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产儿颅内出血临床分析和护理进展

莫琳莹

关键词:颅内出血, 早产儿, 影响因素, 护理进展
摘要:早产儿颅内出血多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或兴奋,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患儿预后差别也较大。深入了解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对于预防颅内出血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发生颅内出血的早产儿,除了及时地进行抢救治疗外,还要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以减轻颅内出血导致的伤残程度。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PDCA循环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PDCA 循环应用于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抗菌药物管理中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前与应用后的住院患者各10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应用前后的抗菌药物管理的相关项目进行比较。结果: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8.65% vs 31.73%、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3.25% vs 21.15%、抗菌药物病原微生物送检率为25.96%vs 60.58,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应用PDCA 循环管理法可行性高。

    作者:窦富珍;俞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班级制管理模式在护理实习生管理中应用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班级制管理模式在护理实习生管理中应用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毕业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其中对照组实习护生进行非班级制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实习护生进行班级制管理模式。观察两组实习护生的临床能力综合技能考核评分以及压力源得分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平均总得分为(92.34±4.35)分,对照组护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平均总得分为(83.17±3.19)分,观察组护生的总得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生在各项压力源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班级制管理模式在护理实习生管理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乌芪参苓汤治疗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乌芪参苓汤来治疗肠癌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肠癌患者50例为该试验的探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的西医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芪参苓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和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乌芪参苓汤结合治疗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很明显,在保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情况下,极高地改善患者的生活,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医疗界推广及应用。

    作者:杜洪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断指再植术后用药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用药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根据药物不良反应实施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结果: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用药不良反应效果显著。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为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王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救护理路径用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急诊中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共70例。将此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与B组。A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 B组患者则进行急救护理路径,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后的病情好转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可快速判断出急诊中急性S 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可在第一时间内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

    作者:周东彬;张丽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路径在社区中的发展与展望

    社区卫生服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临床路径的出现,针对不同病种使诊疗行为更加完整;提高了医疗质量。本文综述了临床路径在社区中的应用和研究。

    作者:黄彦豪;龚国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与介水传染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析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与介水传染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5年我县的237个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点中的水样进行检测分析,以选取水样中的菌群总数以及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为主要检测项目,同时对我县同期介水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对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和介水传染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237个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点的960个检测水样中,菌群总数检测合格率约为99.2%,总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约为96.4%,耐热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约为99.6%,并且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系统不同,菌群总数的检测合格率也不同,其中,菌群总数检测合格率中市政供水高,为100%。此外,检测水样的菌群总数合格率以及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我县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与介水传染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

    作者:谢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品管圈活动推进机制的探讨

    目的:探索在二级医院中如何更好地全面推进品管圈活动。方法:通过对我院开展品管圈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调查问卷,针对其中亟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分析,制定对策,并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进行前后效果比较。结论:针对推行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效对策,对推进品管圈活动是可行的,提高了员工自主自发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一线职工参与管理的意识和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作者:姜文静;彭春敏;冯广伟;万菁;谢东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应用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也为了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医学检验在我国有了快速发展,不断建立的新的检验技术使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越来越好,检测结果也更加准确可靠。检验仪器的迅速发展在医学检验领域更是倍受注目,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日新月异对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等方面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台适用于基层医院使用的全自动生化分析设备。我院自2012年4月购进一台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使用至今,仪器运行良好,临床评价较好。笔者将三年多来对仪器的应用体会及维护保养方面总结如下。

    作者:赵沛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康惠尔透明贴防治胺碘酮导致的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是心血管内科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心律失常的药物,是第Ⅲ类抗心律失常制剂,是治疗心律失常常用的药物之一。胺碘酮口服时吸收缓慢,静脉注射后大约15分钟作用达高峰,并在4小时内代谢[1]。因为该药物作用时间较短,临床上常采用静脉泵入的给药方法。另外其P H值较低为2~4,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性很大,容易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从而引发静脉炎。轻者可引起局部组织发红、疼痛;重者静脉血管呈条索状改变伴剧痛,甚至血管周围皮肤结节状硬结、局部组织坏死,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2]。我科自2014年以来开始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治疗胺碘酮引起的静脉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洵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子宫动脉精细栓塞术在产后大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了解产后大出血患者接受子宫动脉精细栓塞术治疗的具体操作和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22例接受子宫动脉精细栓塞术治疗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预后情况及并发症事件率。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止血成功,临床止血成功率达到100%,无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少数患者栓塞后出现下腹胀痛或者轻度发热等情况,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应用子宫动脉精细栓塞术方案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止血效果,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且不会影响患者生育功能,保障其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高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分析抗衰老中药的药理作用

