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多卡因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比较

许志均;王强

关键词:利多卡因, 氟桂利嗪, 偏头痛
摘要:目的:利多卡因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近期疗效比较.方法:偏头痛病人69例,随机分为2组.利多卡因组:用利多卡因1.2mg/kg加入50%G·S 10ml静注,4~6min注完,qd,连用3d.氟桂利嗪组:用氟桂利嗪胶囊2粒(5mg/粒),po,qd,用药3d.结果:利多卡因组显效率74.3%,总有效率91.4%,氟桂利嗪组显效率52.9%,总有效率91.2%,2组间显效率存在差异(P<0.05),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用药后起效时间,利多卡因组0.4±0.3d,氟利桂嗪组是1.5±0.8d,P<0.01.结论:两药治疗偏头痛近期总疗效近似,但利多卡因组比氟桂利嗪组显效比例高,作用明显迅速,利多卡因可作为急诊控制偏头痛的有效药物.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胆汁引流利弊的探讨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术前胆汁引流(PBD)减轻梗阻性黄疸对于手术后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1991年以来收治的胰头及总胆管下段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病例89例,其中35例患者PD术前进行胆汁引流减黄手术,54例患者未行PD术前减黄手术,从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术中胆汁培养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PD术前减黄组由于PBD引起胆汁性腹膜炎2例,胆道感染1例.术前减黄组PD术中胆汁培养阳性16例,明显高于未减黄组3例(P<0.05).减黄组PD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7/35)明显低于未减黄组(28/54)(P<0.05).结论:PD术前减黄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并发症,但减黄确能降低P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季堃;乔世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治疗

    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并不少见,有报道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9.19%[1].我院自1998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29例.报告如下.

    作者:邵世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31例单胎臀位分娩情况分析

    我们就231例单胎的分娩方式及臀位新生儿窒息、死亡情况作如下回顾.

    作者:刘文莲;尹卓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加长Gamma钉治疗股骨干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应用加长Gamma钉治疗股骨干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1998年10月~2003年4月以加长Gamma钉治疗股骨干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37例,术后随访25个月.结果:本组37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5个月.结论:加长Gamma钉治疗股骨干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切口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晓智;陈林彬;王红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40例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在2001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90例新生儿急性消化道出血病例中,随机选择40例应用法莫替丁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树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B型超声诊断中晚期妊娠胎儿脐带绕颈临床意义

    2000年1月~2003年10月对我院门诊及住院250例中晚孕期检查及待产孕妇产前行B超检查,发现脐带绕颈73例,报道如下:

    作者:丁中正;闫泗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以大豆蛋白为主的低蛋白饮食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以大豆蛋白为主的低蛋白饮食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12例有素食倾向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组,予大豆蛋白为主的低蛋白饮食;选择同期肾功能相近的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对照组,予动物蛋白为主的低蛋白饮食;两组病例每日蛋白摄入量和肾功能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观察上述两组病例低蛋白饮食前后肾功能、血磷和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低蛋白饮食后,两组病例血尿素氮、血肌酐和24h尿蛋白均有所下降(P<0.01).研究组血肌酐和24h尿蛋白较对照组低(P<0.05),血清无机磷和营养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蛋白饮食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有保护作用,以大豆蛋白为主的低蛋白饮食更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和血肌酐.

    作者:毛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手术配合的体会

    我院2002年8月~2003年8月,开展全子宫内膜电切术26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宋春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波依定和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我们于2003年4月~2003年10月间,在社区门诊的高血压病人中,选用波依定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并与硝苯地平的疗效组相比较,以探讨其降压疗效及病人耐受性.

    作者:毛永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42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的经验方法.方法:对我院血透中心2000年1月~2003年12月间,开展的血液透析个体化治疗的42例老年CR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通过个体化透析治疗后,透析期间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是提高老年CRF治疗成功率的关键之一.

