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时义
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diabetes Postural hypotension,DPH)是由末梢植物神经障碍导致的血管收缩反应不完全引起的,同时还伴有立位时心率增加反应的减弱.DPH发病率约10%~30%[1],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检查早期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中DPH发病率13%[2].DPH常可发生与低血糖、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无关的突然的猝死.为防止DPH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发展,实施健康教育尤为重要.1999年3月至今,我院内分泌科对收治的28例DPH患者及家属进行科学护理教育,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亚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心脏刺伤临床抢救成功的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1年1月~2003年12月抢救16例心脏刺伤过程中术前诊断、临床分型及术中修补心脏裂口所采取的措施.结果:抢救成功15例,死亡1例.结论:心脏刺伤在临床并不少见,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简化诊断方法、缩短就诊至手术时间,争分夺秒积极剖胸探查,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临床分型对救治有指导意义.
作者:周长江;刘绪军;谢军;王洪雷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死因及防治.方法:通过临床观察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死于呼吸衰竭13例、反跳6例、循环衰竭5例、来院途中死亡3例、早期洗胃不彻底死亡2例、停用呼吸机过早和拔气管插管过早2例.结论:呼吸衰竭、反跳、循环衰竭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死因,应加强其抢救治疗.
作者:艾娟;冯乙鸣;赵文霞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我院自1986~2003年收治胸腹联合伤33例,疗效满意,本文就其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则报告如下.
作者:明亮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为了说明快速血糖测定在急诊病人诊治中的意义和重要性.方法:对800例急诊留观时诊断为非糖尿病病人进行分组观察.结果:其中400例进行了快速血糖测定,并加以分析和总结,以临床病例说明急诊病人快速血糖测定的重要性.结论:快速血糖测定对早期发现、有效治疗、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张艳芹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放线菌病是由放线菌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和纤维变性性疾病.
作者:曹珊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心律失常是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国内外有许多文献报道,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3%~38.5%[1,2],但其病因尚未明确.及时发现及正确处理术后心律失常非常重要.我院自1990年3月~2004年3月对647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病人进行了至少连续72小时心电监护和经皮氧饱和度监测,发生心律失常152例,发生率为23.5%.现就其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和围手术期预防和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郭劝民;曹卫平;朱子宜;徐振芳;赵玉军;张国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特点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二年来在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与高龄、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长期卧床有密切关系.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应以预防为主,尽可以减少卧床时间,以免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有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三天后应给鼻饲.
作者:蔡亦强;郑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PT和APTT是手术前必查的项目,要得到准确的结果,首先要做好质量控制.其中标本的保存受时间和温度的影响,由于凝血因子易失活,因此严格的标本保存措施是分析前质控的重要内容.一般情况下好及时离心检测,但有时不能及时检测,血浆可冰冻保存.笔者分别检测了-20℃条件下存放14天和20天的标本,并与立即离心检测结果比较.以探讨-20℃时不同保存时间对PT、APTT结果的影响.
作者:叶祥菊;刘成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肝实质损害时葡萄糖耐量减退,使其中部分患者终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而发生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或肝性糖尿病[1].本文对我院肝病科1998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的肝源性糖尿病48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素萍;王艳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约占小儿惊厥的一半左右,6个月~4岁小儿多见.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在发热24小时内,体温38℃以上时发生,多呈大发作形式,严重者会引起脑损伤,甚至转化为癫痫.过去对热性惊厥的病因、再发因素有过不少报道,而对再发的预防报道较少,本文用丙戊酸钠及卡马西平口服预防热性厥的再发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秀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明显上升,微波是目前治疗尖锐湿疣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治疗后复发率高.为了减少复发,我们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加微波联合治疗外阴、阴道及宫颈部尖锐湿疣,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近年来,我们应用针头导入小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2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松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其中肺血栓栓塞(PTE)为常见,在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且易误诊或漏诊,病死率高.因此,提高对PTE的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我院自2002年11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2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春梅;王玉静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及母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1692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胎膜早破病例324例,胎膜未破病例136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及肺炎发病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母亲产褥病率两组间无差异.破膜距妊娠结束时间及早产与新生儿窒息及肺炎关系密切.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患者应采取不同治疗方案,以尽可能减少母儿并发症.
作者:张玲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POME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3例POEMS综合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临床特征与国外组基本一致.不同点为本组病例以周围神经病为突出表现,常伴植物神经损害;视乳头水肿、脾肿大多见,性腺机能减退较明显,甲状腺功能低下多见而临床症状不明显;淋巴结肿大少见;M蛋白检出率较低.结论:本组临床特征与国外组基本相似,但有其特点,早期极易误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作者:黄跃金;余琳玲;蔡学礼;朱雯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胆囊癌致胆管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术前经B超诊断符合率为31.25%,CT诊断符合率为44.75%,术中快速病理确诊6例,单纯胆囊切除4例,根治切除3例,胆囊切除和胆管内引流3例,探查胆管置管外引流4例,探查和胆管置管内引流2例,术后辅以区域性放射6例,血管内介入治疗4例.结果:手术切除率62.5%,根治率18.75%,9例1年内死亡,余7例于术后2~3年内死亡.结论:综合应用影像学等检查技术,提高术前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术中仔细探查,及时的快速病理检查和积极的根治切除以及胆管内外引流处理,术后辅以区域性放疗和介入治疗,是提高胆囊癌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必要措施.
作者:毛登峰;秦建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患者女,43岁,体重55kg,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于2000年5月23日拟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替换术.既往无抑肽酶应用史,否认过敏史,术前青霉素、普鲁卡因过敏试验阴性.麻醉完成后血压125/75mmHg,心率82次/min,气道压力12cmH2O.
作者:赵曙光;王亦文;倪乐丹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和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9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两组,其中前列地尔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62±9)岁(46~80岁),应用前列地尔10μg,iv,qd;疗程15d;丁咯地尔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61±9)岁(44~82岁),应用丁咯地尔250mg,ivgtt,qd,疗程15d.结果:前列地尔组总有效率93%,高于丁咯地尔组80%(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优于丁咯地尔.
作者:孙守福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患者男性,48岁,主因从3米高处摔下后腰腹部疼痛半小时入院.于半小时前不慎从2米高处摔下,自觉右侧腰腹部胀痛,呈持续性发作,伴心悸无力,无恶心、呕吐及昏迷等.
作者:张小顺;王志正;李铎艳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