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缬沙坦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杨红

关键词:缬沙坦, 慢性肺心病, 高血压心力衰竭,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采取常规强心、利尿等内科治疗,而试验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动脉压及心脏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肺动脉平均压及肺动脉收缩压降低,也其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及射血分数升高,也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肺动脉压,显著改善其心功能指标,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114例高血压危象老年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危象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急救方法及其安全性,为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个体化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于我院治疗的60岁以上共114例高血压危象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及急救治疗措施进行整理总结,并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急救治疗,患者中均未出现死亡情况,34例(29.82%)治疗效果显著,78例(68.42%)有效,2例治疗无效(1.75%),治疗总有效率为98.25%。结论:及时的院内急救措施对于提高高血压危象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重要,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以对症治疗为原则,及时有效的控制血压,选择正确的治疗药物,给予其相应的个体化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杨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大承气汤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大承气汤在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在胃动力缺乏治疗中的具体机制。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与对照组,每组给予对应的治疗药物,检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胃泌素变化。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但中药组水平下降幅度显著,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NIH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以中药组改善效果显著。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胃泌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中药组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的患者应用大承气汤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单大勇;范士春;迟延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微生态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微生态制剂通过改善菌群失调,维护内环境稳定,抑制有害菌的过度繁殖生长,达到预防治疗因菌群失调引起各种疾病。微生态制剂在临床广泛应用中迅猛发展。

    作者:康勤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乳腺癌患者整体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整体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69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分别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法。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费用、护理依从性以及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对比P均<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邹江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泻病并高渗性脱水的急诊治疗

    目的:研究腹泻病并高渗性脱水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急诊收治的腹泻并高渗性脱水患儿55例的临床资料,对急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患儿入院后,经过补液、纠正酸等治疗,脱水症状得到纠正,均康复出院,治疗有效率100%。结论:腹泻病并高渗脱水的急诊治疗要及时、安全、有效,从而使脱水症状得到纠正,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作者:黄共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疆四种维药对白色念珠菌体外抑菌实验的研究

    目的:研究新疆4种维药没食子、石榴皮、玫瑰花、薰衣草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60%乙醇分别萃取四种维药,利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 I C)和低杀菌浓度(M B C)。结果:四种维药醇提物中没食子、石榴皮、玫瑰花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低抑菌浓度(M I C)分别为15.6m g/m l,62.5m g/ml,62.5mg/ml,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1.2mg/ml、125mg/ml、125mg/ml。结论:没食子醇提物的抑菌浓度低,抑菌效果好,石榴皮和玫瑰花醇提物次之,薰衣草醇提物对白色念珠菌无明显抑菌作用。

    作者:倪萍;阿曼古丽·牙生;田慧;贺恺;李祥;刘坤;强鑫;张春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运用效果加以探讨。方法:按入院前后顺序,将我院所收治的86例儿科患者均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前者予以一般护理,后者在前者基础上予以细节管理,并观察其运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医院感染、护患纠纷等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0%)高于常规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患者实施细节管理,效果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满意度高,值得推行。

    作者:徐艳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手术途径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动切吸腺样体切除术和常规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63例腺样体肥大儿童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2例行鼻内镜下电动切吸腺样体切除术,B组31例行常规腺样体切除手术,并对2组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总有效率94%,B组总有效率71%;A组与B组手术后术后出血、咽鼓管损伤、继发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腺样体切除术中,鼻内镜下电动切吸腺样体切除手术优于常规腺样体切除手术,具有疗效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莫炼;唐向荣;敬尚林;林楠;温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6月116例无偿献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在自愿的情况下都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并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无偿献血人员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55%,明显比对照组的91.38%高,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模式在血站采血护理的应用,能够对护理质量明显改善,确保采血质量,促使无偿献血人员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杨锦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强化降压能减少死亡风险

    美国政府科研机构的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尤其50岁以上的患者应采用强化降血压措施治疗,因为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研究表明,强化降压将显著减少心血管疾病发作与死亡的风险。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米非司酮的应用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在医院当中选取了一百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来进行研究,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了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人数都是五十人,两组都进行手术治疗,实验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实验组当中的总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五点二,痊愈率是百分之八十四点一,对照组总有效率是百分之五十六点七,痊愈率是百分之四十三点三。结论:手术治疗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能够十分有效的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复发几率。

