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42例临床分析

卢火佺

关键词:老年患者, 继发肺部真菌感染, 现报告如下, 住院, 肺炎
摘要:对我院2001年6月~2003年6月住院的继发肺炎真菌感染患者,作一回顾性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利多卡因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比较

    目的:利多卡因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近期疗效比较.方法:偏头痛病人69例,随机分为2组.利多卡因组:用利多卡因1.2mg/kg加入50%G·S 10ml静注,4~6min注完,qd,连用3d.氟桂利嗪组:用氟桂利嗪胶囊2粒(5mg/粒),po,qd,用药3d.结果:利多卡因组显效率74.3%,总有效率91.4%,氟桂利嗪组显效率52.9%,总有效率91.2%,2组间显效率存在差异(P<0.05),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用药后起效时间,利多卡因组0.4±0.3d,氟利桂嗪组是1.5±0.8d,P<0.01.结论:两药治疗偏头痛近期总疗效近似,但利多卡因组比氟桂利嗪组显效比例高,作用明显迅速,利多卡因可作为急诊控制偏头痛的有效药物.

    作者:许志均;王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42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的经验方法.方法:对我院血透中心2000年1月~2003年12月间,开展的血液透析个体化治疗的42例老年CR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通过个体化透析治疗后,透析期间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是提高老年CRF治疗成功率的关键之一.

    作者:张满生;王关乔;寿苗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三种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试剂的对比分析

    目的:采用临床常用的三种梅毒螺旋体筛查和确认试验,比较各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应用TRUST、ELISA和TPPA三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分别对TRUST阳性标本,健康人血样及质控样品检测和确认.结果:在TRUST法检测中假阳性率为9.4%,ELISA法假阳性率为5.2%.结论:试验表明,TP-ELISA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更适合于批量标本的检测及筛选.

    作者:陈月香;初开秋;周淑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6例本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听诊及胸部X线检查基本正常,血MP-IgM检测均阳性,大部分病人有家族过敏史或个人过敏史.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无效,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疗效明显.结论:对MP感染患儿,要警惕诱发CVA可能,必要时应用支气管扩张剂,以避免本病诊断上的疏漏.

    作者:应仲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B型超声诊断中晚期妊娠胎儿脐带绕颈临床意义

    2000年1月~2003年10月对我院门诊及住院250例中晚孕期检查及待产孕妇产前行B超检查,发现脐带绕颈73例,报道如下:

    作者:丁中正;闫泗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患者,女,31岁,因周期性尿频、尿急、尿痛2年,加重2个月就诊.患者2年前开始随月经周期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无血尿.抗炎治疗无效,可自行缓解.多次血常规、尿常规检查正常.患者6年前曾作剖宫产术,后出现渐进性痛经,月经过多.

    作者:罗小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胆道囊性扩张症.采取囊肿切除,胆道重建作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治疗的标准术式已无争议[1].我院1992年~2001年采取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李林;魏建民;黄岭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三管法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15例体会

    目的:介绍三管法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体会.方法:选择我院1995~2003年共施行的食管、贲门癌手术932例中,所发生的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15例,应用三管法治疗观察.结果:15例病人全部治愈.结论:三管法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具有方法简便、疗效确切、经济实用的优点.

    作者:宋国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切除42例分析

    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施行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切除术4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秀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1例垂体泌乳素瘤的临床治疗

    在垂体腺瘤中泌乳素瘤占40%~60%,经治疗2~6个月小腺瘤妊娠可达70.3%,大腺瘤为39.5%.本文收集了1997年~2003年11月间收治该类患者1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欣;周爱萍;粟春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产科失血性休克病人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失血性休克病人手术时的麻醉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局麻常有止痛不全,而全麻或硬膜麻醉又有可能加重休克.选择氯胺酮并维库溴铵气管插管辅以异氟醚吸入复合麻醉,效果满意.现将麻醉处理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钱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40例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在2001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90例新生儿急性消化道出血病例中,随机选择40例应用法莫替丁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树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3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分析

    以无痛性或消化道症状或发热为首发症状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极易造成漏诊、误诊.

