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琼
目的:观察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1例,均采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测量病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6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背部疼痛消失54例,背部疼痛缓解7例。骨水泥注射量为3.0~5.7ml,平均(4.06±1.43)ml。术后3dVAS评分低于术前,病椎前柱高度高于术前,Cobb角低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占11.48%。结论: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好、手术时间及X线暴露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
作者: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特异性的存在于神经元及神经内分泌细胞中,是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质。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神经元烯醇化酶是中枢神经元损伤的敏感和特异性标志,而且,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水平的变化与小儿疾病早期诊断、临床预后等方面密切相关。
作者:马涌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优质护理的4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常规护理的4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差异较大,P<0.05。结论:给予慢性胃炎患者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云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T联合钡餐造影在临床评价食管癌放疗后近期疗效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总结的方法对研究对象应用CT联合钡餐造影进行食管癌放疗后近期治疗疗效评价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放疗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2%、40.14%、31.47%。接受CT联合钡餐造影诊断的食管癌患者仅3例患者CT区域无法确定,有2例患者放疗后发现了新病灶(PD),78例患者中18例(23.08%)患者癌症症状完全缓解(CR),57例(73.08%)患者癌症症状部分缓解(PR),5例(6.41%)患者癌症症状无变化(NR)。结论:CT联合钡餐造影在评价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的近期临床治疗效率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颖;杨培金;魏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药物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差异。方法:将9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1.5m g、甲氧氯普胺10m 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舒芬太尼150μ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寒战、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2%,(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1.1%,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麻醉联合用药应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效果肯定,起效速度快,且不良反应少,可作为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理想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产科发生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积极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积极的治疗措施。结果:21例宫缩乏力,9例胎盘植入,5例胎盘粘连,4例产妇凝血功能异常,3例软产道损伤;有效40例,有效率为95.2%;无效2例,无效率为4.8%;其中,38例患者保留子宫,占90.5%。结论:宫缩乏力、例胎盘植入、胎盘粘连以及产妇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为导致发生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根据出血性休克原因应用补充血容量、止血、子宫切除术以及纠正酸中毒等方法,进而大大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世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6月到我院进行慢性盆腔炎治疗患者8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研究组为40例,给予对照组抗菌药物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5%),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孟凡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手术护理是手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手术的成功率和疗效。因此对于手术护理需要高度重视。传统的手术护理缺乏整体护理的概念,对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等方面缺乏认识。目前优质护理已在医疗服务行业中开展,能使患者享受到满意的服务,减少护理不周导致手术失败。
作者:詹莹昱;刘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访视手术患者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术前访视的效果及质量,终促进手术室护理工作不断进步和完善。方法:综述本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在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所实施的1832例住院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访视情况,规范流程及进行效果评价。结论:围手术期患者的术前术后访视已成为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及术后回访,在护患间建立起信任的桥梁,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使护患关系更和谐发展,确保优质护理服务真正落实。
作者:邓瑞婷;麦淑萍;黄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运动护理措施在预防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早期运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DVT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10% VS 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早期运动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股静脉血流,降低DVT发生率,具有在临床广泛推广的价值。
作者:叶凤仙;谭正巧;杨文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药房不仅是医院销售药品的窗口,更是药品供应和药品保管的重要平台,中药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医院的经营和管理,因此要找出中药管理的现存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从而保证药品质量、促进医院管理。
作者:侯山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诊断和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63例性病门诊就诊者、120例非梅毒病例患者、120例健康体检者、100例梅毒治疗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后的血清标本用TRUST法与TPPA法联合检测,记录结果并分析。结果:1763例性病门诊就诊者中,TRUST检出阳性303份(17.19%), TPPA检出阳性493份(27.96%),TRUST和TPPA均阳性296份(16.79%);120例非梅毒患者的TRUST和TPPA阳性率分别为6.67%和0;120例健康体检者的TRUST和TPPA阳性率分别为0.83%和0;TRUST阳性滴度>1:4、滴度≤1:4的样品TPPA检测结果有差异;100例梅毒治疗患者随访检测结果显示,TPPA均为阳性,TRUST出现滴度下降或转阴。结论:TRUST和TPPA都是梅毒诊断快速有效的方法, TPPA特异度和灵敏度均明显高于TRUST,但TRUST适合大批量标本筛查,且在疗效观察价值上明显好于TPPA,建议对高危人群就诊者、初诊患者使用TRUST和TPPA联合检测,在治患者可只进行TRUST检测。
作者:罗德维;王开宇;王顺东;周林碧;彭焕文;袁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科学饮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80例经过治疗及全面护理后,均得以健康出院。结论:只要掌握肺结核病人的饮食护理原则,避免饮食禁忌,科学饮食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客观评估用药情况,为合理调控用药结构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用药数据,从药品金额、药理分类、用药金额排名等几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用药结构稳定,用药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肺癌是第一大常见恶性肿瘤,肺癌干细胞的研究为肺癌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契机。为更好了解肺癌干细胞以及研究靶向肺癌干细胞的肿瘤疗法,肺癌干细胞的分离鉴定显得尤为重要。无血清培养法已经是分离培养肿瘤干细胞的经典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肺癌干细胞的分离。本文综述了无血清培养基分离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应用。
作者:董慧君;曾宪卓;鲁菲;郭明辉;张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讨论护理管理模式在我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创建中的应用效果,为新型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提供经验。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入院的893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419例)和对照组(474例)。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护士的考核优秀率、护理质量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使得我们对示范工程工作的不断发展充满了信心。
作者:付莉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伴有皮肤瘙痒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皮肤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伴有皮肤瘙痒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照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皮肤状况,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韩海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撰写规培日记”在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中效果的影响。方法:护士长讲解或引导如何撰写规培日记,并按时上交,批阅日记。结果:带教组在新护士入科后3个月进行考核,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显著上升,新护士规培效果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撰写规培日记,提高了新护士的主动学习能力,撰写规培日记是培养手术室新护士的良好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
作者:邓文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肛周疾病患者伴艾滋病的发病原因。为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肛周疾病患者和手术患者进行HIV监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肛周疾病患者合并艾滋病病变病例多。结论:肛周疾病患者合并艾滋病病变者多于其它疾病的患者。艾滋病由艾滋病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公众对艾滋病了解依然很低,存在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需加强对普通人群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作者:陈慧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日本研究人员在美国《细胞报告》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社会时差”会对动物的排卵周期产生不良影响,成为它们随年龄增加而出现不孕的一个原因。符合生物钟的有规律生活,可能有助于治疗随年龄增加而出现的不孕症。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