普胺10m 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舒芬太尼150μ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寒战、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2%,(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1.1%,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麻醉联合用药应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效果肯定,起效速度快,且不良反应少,可作为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理想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胆囊结石患者,6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4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腹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均有显著疗效,但腹腔镜手术还具有出血少、用时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术式。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使用心衰超声指数(HFEI)进行评分,对比患者治疗前后HFEI评分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超声心衰指数、肺动脉压力参数、左室舒张功能参数以及NYHA新功能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HFEI评分对于之后的治疗具有显著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单独的针灸治疗和针灸联合中药桃红四物汤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来我院就诊的的痛经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单独针灸治疗,观察组应用针灸治疗加中药桃红四物汤。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及疼痛程度。结果:一个疗程后,分析上述80例患者的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好转,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桃红四物汤治疗痛经优于单独的针灸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较快,治疗效率高,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傅廷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左卡尼汀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则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 L T、A S T、A L P值分别为34.36±13.41U/L、40.37±11.23U/L、52.44±21.40U/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5.49±15.18U/L、57.47±12.56U/L、89.43±23.57U/L,数据之间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6.67%,并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左卡尼汀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疗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取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前,我国手术量呈现为逐年增加的趋势,对于麻醉科护士而言,劳动强度较大,以往传统麻醉信息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手术麻醉科工作需求,且有较多的问题慢慢显露出来,其中包括通知单重复递交、通知单无法及时传送、麻醉信息统计不够全面等问题,大大降低了麻醉科工作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术麻醉信息系统被应用于麻醉科工作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冉华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1例,均采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测量病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6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背部疼痛消失54例,背部疼痛缓解7例。骨水泥注射量为3.0~5.7ml,平均(4.06±1.43)ml。术后3dVAS评分低于术前,病椎前柱高度高于术前,Cobb角低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占11.48%。结论: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好、手术时间及X线暴露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
作者: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给药错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处方点评办法分析750例不合理医嘱。结果:不合理医嘱可分为溶媒种类选择不当、溶媒体积选择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或配伍禁忌、重复用药及录入医嘱错误等。结论:临床药师应提高审方能力,积极与临床医师沟通共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言;阮露;钱磊;王珊珊;许元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运用效果加以探讨。方法:按入院前后顺序,将我院所收治的86例儿科患者均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前者予以一般护理,后者在前者基础上予以细节管理,并观察其运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医院感染、护患纠纷等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0%)高于常规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患者实施细节管理,效果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满意度高,值得推行。
作者:徐艳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