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方法用于足月妊娠引产300例临床分析

班慧敏

关键词:方法, 足月妊娠引产, 蓖麻油引产餐, 米索前列醇, 妊娠孕妇, 低浓度, 催产素, 安全性, 静滴, 分组
摘要:我院1997年7月~2001年8月对300例足月或过期妊娠孕妇分组采用米索前列醇(米索)、蓖麻油引产餐及催产素低浓度静滴引产,并对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观察研究.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吲哒帕胺及吲哒帕胺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吲哒帕胺的降血压作用,不良反应及与卡托普利合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院原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吲哒帕胺)和B组(吲哒帕胺+卡托普利)每日测血压两次.同时观察副作用.治疗前后查血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尿酸.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有所下降,疗效接近,总有效率83.3%,脂代谢和血电解质无明显影响,血尿酸升高.结论: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与卡托普利合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作者:马莉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功能测定及意义

    甲亢合并肝脏损害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为了探讨甲亢患者甲状腺素(thyroiu hormore,TH)变化,对肝功能的影响,本文对92例甲亢患者血清进行测定,并与43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

    作者:江榕;林峻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应用腹股沟轴型皮瓣治疗手部感染创面

    目的:总结应用腹股沟轴型皮瓣治疗手部感染创面的经验.方法:采用腹股沟轴型皮瓣带蒂转移覆盖手部感染创面,供区、受区创面均一期闭合,术后3~4周断蒂.结果:应用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部感染创面8例,全部手术获得成功.结论:以旋髂浅动、静脉为血管蒂的腹股沟皮瓣,位置隐蔽、血管口径较粗大,血供丰富,手术方法简单,抗感染能力强,适用于手部感染创面的修复.

    作者:刘建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AMI患者中性粒细胞升高与CHF的关系

    笔者回顾性研究了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现其中性粒细胞升高与治疗后4天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存在着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霞云;王世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急性右室梗死30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急性右室梗死30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尹广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波依定和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我们于2003年4月~2003年10月间,在社区门诊的高血压病人中,选用波依定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并与硝苯地平的疗效组相比较,以探讨其降压疗效及病人耐受性.

    作者:毛永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50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外科处理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4年3月~2003年12月收治的50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组织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4种抗体(C-kit,CD34,SMA,S-100)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GIST主要发生在胃(60% 30/50)和小肠(26% 13/50),结直肠较少(14% 7/50)良性14例.潜在恶性6例,恶性30例,C-kit阳性表达率(92% 46/50),CD34阳性表达率(88% 44/50)肿瘤切除率100%.结论: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间质性肿瘤,C-kit(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中的正确判断,指导术式选择也至关重要.

    作者:李建胜;钱萍;莫善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TV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56例子宫内膜息肉的经阴道超声图像表现与病理的比较.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率为91.1%(51/56).结论:经阴道超声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

    作者:栗河舟;栗河莉;刘云;李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40例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在2001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90例新生儿急性消化道出血病例中,随机选择40例应用法莫替丁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树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肾脏保护作用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肾脏保护作用的疗效.方法:5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在控制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吡格列酮15mg,每日1次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对照组予二甲双胍0.25g,每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24h尿蛋白、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肝功、肾功.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尿蛋白明显减少(P<0.01),对照组尿蛋白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FBG及2hPB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有肾脏保护作用,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丝线环形缝扎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目的:介绍丝线环形缝扎治疗髌骨骨折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89年~2003年丝线环形缝扎治疗184例移位髌骨骨折的经验.结果:随访6个月~2年,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达91.8%.结论:丝线环形缝扎固定是治疗髋骨骨折、特别是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作者:王玉玲;张连平;杜兵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利多卡因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比较

    目的:利多卡因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近期疗效比较.方法:偏头痛病人69例,随机分为2组.利多卡因组:用利多卡因1.2mg/kg加入50%G·S 10ml静注,4~6min注完,qd,连用3d.氟桂利嗪组:用氟桂利嗪胶囊2粒(5mg/粒),po,qd,用药3d.结果:利多卡因组显效率74.3%,总有效率91.4%,氟桂利嗪组显效率52.9%,总有效率91.2%,2组间显效率存在差异(P<0.05),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用药后起效时间,利多卡因组0.4±0.3d,氟利桂嗪组是1.5±0.8d,P<0.01.结论:两药治疗偏头痛近期总疗效近似,但利多卡因组比氟桂利嗪组显效比例高,作用明显迅速,利多卡因可作为急诊控制偏头痛的有效药物.