    作者:张亚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白血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实验者采取流式细胞仪技术对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C D11b+、C D54+以及C D18+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C D3+、C D4+、C D8+以及C D4+/C D8+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研究组患者CD3+、CD4+以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减少,且两组患者的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明显变小,证明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结论:脑出血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外周血自细胞粘附分子C D11b、C D54以及C D l8表达增多,而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下降。

    作者:王洪流;刘胜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标准吞咽困难评估及肠内营养支持在高龄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住院高龄老人常患有多种疾病,因年龄、疾病因素较多存在吞咽障碍,常出现误吸,进而导致吸人性肺炎的发生,使患者的死亡率升高,住院时间延长[1],故对其早期发现和评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积极有效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的康复,改善预后。大量研究表明,肠内营养有其更多的优越性[2]。我科对2013年8月~2014年12月住院的老年患者进行吞咽困难评估并采取相应的肠内营养支持,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丹青;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病例90例,经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均属于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康复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选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选用温针灸治疗,研究两组疗效差异性。结果:经过每周一疗程的4个疗程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病残程度及肌力评估等方面分析,比较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1.11%)高于对照组(84.4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意义(χ2=11.06,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提高临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病例的疗效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邓树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实践

    手术护理是手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手术的成功率和疗效。因此对于手术护理需要高度重视。传统的手术护理缺乏整体护理的概念,对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等方面缺乏认识。目前优质护理已在医疗服务行业中开展,能使患者享受到满意的服务,减少护理不周导致手术失败。

    作者:詹莹昱;刘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用于泌尿外科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目的:设计对照试验,探讨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在治疗泌尿外科疾病方面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住院部150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试验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75例,其中治疗组75例患者为接受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对照组75例患者为同期接受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体征改善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治疗显效率、临床体征恢复时间、手术时间长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手术创口小、患者失血量少、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泌尿外科疾病方面具有治疗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举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隐性失血与抗凝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隐形失血与抗凝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82例,均由同一组医师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结合患者的自主选择应用抗凝药物,其中低分子肝素钙35例(低分子肝素钙组),利伐沙班片21例(利伐沙班片组)华法林钠26例(华法林钠组),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及术前、后血细胞比容(HCT),并应用Gross方程计算出患者术后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结果:三组患者在体重、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隐形出血量,低分子肝素钙组隐性失血量401.14±20.85ml;利伐沙班片组隐性失血量(402.24±24.91)ml;华法林钠组隐性失血量400.27±25.56ml。比较三组患者隐形失血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存在大量隐形失血,其中隐形失血量估计可达显性失血量的4~5倍。2.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利伐沙班片、华法林钠三种不同抗凝药物在隐性失血方面未见明显差异。

    作者:聂升波;沈向阳;汤继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听阈变化分为低频听力下降组、高频听力下降组及全频听力下降组,分别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较其临床疗效及负面情绪评分等差异。结果:低频听力下降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高频听力下降组的56.86%及全频听力下降组的73.17%(P<0.05);负面情绪评分HAMA(12.43±3.56)、HAMD(14.53±3.21)明显低于高频听力下降组及全频听力下降组(P<0.05)。结论:低频听力下降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有效性。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验光配镜治疗中的实证研究

    目的:深入探讨健康教育在验光配镜治疗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通过选取自2015年以来我院收治的重度近视患者作为抽样的对象,对其在入院之后接受的健康教育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在验光配镜治疗上的一般规律,对于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之后的表现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健康教育在验光配镜治疗中的积极影响,对于当前我院在验光配镜治疗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以求更好的完善验光配镜治疗健康教育的措施和体系,提高近视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心态,为进一步的治疗做好充分的准备。结果:通过对近期收治的近视患者进行基础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水平,并有效消除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患者对于更进一步治疗的准备,并有利于医院进行下一步的保养和治疗方案,为医院进行的健康教育分析提供了充分和有力的依据。尤其是医院工作人员在对验光配镜治疗进行充分的健康知识讲解之后,患者对于近视的认识更是大大提高。结论:通过对于重度近视患者的健康教育,充分提高了患者在近视疾病等方面的理解,因此,健康教育在验光配镜治疗上的临床应用是必不可少的,系统性的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近视患者对于眼部结构了解的关键,同时也为医院的眼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便于医院进行完善的眼科,从而整体上提高医院验光配镜治疗的治疗水平。

    作者:高凤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人性化服务运用于糖尿病护理的临床探讨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和人性化服务模式,分析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有效性。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满意度97.67%,与对照组满意度83.72%比较,差异较为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服务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清云;陈贺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