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祥菊;刘成花
目的:分析和讨论球形肺炎的CT征象,并与肺癌、结核球相鉴别.材料和方法:搜集25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球形肺炎的CT资料,并与经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周围性肺癌30例、结核球20例的CT表现进行比较.结果:球形肺炎较特征性的表现为:(1)病变呈方形征,病变双侧或一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平直边缘;(2)肺窗中球形病灶周围一圈密度较淡的晕圈征.其它征象还包括:病灶边界模糊的锯齿样棘突征、余肺野斑片状影、周围肺纹理增粗及较广泛的胸膜肥厚.结论:球形肺炎的CT征象有其形成的病理机制,相对较具特异性,并与肺癌、结核球有鉴别意义.
作者:孙维高;郭荣;陈望;卢定友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约占小儿惊厥的一半左右,6个月~4岁小儿多见.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在发热24小时内,体温38℃以上时发生,多呈大发作形式,严重者会引起脑损伤,甚至转化为癫痫.过去对热性惊厥的病因、再发因素有过不少报道,而对再发的预防报道较少,本文用丙戊酸钠及卡马西平口服预防热性厥的再发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秀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和掌握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濮阳市1990~200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统计年报表、疫情资料总结分析.结果:1990~2002年濮阳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29398例,占同期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数的41.93%,居传染病第二位.1990~2002年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66.49/10万.1990~2002年其发病呈上升趋势.
作者:姜玮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左室收缩功能和神经激素调节异常,伴体力受限,体液潴留和寿命缩短[1].卡维地洛作为新的非选择性并有扩张血管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明显改善心肌的生物学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本文旨在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作者:魏艳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患者男性,48岁,主因从3米高处摔下后腰腹部疼痛半小时入院.于半小时前不慎从2米高处摔下,自觉右侧腰腹部胀痛,呈持续性发作,伴心悸无力,无恶心、呕吐及昏迷等.
作者:张小顺;王志正;李铎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随机抽取无眼部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其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参数,分析其收缩期流速、舒张期流速和阻力指数的变化,所有患者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进行分期.结果:T2DM组的878只眼中,46只眼为DR 1期,CRA的血流速度降低,RI增高,其余为NDR,但其中63只眼CRA的流速降低,但RI无明显增高,86只眼仅表现为流速稍低.结论:DR早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发现在DR发现前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变化,提示视网膜血流灌注不良在DR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作者:鲁平;文世林;鲁豫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及母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1692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胎膜早破病例324例,胎膜未破病例136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及肺炎发病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母亲产褥病率两组间无差异.破膜距妊娠结束时间及早产与新生儿窒息及肺炎关系密切.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患者应采取不同治疗方案,以尽可能减少母儿并发症.
作者:张玲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其中肺血栓栓塞(PTE)为常见,在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且易误诊或漏诊,病死率高.因此,提高对PTE的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我院自2002年11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2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春梅;王玉静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如溃疡、骨及关节病乃至所引起的坏疽等[1].糖尿病足是引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首要原因,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现将我科1996年1月~2002年1月收治的41例DF患者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宏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心律失常是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国内外有许多文献报道,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3%~38.5%[1,2],但其病因尚未明确.及时发现及正确处理术后心律失常非常重要.我院自1990年3月~2004年3月对647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病人进行了至少连续72小时心电监护和经皮氧饱和度监测,发生心律失常152例,发生率为23.5%.现就其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和围手术期预防和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郭劝民;曹卫平;朱子宜;徐振芳;赵玉军;张国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脊柱后路手术在很多医院已广泛开展,其切口不愈合比较少见.但是,如果在术前、术中、术后一个或几个环节解决不好,就可能导致各种合并症的发生.近二年来我科共收治脊柱后路手术切口不愈合病人6例,其中切口感染1例.经过局部换药全部愈合.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林顺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近年来神经外科对脑出血的治疗,不只满足于抢救病人的生命,同时追求更小创伤的治疗技术和提高术后神经功能恢复(ADL)质量.我院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脑出血(基底节区)4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汇报如下:
作者:付俊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提高精索扭转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5例精索扭转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手术探查,5例睾丸获救,术后6个月随访3例睾丸大小质地基本正常,2例睾丸较对侧缩小约1/3,10例睾丸坏死切除,病理检查均为睾丸出血、坏死,其中1例先后双侧扭转者1年后随访右侧保留的睾丸明显缩小,无生精功能.结论:对青少年突发的阴囊疼痛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检查是一种高效、可靠的诊断方法.早期手术探查可提高睾丸存活率.主张对侧睾丸应作预防性固定.
