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性膈疝诊治

邢彬

关键词:创伤性膈疝, 临床资料, 文献, 手术, 年龄
摘要:1990年~2003年本院共收治18例创伤性膈疝,均经手术证实,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3~56岁,平均38岁.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的三联疗法

    虽然目前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手段,但心肌梗死的发生并非都是因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导致管腔闭塞所致,如冠状动脉的粥样斑块内或其下出血、冠脉持续痉挛、循环血量骤降导致冠脉灌注锐减、心肌需氧量突然猛增、餐后血酯过高等也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

    作者:吴志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180例改良式子宫下段高位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

    本文对180例改良式子宫下段高位剖宫产术与178例腹部纵切口按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作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士萍;李家秀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5例手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2003年2月~12月,共施行手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术中均使用自制简易腔镜手助器.结果:5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分别随访10个月和1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手助腹腔镜具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安全性等特点.自制简易腔镜手助器使用方便、经济实惠,有利于基层医院手助腹腔镜的开展.

    作者:卢子文;王天济;吴松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碘伏联合硫糖铝治疗感染伤口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碘伏联合硫糖铝治疗感染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院换药感染伤口的青壮年患者3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90例,对照组190例,比较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愈合时间平均缩短1.77d,换药次数平均减少2.17次,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碘伏联合硫糖铝治疗感染伤口优于常规换药方式.

    作者:张汝花;赵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急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74例临床诊治经验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急诊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具有损伤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费用低等优点[1,2],同时手术安全性较高,但其有一定的适应证和术中、术后应注意的事项.1995年3月~2003年6月我院在行急诊胆囊切除术时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74例,无并发症发生,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臻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川芎嗪与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86例疗效观察

    过敏性紫癜是一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产生皮肤紫癜,粘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在冬春季多见,以儿童发病为主.该病被认为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治疗上也无统一意见.我院从1999年10月以来应用川芎嗪与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86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结肠梗阻急诊手术中肠道清洁的配合

    我院1998年2月~2003年6月对15例结肠梗阻急诊手术采用在术中肠管插管灌洗清洁肠道配合手术,使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达到了一期手术条件.现将手术中肠道清洁的配合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余瑞乐;金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规律,以提高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经CT监测及临床观察确诊的4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就迟发性血肿与原发性损伤的关系、致伤原因、迟发血肿部位、血肿形成时间及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的关系与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2次CT检查发现迟发性血肿38例,经3次CT检查确诊10例.迟发性血肿多发生于伤后72h内(83.3%),往往出现首次CT证实有脑挫裂伤的部位,且多为额颞部(64.6%),手术治疗43例次,保守治疗7例,死亡11例.结论:中老年人,减速伤及造成的对冲伤,颅内血肿清除减压,低血压、强力脱水等是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的高危因素,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作者:陈召廷;孙华北;何培武;高山;石祥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头孢拉定致血尿23例临床分析

    我院肾脏病科2001年3月~2003年12月共收治药物性血尿38例,其中头孢拉定所致者23例,均为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时用该药引起,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小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硫普罗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脂肪肝

    目的:讨论硫普罗宁(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治疗组46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3±6)a)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加用硫普罗宁200mg静脉滴注,qd×4w.对照组46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0±8)a)应用常规护肝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4周肝功能指标SB、AST、GGT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显效率47.8%,总有效率89.1%,均优于对照组(37.0%,73.9%).结论:硫普罗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脂肪肝安全有效.

    作者:刘惠敏;张导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家族性大肠息肉病13例临床分析

    家族性大肠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 polyposis FAP)是一种可累及结、直肠,具有很大癌变倾向的遗传性疾病.现结合13例病例资料就其临床特性及诊治方法进行讨论.

    作者:卢红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左室射血分数(EF)≤40%,心功能(NYHA)Ⅱ-Ⅳ级,在基础治疗上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和对照组.观察心功能及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经(LVESD)、射血分数(EF)、左室缩短分数(FS).结果:观察治疗1年.比索洛尔小剂量开始,平均用量(4.11±1.21)mg/l.比索洛尔组症状和心功能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有效率明显上升(P《0.05).LVEDD、LVESD改善,EF、FS值上升(P《0.01).结论:在基础治疗上加比索洛尔长期治疗可改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心室重塑,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缩短分数,且对老年人是安全的.

    作者:徐培敬;陈颖;张枫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高频超声检测Ⅱ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

    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早期检出颅外动脉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对防治脑血管病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对我院2000年~2003年67例Ⅱ型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行高频超声检查,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伟;黄福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粟粒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分析粟粒性肺结核的影像表现,提高肺内弥漫性结节性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80例粟粒性肺结核患者的X线及CT片,与7例肺转移瘤和3例尘肺的影像表现进行比较.结果:粟粒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粟粒样大小结节阴影,急性者结节的大小、分布及密度均匀,结节大小平均为2.8mm;亚急性及慢性者则大小、分布及密度都不均匀,结节平均5.7mm,伴钙化结节32例,肺纤维化11例,局限性肺气肿12例;肺转移瘤结节平均5.2mm;尘肺结节平均6.2mm,均有钙化、肺纤维化和局限性肺气肿.结论:高分辩率CT对肺内弥漫性结节性病变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俊凯;刘洪娟;王玉梅;刘仲方;陈炎汉;张洪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睾丸损伤的超声诊断及其声像图分型

    目的:探讨睾丸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声像图分型.方法:分析21例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仪检查的阴囊外伤患者的声像图改变和手术所见.结果:21例阴囊外伤患者中睾丸挫伤型4例,睾丸血肿型9例,睾丸破裂型7例,正常1倒,超声检查与手术对照符合率95.2%(20/21).结论:超声检查睾丸损伤准确率高,方便易行,其声像图分型与病理改变接近,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正平;胡正彪;吴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原因分析.方法:对1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经予血塞通和丹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血粘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及治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各切变率下血粘度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而对照组只有20S-1及40S-1治疗前后有差异.结论: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其疗效认为与对血液粘度的改善有关.

    作者:金国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分娩ASAⅠ~Ⅱ级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为自愿要求镇痛无禁忌证产妇,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连接微泵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照组为未使用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初产妇.观察比较两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产时出血量和产妇生命体征(Bp、P、R、SPO2)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第二产程显著缩短(P《0.05),剖宫产率降低,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催产素使用、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生命体征(Bp、P、R、SPO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显著,用药量少,对母婴无影响,可缩短第二产程和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张映平;陈爱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老年人大肠癌手术105例临床分析

    1990~2001年我们对105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肠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5例,男64例,女41例,年龄60~85岁,平均73.2岁.

    作者:徐黎明;潘永海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缓解后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缓解后维持强化阶段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化疗对延长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用HD-Ara-C 1~2g/m2,q12h,持续3h以上静脉输注,第1、3、5天使用,每年1~2次,连用3年.对照组仅常规化疗.比较两组的DFS.结果:治疗组DFS(1年、3年、5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D-Ara-C用于AML缓解后的维持强化治疗疗效较好,是延长患者的DFS的有效措施之一.HD-Ara-C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但可以加强支持治疗,避免死亡发生.

    作者:何玲;邓莉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复方苯乙哌啶中毒危重儿抢救26例

    复方苯乙哌淀(D-CO)中毒在基层医院比较常见,我院于1997~2001年共收治56例D-CO中毒患儿,其中危重儿26例,现将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树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