    作者:许志均;王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加长Gamma钉治疗股骨干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应用加长Gamma钉治疗股骨干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1998年10月~2003年4月以加长Gamma钉治疗股骨干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37例,术后随访25个月.结果:本组37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5个月.结论:加长Gamma钉治疗股骨干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切口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晓智;陈林彬;王红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对老年人稳定型心绞痛大动脉弹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人稳定型心绞痛对大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前瞻、平行和交叉对照研究法,对老年人稳定型心绞痛32例进行观察研究,入选前进行安慰剂I洗脱2周,入选病例随机分为A、B组(各16例),平行和交叉对照研究各8周,曲美他嗪组(n=32)口服曲美他嗪20mg tid,对照组(n=32)口服安慰剂Ⅱ1片tid,根据病情可含服硝酸甘油,停用其它抗高血压、抗心绞痛、降糖药和调脂药.结果:治疗8周后,①曲美他嗪组、安慰剂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用量分别为96.9%对25.0%、87.5%对31.2%、7.0mg/第8周对21.0mg/第8周,前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后者(P<0.01~0.001);②大动脉弹性指标:收缩压(SBP)减去舒张压(DBP)即脉压(PP)、主动脉内径、振幅和射血分数(EF)的变化,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8周后,曲美他嗪组SBP无显著变化(P>0.05),DBP、EF明显增加(P<0.05),主动脉内径明显减少(P<0.05),振幅明显增加(P<0.05),安慰剂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前者大动脉弹性和EF改善优于后者.结论: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人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同时改善大动脉弹性.

    作者:梁伟钧;吴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脑梗死32例分析

    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常有误诊,漏诊,现将我院近5年来经头颅CT和核磁共振证实的32例小脑梗死分析如下:

    作者:蔡亦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清CK-MB在小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检测意义

    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在新生儿及婴幼儿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血清中的间接胆红素升高可透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早已被人们熟知[1].但胆红素对心肌的损害和心肌酶的变化研究甚少,为探究小儿高胆红素对心肌酶活性特别是CK-M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2000年10月~2003年10月共65例高胆收入院的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测定,报告如下:

    作者:赵琳;李艳红;施丽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38例肺结核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了解肺结核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与病变范围、有无并发症、抗结核药物的影响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BACKMANCX9全自动生化仪对38例患者的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进行分析.结果:肺结核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与病变范围(t=1.695,P<0.05)、有无并发症(t=2.03),P<0.05)、抗结核药物的治疗(t=1.735,P< 0.05)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动态检测血尿酸含量的变化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戴恒庆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乳腺导管内视镜对乳头溢液的检查应用

    目的:对照研究乳头溢液病人的单纯溢液细胞学检查与乳腺导管内视镜乳管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对乳腺恶性病诊断的差别.方法:乳头溢液病人325例先行单纯溢液细胞学检查,然后再行乳腺导管内视镜乳管冲洗液沉积细胞学检查,比较两者乳腺恶性病的阳性率.结果:乳腺导管内视镜乳管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结论:用乳腺导管内视镜行乳管冲洗液检查能够更准确、更早的检出乳腺恶性病.

    作者:王文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胆汁引流利弊的探讨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术前胆汁引流(PBD)减轻梗阻性黄疸对于手术后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1991年以来收治的胰头及总胆管下段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病例89例,其中35例患者PD术前进行胆汁引流减黄手术,54例患者未行PD术前减黄手术,从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术中胆汁培养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PD术前减黄组由于PBD引起胆汁性腹膜炎2例,胆道感染1例.术前减黄组PD术中胆汁培养阳性16例,明显高于未减黄组3例(P<0.05).减黄组PD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7/35)明显低于未减黄组(28/54)(P<0.05).结论:PD术前减黄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并发症,但减黄确能降低P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季堃;乔世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胆道囊性扩张症.采取囊肿切除,胆道重建作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治疗的标准术式已无争议[1].我院1992年~2001年采取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李林;魏建民;黄岭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