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剖宫产术后实施安全有效的镇痛,有利于产妇身心健康及早期哺乳。本文综合分析了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包括疼痛机制、客观因素、产妇心理素质、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等),从而探究了术后镇痛护理措施。
作者:於艾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电子鼻咽喉镜下活检术的常规护理中,评价护理质量及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病例中心资料库中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行电子鼻咽喉镜下活检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常规护理,一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VAS和LAS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研究组患者,SAS评分、VAS和LAS好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电子鼻咽喉镜下活检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积极推进患者遵医行为,对于提升护理质量是必要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文领;袁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研究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2014年8~2015年9月,选取我院2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干预措施培训,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结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观察,观察组在护理中的失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观察组的护理评价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了解分析普外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避免护理失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华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安阳中心医院细菌耐药状况与发展趋势。方法:收集2014年我院微生物室的标本培养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临床共分离细菌358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80株,占30.2%,革兰阴性菌2500株,占69.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55%。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2014年我院病原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细菌培养,指导抗生素合理选用。
作者:孟保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存在的问题。方法:抽查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门诊及住院病例分析。结果:存在治疗不规范问题。结论:需加强基层医生继续再教育的培训。
作者:何社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早产儿心肌损害患儿接受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推广价值。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心肌损伤早产患儿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30例,给予常规心肌损害治疗方案,观察组患儿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比2组患儿临床疗效和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7%,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以下各项指标:血清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磷酸激酶同工酶等,观察组患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缺氧早产患儿采取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方案治疗,相对于传统治疗手段可收到更显著临床效果,且有效改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保障以后健康生长和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段宗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本文对目前国内天麻人工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现状进行描述,并从专利申请及产品开发的角度对天麻利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俐;佘丽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根据肱骨干中段骨折病症,探究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共计40例,按照住院时间给予患者顺次的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接受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20例患者接受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上肢功能恢复评分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改善,试验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上肢功能评分较高,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所花费的时间短,且试验组的复发率为(10.00%)低于试验组的复发率(4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来说,应用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较短,且安全性极高。
作者:刘宇;范恒俊;吴凯;张福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多个危险因素聚集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结局不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4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结局分为两组,结局良好为对照组,结局不良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年龄、吸烟率、合并高血脂症发生率、合并高血压症发生率、合并糖尿病发生率、饮酒率、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吸烟、高血脂症、高血压症、糖尿病、饮酒、纤维蛋白原均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危险因素聚集数目越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结局不良的风险越高。
作者:周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病历疏漏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开展以“降低护理病历疏漏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利用鱼骨图分析要因、80/20法则确定主要因素并设定目标值,圈员讨论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各抽取150份病历进行质控检查,活动前疏漏率为90%,活动后降为2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儿科护理病历疏漏率,确保了护理病历质控质量,为临床护理病历质控提供参考。
