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机械瓣置换术后远期亚临床血管内溶血的随访研究

张春曦;黄达德;伊红

关键词:机械瓣置换, 血管内溶血
摘要:目的:随访机械瓣置换术后远期(大于6个月)亚临床血管内溶血(SCIVH)的发生,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372例接受机械瓣置换患者于术后远期进行溶血评估.共随访到345例,总随访率(92.74%).根据实验标准选取312例患者的溶血检验资料进行评价,并对年龄>60岁,性别、心功能Ⅲ~Ⅳ级、瓣膜置换的位置、瓣膜类型等因素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312例患者SCIVH的发生率为29.17%,多因素分析显示DVR、AVR是血管内溶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国人机械瓣置换术后同样存在着轻度的SCIVH现象,其严重程度与瓣膜置换的位置有关.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左胸食管床全胃移植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上段癌(附41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左胸食管床全胃移植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上段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左胸后外侧入路,游离胸段食管和全胃至幽门部,仔细探查;颈部取左胸乳突肌内缘切口,分离切除食管后将胃经食管床上提行食管胃端侧吻合.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8%(4/41),其中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4%(1/41),低于文献报告的发生率.结论:应用本术式能减少病人肺功能的损失,消除胸内吻合口瘘凶险并发症的发生,并可减少手术创伤、简化手术过程,是一种适用的食管癌外科治疗术式.

    作者:戴建科;刘圣亚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微波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尖锐湿疣40例临床观察

    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临床常见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对妇女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目前治疗方法较多如激光、微波、冷冻、烧灼、手术切除,但均有一些禁忌证,且容易复发,我们采用微波加α-干扰素栓联合治疗外阴、阴道及宫颈尖锐湿疣,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郇静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单侧咀嚼对拔牙矫治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侧咀嚼对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来院就诊的拔牙矫治病人分为单侧咀嚼组和双侧咀嚼组进行比较.结果:单侧咀嚼组病人,咀嚼侧牙齿移动速度为0.8~1.00mm/月,平均0.86mm/月;无咀嚼侧牙齿移动速度为0.9~1.06mm/月,平均1.00mm/月,二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单侧咀嚼明显影响牙齿移动速度,在拔牙矫治时,应密切关注有单侧咀嚼习惯的牙齿移动情况.根据不同的支抗要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以期达到满意效果.

    作者:赵永丽;郭宪政;王桂霞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膀胱巨大结石1例

    患者男性,48岁,主因从3米高处摔下后腰腹部疼痛半小时入院.于半小时前不慎从2米高处摔下,自觉右侧腰腹部胀痛,呈持续性发作,伴心悸无力,无恶心、呕吐及昏迷等.

    作者:张小顺;王志正;李铎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急诊病人快速血糖测定

    目的:为了说明快速血糖测定在急诊病人诊治中的意义和重要性.方法:对800例急诊留观时诊断为非糖尿病病人进行分组观察.结果:其中400例进行了快速血糖测定,并加以分析和总结,以临床病例说明急诊病人快速血糖测定的重要性.结论:快速血糖测定对早期发现、有效治疗、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张艳芹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胸腹联合伤33例治疗体会

    我院自1986~2003年收治胸腹联合伤33例,疗效满意,本文就其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则报告如下.

    作者:明亮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1000份尿常规检验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法在尿液分析中的优缺点,以唤起对手工镜检的高度重视.方法:对1000份尿液同时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方法进行检测,将尿蛋白、白细胞和红细胞的结果作比较,并尽可能寻找差异原因.结果:两种方法蛋白质符合率97.3%;红细胞符合率95.1%;白细胞符合率95.3%.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只能作为一般尿液的初步筛查试验切不可忽视手工镜检.

