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鲁平;文世林;鲁豫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中央动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随机抽取无眼部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其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参数,分析其收缩期流速、舒张期流速和阻力指数的变化,所有患者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进行分期.结果:T2DM组的878只眼中,46只眼为DR 1期,CRA的血流速度降低,RI增高,其余为NDR,但其中63只眼CRA的流速降低,但RI无明显增高,86只眼仅表现为流速稍低.结论:DR早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发现在DR发现前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变化,提示视网膜血流灌注不良在DR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41例糖尿病足临床治疗体会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如溃疡、骨及关节病乃至所引起的坏疽等[1].糖尿病足是引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首要原因,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现将我科1996年1月~2002年1月收治的41例DF患者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宏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肝源性糖尿病临床分析

    肝实质损害时葡萄糖耐量减退,使其中部分患者终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而发生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或肝性糖尿病[1].本文对我院肝病科1998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的肝源性糖尿病48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素萍;王艳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健康教育

    我院2002年1月~2004年4月对收治的382例恶性肿瘤化疗病人实施了健康教育,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小儿磁共振检查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MRI扫描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2003年11月~2004年5月,本院对97例小儿进行MRI扫描,回顾分析护理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97例小儿MRI扫描中,图像质量优良76例,基本符合扫描要求19例,不符合要求2例.结论:在小儿MRI扫描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使病人获得安全的检查,扫描图象能够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作者:寿晓燕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前列地尔和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和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9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两组,其中前列地尔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62±9)岁(46~80岁),应用前列地尔10μg,iv,qd;疗程15d;丁咯地尔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61±9)岁(44~82岁),应用丁咯地尔250mg,ivgtt,qd,疗程15d.结果:前列地尔组总有效率93%,高于丁咯地尔组80%(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优于丁咯地尔.

    作者:孙守福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ANGPTL4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NGPTL4基因的表达,探讨其与肺癌发生的相互关系.方法:用RT-PCR法检测ANGPTL4 mRNA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人正常肺组织中ANGPTL4 mRNA的表达是癌旁肺组织高的1.19倍,是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2.19倍.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ANGPTL4基因的低表达有关,ANGPTL4可能是肺癌一新的候选抑癌基因.

    作者:谢爱民;柳阳春;陈艰;龚南平;李克强;胡建明;徐全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diabetes Postural hypotension,DPH)是由末梢植物神经障碍导致的血管收缩反应不完全引起的,同时还伴有立位时心率增加反应的减弱.DPH发病率约10%~30%[1],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检查早期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中DPH发病率13%[2].DPH常可发生与低血糖、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无关的突然的猝死.为防止DPH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发展,实施健康教育尤为重要.1999年3月至今,我院内分泌科对收治的28例DPH患者及家属进行科学护理教育,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亚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急诊病人快速血糖测定

    目的:为了说明快速血糖测定在急诊病人诊治中的意义和重要性.方法:对800例急诊留观时诊断为非糖尿病病人进行分组观察.结果:其中400例进行了快速血糖测定,并加以分析和总结,以临床病例说明急诊病人快速血糖测定的重要性.结论:快速血糖测定对早期发现、有效治疗、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张艳芹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临床分析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左室收缩功能和神经激素调节异常,伴体力受限,体液潴留和寿命缩短[1].卡维地洛作为新的非选择性并有扩张血管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明显改善心肌的生物学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本文旨在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作者:魏艳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及微波治疗鼻后部出血

    鼻后部出血为耳鼻喉科常见之急、重症,常因其反复发生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从2000年1月~2003年6月共收治此类病人25例,在鼻内窥镜下用双极电凝和(或)微波对病人进行止血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斌;王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多发性骨髓瘤7例误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表现多样、复杂,造成诊断上的困难,是临床上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的疾病之一.据不同医院的统计资料分析,误诊率可达54%~69.1%,个别医院甚至高达100%[1].误诊时间短则数月,长则年余.我院自1990年~2000年收治MM7例,入院前误诊为慢性肾炎3例,肺炎、风湿性关节炎、营养性贫血及脑梗塞各1例.本文分析误诊原因与探讨防止误诊对策,以提高对MM的诊断水平.

    作者:丁时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妇科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12例围手术期治疗体会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增多,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有上升趋势.我科自2000年8月~2002年8月收治12例妇科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现对围手术期治疗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侧脑室穿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方法: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开颅去骨瓣减压和/或血肿清除术之前进行了侧脑室穿刺,术后持续或间歇外引流,必要时进行ICP监测.结果:本组共进行了52例次脑室穿刺,40例(95.23%)穿刺成功,总的穿刺成功率为76.92%,26例小脑室患者中有24例(92.3%)成功放置了脑室引流管.本组存活31例(73.8%),根据GOS:康复良好18例(47.61%),中度残废8例(19.04%),重度残废4例(9.5%),植物生存状态1例(2%),死亡11例(26.19%).结论:早期脑室穿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治疗和监护的双重作用,临床证明了其可行性及无可代替的优越性,即使是小脑室患者,也应积极施行.

    作者:徐将荣;励勇;胡国平;朗岳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热性惊厥再发的预防

    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约占小儿惊厥的一半左右,6个月~4岁小儿多见.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在发热24小时内,体温38℃以上时发生,多呈大发作形式,严重者会引起脑损伤,甚至转化为癫痫.过去对热性惊厥的病因、再发因素有过不少报道,而对再发的预防报道较少,本文用丙戊酸钠及卡马西平口服预防热性厥的再发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秀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1000份尿常规检验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法在尿液分析中的优缺点,以唤起对手工镜检的高度重视.方法:对1000份尿液同时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方法进行检测,将尿蛋白、白细胞和红细胞的结果作比较,并尽可能寻找差异原因.结果:两种方法蛋白质符合率97.3%;红细胞符合率95.1%;白细胞符合率95.3%.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只能作为一般尿液的初步筛查试验切不可忽视手工镜检.

    作者:彭杰雄;李贻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后妇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妇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全子宫切除术妇女,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并分析两组术后的性生活恢复时间、性生活频率及性生活焦虑等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性生活焦虑较低,性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可减少术后性生活障碍的发生.

    作者:周洪贵;阳志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针头导入小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24例

    近年来,我们应用针头导入小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2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松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脑卒中潜在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和伤残率均高,预防并发症发生,可大大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提高生命质量,减轻经济负担.2002年10月~2003年10月对在我院住院的脑卒中病人98例进行潜在并发症预见性护理,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玉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干扰素α2a加微波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明显上升,微波是目前治疗尖锐湿疣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治疗后复发率高.为了减少复发,我们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加微波联合治疗外阴、阴道及宫颈部尖锐湿疣,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3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来收治的6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保守治疗中有50例全部治愈;11例在1周内因病情加重行手术治疗,2例出现严重感染,其中1例死亡,2例出现肠瘘,其中1例死亡;另外2例出现慢性肠梗阻和反复发作的肠梗阻,均在3个月后手术治疗.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原则应先行保守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若腹膜炎进行性加重,体温、血像进行性升高,且保守治疗超过两周可行手术治疗,若出现慢性肠梗阻或反复发作的肠梗阻应保守治疗3个月后手术治疗为宜.

    作者:朱士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