    作者:张满生;王关乔;寿苗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52例人工心脏起搏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和处理

    我科自1996年~2003年共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53例,术后并发症18例,发发率为33.9%.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术中操作欠熟练、病情较重有关.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13例,占72.2%;与起搏方式有关的并发症4例,占22.2%;1例导线绝缘层破裂,占5.6%.本组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大部分得以纠正,并发症的防止重点放在严把手术操作和合理选用起搏器上.

    作者:申源生;马伟东;朱楚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检测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乙脑极期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结果: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极期体液免疫反应亢进,而细胞免疫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作者:徐志伟;陈益平;卢朝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更昔洛韦间隙性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6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分两组,更昔洛韦组36例以间隙疗法静脉滴注更昔洛韦250mg,1次/日,连续7d;阿昔洛韦组30例以抑制疗法口服阿昔洛韦200mg,5次/日,连续服6个月.治疗后随访一年.结果:更昔洛韦组早期疗效明显好于阿昔洛韦组(P<0.01),而后期疗效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者均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是安全的、速效的.

    作者:苏铭;麦土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清CK-MB在小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检测意义

    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在新生儿及婴幼儿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血清中的间接胆红素升高可透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早已被人们熟知[1].但胆红素对心肌的损害和心肌酶的变化研究甚少,为探究小儿高胆红素对心肌酶活性特别是CK-M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2000年10月~2003年10月共65例高胆收入院的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测定,报告如下:

    作者:赵琳;李艳红;施丽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医源性烧伤38例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医源性烧伤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38例医源性烧伤.结果:医源性烧伤各级医疗单位均有发生,绝大部分系人为造成,少部分存在客观原因,烧伤面积不大,但大部分较深,手术治疗效果好.结论: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改进治疗措施,是预防医源性烧伤的关键.手术是治疗深度烧伤的积极、有效措施.

    作者:钟永富;杨晓春;刘华;谭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脑梗死32例分析

    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常有误诊,漏诊,现将我院近5年来经头颅CT和核磁共振证实的32例小脑梗死分析如下:

    作者:蔡亦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笑气吸入性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笑气吸入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疗效.方法:将260例自愿要求终止早孕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手术过程中给予吸入50%的笑气),对照组(手术过程中不用任何药物),观察术中、术后的反应.结果:观察组术中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一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术中出血少,术前、术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笑气吸入方法简便、安全、能有效减轻孕妇人工流产术中的痛苦.

    作者:李新;丁彩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拮抗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合理性.方法:7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苯那普利(n=25)、氯沙坦(n=27)及两药合用(n=24)治疗6周,治疗前后分别测24hUAE、血清尿素(BUN)、血清肌酐(Cr),进行同期组间比较及组内治疗后比较.结果:3组治疗后24hUAE、Cr、BUN浓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苯那普利组与氯沙坦组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联用组疗效明显优于苯那普利组及氯沙坦组.结论:ACEI与AT1拮抗剂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是合理的、安全的.

    作者:龚旭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功能测定及意义

    甲亢合并肝脏损害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为了探讨甲亢患者甲状腺素(thyroiu hormore,TH)变化,对肝功能的影响,本文对92例甲亢患者血清进行测定,并与43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

    作者:江榕;林峻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喉癌P16基因纯合缺失和异常甲基化检测

    目的:以原发性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喉癌组织中P16抑癌基因纯合缺失和异常甲基化情况.方法:采用PCR、多重PCR、限制性内切酶解-PCR方法对25例喉癌患者和25例喉部非恶性肿瘤(息肉、慢性炎症)患者,进行P16基因纯合缺失和异常甲基化检测.结果:25例喉癌患者纯合缺失20%(5/25),异常甲基化24%(6/25),25例非恶性肿瘤患者纯合缺失未检出(0/34),异常甲基化8(2/25).结论:本研究喉癌患者P16抑癌基因总失活率44%(11/25),表明P16基因失活在喉癌患者中是较为常见的基因变化.喉癌患者中甲基化异常是P16基因失活的另一重要途径,值得引起重视.

    作者:周明;吴宏;崔金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