    作者:吴志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加长Gamma钉治疗股骨干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应用加长Gamma钉治疗股骨干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1998年10月~2003年4月以加长Gamma钉治疗股骨干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37例,术后随访25个月.结果:本组37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5个月.结论:加长Gamma钉治疗股骨干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切口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晓智;陈林彬;王红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B超宫腔镜和分段诊刮术在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B超、宫腔镜和分段诊刮术在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绝经后阴道流血204例,分析其病因诊断中B超、宫腔镜和分段诊刮术的配合使用情况.结果及结论:良性疾病177例(占86.8%),恶性疾病27例(占13.2%).良性疾病中以生殖器炎症多,86例(占42.2%).恶性疾病中以子宫内膜癌多,15例,占恶性肿瘤的55.6%.宫腔镜配合子宫内膜诊刮能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内膜癌和肌瘤的检出率,尤其适用于持续性出血的患者.B超初筛可使部分患者避免不必要的诊刮.6例宫颈癌和2例CIN均累犯宫颈管,因此对疑为宫颈癌者行宫颈活检前应强调作颈管刮术.

    作者:施红旗;胡旻;周一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硫酸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及抗栓作用

    硫酸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临床上已广泛用于心脏病、中风、确诊的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能防止复发缺血事件(CURE)的出现,降低死亡率.另外,硫酸氯吡格雷对进行经皮腔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也有好处.

    作者:江启蓉;肖顺林;谢川黔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肾病综合征患儿PMN凋亡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NS)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并检测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8、IL-6、TNF-α、NO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对PMN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初诊和20例缓解期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PMN凋亡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8、IL-6、TNF-α、NO水平的变化.结果:活动期肾病综合征患儿PMN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缓解后肾病综合征患儿.缓解组肾病综合征患儿PMN凋亡率与对照组无差别;初诊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中IL-8、IL-6、TNF-α、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且与PMN凋亡呈负相关,与病情呈正相关;缓解组患者IL-8、IL-6、TNF-α、NO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PMN凋亡延迟,且与病情及疗效密切相关.各种炎性细胞因子产生过多可能是导致PMN凋亡延迟的重要机制.适度调控PMN凋亡,有可能成为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有效途径.

    作者:郭洲;严务贞;余耀伦;徐军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38例肺结核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了解肺结核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与病变范围、有无并发症、抗结核药物的影响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BACKMANCX9全自动生化仪对38例患者的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进行分析.结果:肺结核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与病变范围(t=1.695,P<0.05)、有无并发症(t=2.03),P<0.05)、抗结核药物的治疗(t=1.735,P< 0.05)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动态检测血尿酸含量的变化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戴恒庆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喉癌P16基因纯合缺失和异常甲基化检测

    目的:以原发性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喉癌组织中P16抑癌基因纯合缺失和异常甲基化情况.方法:采用PCR、多重PCR、限制性内切酶解-PCR方法对25例喉癌患者和25例喉部非恶性肿瘤(息肉、慢性炎症)患者,进行P16基因纯合缺失和异常甲基化检测.结果:25例喉癌患者纯合缺失20%(5/25),异常甲基化24%(6/25),25例非恶性肿瘤患者纯合缺失未检出(0/34),异常甲基化8(2/25).结论:本研究喉癌患者P16抑癌基因总失活率44%(11/25),表明P16基因失活在喉癌患者中是较为常见的基因变化.喉癌患者中甲基化异常是P16基因失活的另一重要途径,值得引起重视.

    作者:周明;吴宏;崔金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吲哒帕胺及吲哒帕胺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吲哒帕胺的降血压作用,不良反应及与卡托普利合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院原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吲哒帕胺)和B组(吲哒帕胺+卡托普利)每日测血压两次.同时观察副作用.治疗前后查血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尿酸.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有所下降,疗效接近,总有效率83.3%,脂代谢和血电解质无明显影响,血尿酸升高.结论: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与卡托普利合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作者:马莉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