作者:李彩云;黄琴容;牛林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改善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及疼痛程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心理焦虑状态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经人性化护理后,评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大,且两组心理焦虑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疼痛程度均有所缓解,但观察组患者中重度疼痛及中度疼痛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发生率低,且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焦虑状态,降低疼痛程度,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艳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内科门诊就诊者出现挂号错误的原因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由专人对某日我院内科门诊出现挂号错误患者的信息进行收集,并利用HIS 系统来调取当日内科门诊的日志,利用Fisher's 进行精确的检验。结果:我院当日出诊内科门诊的门诊量为1944例次,出现挂号错误的为44例次,挂号错误率2.3%;在内科门诊挂号中,错误率高的为消化科,通过Fisher's 进行精确检验,P=0.001;就诊2次以上的患者挂号错误率3.3%,就诊2次的患者挂号错误率1.3%,首次就诊的患者挂号错误率1.1%,多次就诊的患者挂号错误率高,通过Fisher's 进行精确的检验,P=0.044。结论:内科门诊的患者出现挂号错误原因较多,提高内科门诊的护士业务水平、对医院学科及分科的特点充分的掌握、加强宣传并有意识地进行主动服务等措施可以降低挂号错误率。
作者:邱丽蓉;高建清;吴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采用微小量布比卡因脊麻(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80岁以上高龄下腹部以下手术的临床研究。方法:A组缓慢注入重比重混合液0.6~1.2ml,,平卧调整麻醉平面在T8以下。B组注入布比卡因混合液1.5~2ml。结果: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阻滞范围扩散高T 8,完全满足手术要求。A组和B组麻醉前后HR、BP、CVP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作者:樊长川;朱颖;王超;刘光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炮制工艺与炮制时间对何首乌成分含量的影响进行调查。方法:将何首乌分别采用不同的工艺炮制12h、24h、32h、36h、48h,而后测定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蒽醌、鞣质含量。结果:黑豆汁高压蒸饮片炮制12h时二苯乙烯苷含量高,其次为黑豆汁炖饮片、黑豆汁蒸饮片,但无论那种炮制方式,在炮制32h后,饮片中的二苯乙烯苷水平都会明显降低(P<0.05)。黑豆汁蒸32h、黑豆汁炖32h、黑豆汁高压蒸12h饮片中蒽醌的含量相差无几,明显高于生饮片(P<0.05)。鞣质的含量会随着炮制时间的增加不断降低,时间越久,含量越低。结论:何首乌中有效物质的成分会随着炮制时间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要严格遵守炮制规则。
作者:李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索在二级医院中如何更好地全面推进品管圈活动。方法:通过对我院开展品管圈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调查问卷,针对其中亟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分析,制定对策,并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进行前后效果比较。结论:针对推行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效对策,对推进品管圈活动是可行的,提高了员工自主自发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一线职工参与管理的意识和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作者:姜文静;彭春敏;冯广伟;万菁;谢东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中职学校护生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观察专项管理对策的效果。方法:以我校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份期间在医院进行实习学习的140名外科护理专科学生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分析护理专科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名,在观察组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应的专项管理对策,并于实习结束后对医院带教老师进行实习满意度调查,并对两班《外科护理学》实习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实习满意度:对照班中,非常满意23例,较满意30例,不满意17例,总满意度为75.71%;观察班中,非常满意33例,较满意34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度为95.71%;观察班明显高于对照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考核成绩:观察班的实习考核成绩平均分为(92.75±13.17)分,对照班的实习考核成绩为(85.75±15.42)分,观察班明显高于对照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职学校护生实习管理中要加强院校联合管理力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带队医生对实习学生的满意度,增强学生的实习质量。
作者:黄湄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将人文关怀护理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血液透析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人文关怀护理的实验组,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卷问查、焦虑量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统计数据进行两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焦虑量和抑郁量评分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明显抑制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晓芸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一项新研究显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有助于预防肥胖的“良好基因”表明,免疫系统的某些方面在抵御肥胖上可能也起了一些作用。科学家发现,缺乏一种特定类型的免疫细胞的小鼠,即便正常饮食也会出现超重和新陈代谢异常。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急性肺栓塞合并肺部感染的有效治疗方式。方法:选择2015年4月1日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肺栓塞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抗凝和溶栓治疗外,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实施抗感染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痰液样本中菌株消除情况。结果:患者在治疗前,痰液样本中共分离出三种致病菌,分别为金黄色葡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经治疗后,三种菌株消失,双侧肺感染消失。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肺栓塞合并感染疾病方面,除了传统抗凝和溶栓治疗外,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对于患者疾病预后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现实意义存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三踝骨折的术前处理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4例不稳定性三踝骨折伴脱位的患者临床资料,入院后麻醉下行胫距关节复位,克氏针(穿跟骨、距骨、胫骨)固定。结果:伤后至骨折内固定手术时间为5~10天,术后伤口均呈甲级愈合。结论:对不稳定性三踝骨折脱位进行克氏针(穿跟骨、距骨、胫骨)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成本低,患者经济负担小,制动效果佳,利于皮肤软组织消肿,提高手术安全性等优点。
作者:吴海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