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跃金;余琳玲;蔡学礼;朱雯华
鼻后部出血为耳鼻喉科常见之急、重症,常因其反复发生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从2000年1月~2003年6月共收治此类病人25例,在鼻内窥镜下用双极电凝和(或)微波对病人进行止血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斌;王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对其副作用的处理.方法:对我院38例符合DSM-Ⅳ及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单一使用利培酮进行不少于8周的治疗,用PANSS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利培酮治疗前后患者PANSS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89.47%,起效时间为两周左右,副反应以静坐不能及失眠为多见.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性和阳性症状皆有满意疗效.
作者:张淑芳;张尧;汤珺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来收治的6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保守治疗中有50例全部治愈;11例在1周内因病情加重行手术治疗,2例出现严重感染,其中1例死亡,2例出现肠瘘,其中1例死亡;另外2例出现慢性肠梗阻和反复发作的肠梗阻,均在3个月后手术治疗.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原则应先行保守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若腹膜炎进行性加重,体温、血像进行性升高,且保守治疗超过两周可行手术治疗,若出现慢性肠梗阻或反复发作的肠梗阻应保守治疗3个月后手术治疗为宜.
作者:朱士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左室收缩功能和神经激素调节异常,伴体力受限,体液潴留和寿命缩短[1].卡维地洛作为新的非选择性并有扩张血管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明显改善心肌的生物学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本文旨在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作者:魏艳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特点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二年来在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与高龄、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长期卧床有密切关系.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应以预防为主,尽可以减少卧床时间,以免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有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三天后应给鼻饲.
作者:蔡亦强;郑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放线菌病是由放线菌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和纤维变性性疾病.
作者:曹珊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表现多样、复杂,造成诊断上的困难,是临床上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的疾病之一.据不同医院的统计资料分析,误诊率可达54%~69.1%,个别医院甚至高达100%[1].误诊时间短则数月,长则年余.我院自1990年~2000年收治MM7例,入院前误诊为慢性肾炎3例,肺炎、风湿性关节炎、营养性贫血及脑梗塞各1例.本文分析误诊原因与探讨防止误诊对策,以提高对MM的诊断水平.
作者:丁时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其中肺血栓栓塞(PTE)为常见,在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且易误诊或漏诊,病死率高.因此,提高对PTE的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我院自2002年11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2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春梅;王玉静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胸前导联抬高的同时可出现下壁导联ST段压低改变,这种改变的意义近年来常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36例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分析和临床观察,旨在探讨下壁导联ST段压低对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徐孝玄;鲁祖建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MRI扫描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2003年11月~2004年5月,本院对97例小儿进行MRI扫描,回顾分析护理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97例小儿MRI扫描中,图像质量优良76例,基本符合扫描要求19例,不符合要求2例.结论:在小儿MRI扫描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使病人获得安全的检查,扫描图象能够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作者:寿晓燕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早期确诊对治疗和预后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部分患儿由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致误诊、漏诊.我院自1993年~2003年共收治小儿肠套叠250例,其中误诊2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毛春芬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心律失常是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国内外有许多文献报道,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3%~38.5%[1,2],但其病因尚未明确.及时发现及正确处理术后心律失常非常重要.我院自1990年3月~2004年3月对647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病人进行了至少连续72小时心电监护和经皮氧饱和度监测,发生心律失常152例,发生率为23.5%.现就其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和围手术期预防和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郭劝民;曹卫平;朱子宜;徐振芳;赵玉军;张国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正常新生儿低血糖在母婴同室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产科2003年5月~2004年4月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2小时内常规使用足跟微量血进行血糖测定,血糖测定采用FreeStyle利舒坦血糖机.结果:阴道顺产者正常足月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0.074±0.028,择期剖宫产正常足月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0.370±0.062,急诊剖宫产正常足月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0.256±0.066,阴道顺产正常足月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与择期剖宫产、急诊剖宫产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05),择期剖宫产正常足月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与急诊剖宫产比较有明显差异,及时补充口服葡萄糖能很快纠正低血糖.结论: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2小时内行常规血糖监测也很有必要,可及时发现并防止低血糖对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作者:梁珍花;蒙秀林;潘琪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格列本脲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院门诊病人36例,均经饮食及运动疗法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病人,入选前未服用任何降糖药物,并除外重症糖尿病(包括急性并发症)、肝肾功能明显异常、体重明显下降(>10%)等.起始剂量:格列本脲2.5mg,早餐前半小时服一次,二甲双胍0.25,早晚餐时或餐后各服一次.治疗前及治疗后每两周检测一次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总疗程13周.结果:格列本脲、二甲双胍二联疗法治疗13周后,空腹血糖下降3.6mmol/L,餐后2h血糖下降4.3mmol/L,血甘油三酯下降0.7mmol/L,无明显不良反应,顺从性良好.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经饮食及运动疗法治疗无效时采用格列本脲+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效果肯定,顺从性好.
作者:王少学;刘红恩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种和瘢痕,好发于面、背、胸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多发于15~30岁的青年男女,严重者影响患者容貌.我们于2001年3月~2003年8月应用泰尔丝口服合用达林软膏外涂治疗痤疮8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作者:龚小俊 刊期: 2004年第10期
PT和APTT是手术前必查的项目,要得到准确的结果,首先要做好质量控制.其中标本的保存受时间和温度的影响,由于凝血因子易失活,因此严格的标本保存措施是分析前质控的重要内容.一般情况下好及时离心检测,但有时不能及时检测,血浆可冰冻保存.笔者分别检测了-20℃条件下存放14天和20天的标本,并与立即离心检测结果比较.以探讨-20℃时不同保存时间对PT、APTT结果的影响.
作者:叶祥菊;刘成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HIV的发展过程中,感染者血清HIV抗体水平的变化及特异性抗体丢失情况.方法:对HIV感染者发病前后血清内HIV抗体滴度及其抗体膜带进行对比.结果:随着病程的发展,所观察的30例HIV感染者中,转变为AIDS患者后均有HIV抗体水平下降及HIV特异性抗体丢失.结论:AIDS患者发病前后HIV抗体水平明显下降,HIV特异性抗体的种类逐渐减少,以抗p17抗体丢失为常见.
作者:张梅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和掌握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濮阳市1990~200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统计年报表、疫情资料总结分析.结果:1990~2002年濮阳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29398例,占同期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数的41.93%,居传染病第二位.1990~2002年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66.49/10万.1990~2002年其发病呈上升趋势.
作者:姜玮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患者,男,47岁.因左侧肢体无力18个月于2003年12月3日入院.查体:体温36℃,血压13.3/10.4kPa,心肺听诊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清、对答切题,双瞳孔等大等圆,d=3mm,光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较浅,伸舌左偏,左上、下肢肌力均为V级,张力正常,腱反射活跃,左侧罗索利莫征(+),余病理反射未引出.院外MRI:右基底节脑梗死.本院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
作者:王玉珍;高书勤;郭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运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运用高频超声检测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有无粥样斑块.结果:冠心病组内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与冠心病间存在良好相关性.
作者:陈军初;邱少东;钟伟邦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