作者:邵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鼻后部出血为耳鼻喉科常见之急、重症,常因其反复发生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从2000年1月~2003年6月共收治此类病人25例,在鼻内窥镜下用双极电凝和(或)微波对病人进行止血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斌;王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我院自1986~2003年收治胸腹联合伤33例,疗效满意,本文就其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则报告如下.
作者:明亮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随访机械瓣置换术后远期(大于6个月)亚临床血管内溶血(SCIVH)的发生,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372例接受机械瓣置换患者于术后远期进行溶血评估.共随访到345例,总随访率(92.74%).根据实验标准选取312例患者的溶血检验资料进行评价,并对年龄>60岁,性别、心功能Ⅲ~Ⅳ级、瓣膜置换的位置、瓣膜类型等因素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312例患者SCIVH的发生率为29.17%,多因素分析显示DVR、AVR是血管内溶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国人机械瓣置换术后同样存在着轻度的SCIVH现象,其严重程度与瓣膜置换的位置有关.
作者:张春曦;黄达德;伊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HIV的发展过程中,感染者血清HIV抗体水平的变化及特异性抗体丢失情况.方法:对HIV感染者发病前后血清内HIV抗体滴度及其抗体膜带进行对比.结果:随着病程的发展,所观察的30例HIV感染者中,转变为AIDS患者后均有HIV抗体水平下降及HIV特异性抗体丢失.结论:AIDS患者发病前后HIV抗体水平明显下降,HIV特异性抗体的种类逐渐减少,以抗p17抗体丢失为常见.
作者:张梅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总结主动脉瘤围手术期的监护措施及体会.方法:对25例主动脉瘤患者按全麻低温体外循环术后护理常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病人血压平稳;尿量的观察能反映患者的循环状况及肾功有情况;心功能的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观察脑部及肢体活动情况,术后应观察意识是否清楚、瞳孔大小是否对称、对光反射是否灵敏、有无病理反射等;呼吸系统护理;胃肠道护理;心理护理;患者术后绝对卧床1周后再逐渐恢复活动.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出监护室,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作者:朱丽萍;陈萍;宋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格列本脲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院门诊病人36例,均经饮食及运动疗法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病人,入选前未服用任何降糖药物,并除外重症糖尿病(包括急性并发症)、肝肾功能明显异常、体重明显下降(>10%)等.起始剂量:格列本脲2.5mg,早餐前半小时服一次,二甲双胍0.25,早晚餐时或餐后各服一次.治疗前及治疗后每两周检测一次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总疗程13周.结果:格列本脲、二甲双胍二联疗法治疗13周后,空腹血糖下降3.6mmol/L,餐后2h血糖下降4.3mmol/L,血甘油三酯下降0.7mmol/L,无明显不良反应,顺从性良好.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经饮食及运动疗法治疗无效时采用格列本脲+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效果肯定,顺从性好.
作者:王少学;刘红恩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前列腺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本组6例小儿前列腺肉瘤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儿多以排尿排便困难为主,结合B超、CT及病理活检证实前列腺性肉瘤,单纯化疗1例1年后死亡,单纯手术1例1年后死亡,手术加化疗2例1年后死亡,手术化疗加放疗1例2年后死亡,放弃治疗1例2个月后死亡.结论:前列腺肉瘤恶性程度高,易复发,预后不乐观,应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
作者:孙凯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