    作者:彭杰雄;李贻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360例体貌异常儿童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口质量的遗传病,在新生儿中约0.8%的人患染色体病[1].而患染色体病者,往往有特殊的体貌,为探讨体貌异常儿童临床表现与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异常核型关系,我科对近几年来院就诊的360例体貌异常患儿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建敏;唐少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健康教育

    我院2002年1月~2004年4月对收治的382例恶性肿瘤化疗病人实施了健康教育,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肝源性糖尿病临床分析

    肝实质损害时葡萄糖耐量减退,使其中部分患者终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而发生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或肝性糖尿病[1].本文对我院肝病科1998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的肝源性糖尿病48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素萍;王艳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多发性骨髓瘤7例误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表现多样、复杂,造成诊断上的困难,是临床上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的疾病之一.据不同医院的统计资料分析,误诊率可达54%~69.1%,个别医院甚至高达100%[1].误诊时间短则数月,长则年余.我院自1990年~2000年收治MM7例,入院前误诊为慢性肾炎3例,肺炎、风湿性关节炎、营养性贫血及脑梗塞各1例.本文分析误诊原因与探讨防止误诊对策,以提高对MM的诊断水平.

    作者:丁时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后妇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妇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全子宫切除术妇女,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并分析两组术后的性生活恢复时间、性生活频率及性生活焦虑等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性生活焦虑较低,性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可减少术后性生活障碍的发生.

    作者:周洪贵;阳志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慢性乙肝的讨论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肝发生炎症及肝细胞坏死持续6个月以上称为慢性肝炎.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条件致病菌所致腹泻的病原学分析

    目的:条件致病菌所致腹泻的病原学分析.方法:对三年来临床粪便培养标本分离的有氧条件致病菌共336株进行菌种分布的分析和对三种临床腹泻类型进行菌种分布的比较.结果:引致腹泻的条件致病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1.01%,肠杆菌科占56.83%,假单胞菌属占15.19%,弧菌科的气单胞菌属9.53%,真菌占5.65%.结论:条件致病菌所致腹泻,急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为主,迁延性和慢性以肠杆菌科为主.应严密监测实验室中无病原菌生长而条件致病菌优势生长的粪便培养情况,及时向临床医生报告.

    作者:梅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diabetes Postural hypotension,DPH)是由末梢植物神经障碍导致的血管收缩反应不完全引起的,同时还伴有立位时心率增加反应的减弱.DPH发病率约10%~30%[1],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检查早期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中DPH发病率13%[2].DPH常可发生与低血糖、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无关的突然的猝死.为防止DPH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发展,实施健康教育尤为重要.1999年3月至今,我院内分泌科对收治的28例DPH患者及家属进行科学护理教育,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亚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前列地尔和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和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9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两组,其中前列地尔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62±9)岁(46~80岁),应用前列地尔10μg,iv,qd;疗程15d;丁咯地尔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61±9)岁(44~82岁),应用丁咯地尔250mg,ivgtt,qd,疗程15d.结果:前列地尔组总有效率93%,高于丁咯地尔组80%(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优于丁咯地尔.

    作者:孙守福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及微波治疗鼻后部出血

    鼻后部出血为耳鼻喉科常见之急、重症,常因其反复发生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从2000年1月~2003年6月共收治此类病人25例,在鼻内窥镜下用双极电凝和(或)微波对病人进行止血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斌;王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AIDS患者发病前后抗体水平变化及特异性抗体丢失之探讨

    目的:观察HIV的发展过程中,感染者血清HIV抗体水平的变化及特异性抗体丢失情况.方法:对HIV感染者发病前后血清内HIV抗体滴度及其抗体膜带进行对比.结果:随着病程的发展,所观察的30例HIV感染者中,转变为AIDS患者后均有HIV抗体水平下降及HIV特异性抗体丢失.结论:AIDS患者发病前后HIV抗体水平明显下降,HIV特异性抗体的种类逐渐减少,以抗p17抗体丢失为常见.

    作者:张梅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泰尔丝口服合并达林外涂治疗痤疮88例疗效观察

    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种和瘢痕,好发于面、背、胸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多发于15~30岁的青年男女,严重者影响患者容貌.我们于2001年3月~2003年8月应用泰尔丝口服合用达林软膏外涂治疗痤疮8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作者:龚小俊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穿刺细胞学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00例乳腺疾病患者做针吸穿刺细胞学检查,并对其中778例做病理对照.结果:在有病理对照的778例中,共诊断乳腺癌168例,漏诊9例,诊断符合率94.7%,诊断良性疾病590例,漏诊27例,诊断符合率95.5%.

    作者:孙正船;綦瑶;徐静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