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立
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施行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切除术4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秀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胆道囊性扩张症.采取囊肿切除,胆道重建作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治疗的标准术式已无争议[1].我院1992年~2001年采取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李林;魏建民;黄岭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胎漏、胎动不安是妇科的常见病.寿胎丸作用显著,为临床保胎的常用方.在本方的基础上加味,临床治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刁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术前胆汁引流(PBD)减轻梗阻性黄疸对于手术后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1991年以来收治的胰头及总胆管下段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病例89例,其中35例患者PD术前进行胆汁引流减黄手术,54例患者未行PD术前减黄手术,从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术中胆汁培养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PD术前减黄组由于PBD引起胆汁性腹膜炎2例,胆道感染1例.术前减黄组PD术中胆汁培养阳性16例,明显高于未减黄组3例(P<0.05).减黄组PD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7/35)明显低于未减黄组(28/54)(P<0.05).结论:PD术前减黄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并发症,但减黄确能降低P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季堃;乔世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小剂量肝素对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对53例接受下肢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治疗组接受预防性肝素治疗,对照组没有接受预防性治疗.结果:治疗组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为40.9%;对照组的发病率为58.1%.两组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可以降低下肢手术的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但不是完善的预防手段,仍需要寻求更好的方法.
作者:张涛;李国强;武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采用临床常用的三种梅毒螺旋体筛查和确认试验,比较各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应用TRUST、ELISA和TPPA三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分别对TRUST阳性标本,健康人血样及质控样品检测和确认.结果:在TRUST法检测中假阳性率为9.4%,ELISA法假阳性率为5.2%.结论:试验表明,TP-ELISA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更适合于批量标本的检测及筛选.
作者:陈月香;初开秋;周淑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NS)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并检测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8、IL-6、TNF-α、NO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对PMN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初诊和20例缓解期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PMN凋亡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8、IL-6、TNF-α、NO水平的变化.结果:活动期肾病综合征患儿PMN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缓解后肾病综合征患儿.缓解组肾病综合征患儿PMN凋亡率与对照组无差别;初诊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中IL-8、IL-6、TNF-α、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且与PMN凋亡呈负相关,与病情呈正相关;缓解组患者IL-8、IL-6、TNF-α、NO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PMN凋亡延迟,且与病情及疗效密切相关.各种炎性细胞因子产生过多可能是导致PMN凋亡延迟的重要机制.适度调控PMN凋亡,有可能成为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有效途径.
作者:郭洲;严务贞;余耀伦;徐军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们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初治早期及复发早期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中,观察D-二聚体(D-dimer,DD)的细微变化,以探讨DD对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价值.
作者:单桂兰;刘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6例本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听诊及胸部X线检查基本正常,血MP-IgM检测均阳性,大部分病人有家族过敏史或个人过敏史.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无效,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疗效明显.结论:对MP感染患儿,要警惕诱发CVA可能,必要时应用支气管扩张剂,以避免本病诊断上的疏漏.
作者:应仲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收治的1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tis,NF)经积极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保全了肢体,挽救了生命.
作者:解永林;洪云峰;杨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硫酸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临床上已广泛用于心脏病、中风、确诊的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能防止复发缺血事件(CURE)的出现,降低死亡率.另外,硫酸氯吡格雷对进行经皮腔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也有好处.
作者:江启蓉;肖顺林;谢川黔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2002年8月~2003年8月,开展全子宫内膜电切术26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宋春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对我院2001年6月~2003年6月住院的继发肺炎真菌感染患者,作一回顾性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火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000年1月~2003年10月对我院门诊及住院250例中晚孕期检查及待产孕妇产前行B超检查,发现脐带绕颈73例,报道如下:
作者:丁中正;闫泗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1997年7月~2001年8月对300例足月或过期妊娠孕妇分组采用米索前列醇(米索)、蓖麻油引产餐及催产素低浓度静滴引产,并对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观察研究.
作者:班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6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分两组,更昔洛韦组36例以间隙疗法静脉滴注更昔洛韦250mg,1次/日,连续7d;阿昔洛韦组30例以抑制疗法口服阿昔洛韦200mg,5次/日,连续服6个月.治疗后随访一年.结果:更昔洛韦组早期疗效明显好于阿昔洛韦组(P<0.01),而后期疗效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者均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是安全的、速效的.
作者:苏铭;麦土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常有误诊,漏诊,现将我院近5年来经头颅CT和核磁共振证实的32例小脑梗死分析如下:
作者:蔡亦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中人工CO2气腹对心肌的损伤情况.方法:选择26例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用人工气腹机注入CO2压力12mmHg,麻醉前及人工气腹后4Hr各采左肘静脉血3ml,分别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钙蛋白(cTnT)水平.结果:人工气腹后CK、CK-MB、LDH均明显高于术前,而cTnT水平较麻醉前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人工气腹可引起心肌酶谱的变化,尤其是原有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易致心肌损伤.
作者:徐晨婕;朱健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肾脏保护作用的疗效.方法:5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在控制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吡格列酮15mg,每日1次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对照组予二甲双胍0.25g,每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24h尿蛋白、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肝功、肾功.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尿蛋白明显减少(P<0.01),对照组尿蛋白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FBG及2hPB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有肾脏保护作用,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利钠肽类(natriuretic-peptide,NP)是由心脏分泌的一种心血管调节肽,具有排钠利尿,松弛血管平滑肌及抑制醛固酮分泌等作用,参与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学全过程.
作者:任节;段宝祥;毛建华;陈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