    中药在我国医院非常常见,因为其有延缓衰老以及强身健体的功能,而中药的药理作用一般表现在调节抗氧化、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清除自由基、肌体免疫功能,修复DNA的损伤等方面,从而使机体寿命得以延长,以此实现抗衰老的作用,本文将中药当中抗衰老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作者:杨允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精神科医院的用药评价和分析

    目的:对精神科医院的用药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精神科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489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析其门诊处方。结果:(1)新型抗精神疾病药的使用概率较大,且呈增长趋势;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使用单药进行治疗,少部分难治性精神疾病采用联合用药进行治疗。(2)489例患者中56例患者联合使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占总人数的11.45%。结论:精神科医院的用药情况基本合理,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药物选择的多样化、新型化、同时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锐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频超声在甲状腺普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甲状腺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普查的24830例居民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超声发现甲状腺疾病3768例,发病率为15.2%。超声发现甲状腺疾病3768例,发病率为15.2%,其中男2000例,女1768例;其中良性疾病3668例,其中甲状腺肿2000例,甲状腺腺瘤1668例;恶性疾病100例,其中乳头状癌60例,滤泡状癌30例,髓样癌10例。甲状腺恶性疾病的结节多呈现为多发,钙化多,形态多不规则;而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的结节多为单发,钙化少,形态多规则,对比差异显著(P<0.05)。甲状腺疾病3768例经过病理分析确诊为良性3665例,恶性103例,为此高频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诊断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0%和97.1%。结论:高频超声在甲状腺普查中的应用价值高,有很好的影像学特征,对良恶性病变鉴别有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华;何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放射工作人员体检结果中血清T3、T4及TSH水平分析

    目的:对放射工作人员体检结果中血清T3、T4及TSH水平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市400例放射工作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实验组,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另选择我市4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对比两组血清中的T3、T4及TSH水平。结果:实验组的T3、T4及TSH水平分别为(1.29±0.25)ng/ml、(80.27±10.54)ng/ml、(1.47±0.39)μIU/ml,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放射工作人员T3、T4水平低于常人,TSH水平高于常人,故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甲状腺部位进行射线防护,以预防甲状腺功能病变。

    作者:邢美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效果对比

    目的:观察分析宫颈糜烂患者应用LEEP刀治疗和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门诊确诊的90例宫颈糜烂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及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LEEP刀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2.22%(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阴道流液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颈糜烂治疗中,LEEP刀治疗效果优于微波治疗,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可加快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1例急性肺栓塞抗感染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急性肺栓塞合并肺部感染的有效治疗方式。方法:选择2015年4月1日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肺栓塞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抗凝和溶栓治疗外,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实施抗感染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痰液样本中菌株消除情况。结果:患者在治疗前,痰液样本中共分离出三种致病菌,分别为金黄色葡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经治疗后,三种菌株消失,双侧肺感染消失。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肺栓塞合并感染疾病方面,除了传统抗凝和溶栓治疗外,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对于患者疾病预后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现实意义存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创闭合复位多根钢针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评价

    目的:对微创闭合复位多根钢针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的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种治疗方式,为微创闭合复位多根钢针内固定这种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在2006年-2014年在本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资料。年龄23岁~63岁,平均42岁。均为闭合性跟骨明显移位骨折。随访1年。其中微创闭合复位多根钢针内固定组40例。男37例。女3例。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组20例。男16例。女4例。测量两组手术患者手术前后Bohler角、Clssane角、跟骨宽度、高度进行比较,另采用Kerr跟骨骨折评分系统进行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宽度较术前明显改善,Kerr跟骨骨折评分两组患者均满意。术后无明显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及影响工作者。切开复位锁定钢板组术后出现4例切口边缘液化坏死,经换药治疗后愈合,无因钢板外露再次手术行皮瓣转移覆盖者。微创闭合复位钢针内固定组无明显并发症。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闭合复位多根钢针治疗跟骨骨折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均能取得满意疗效,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可早期手术及手术费用低的优点。多适用于粉碎不严重的移位骨折,如具有大块舌状骨块SandersⅡ型和SandersⅢ型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适用于SandersⅢ型和SandersⅣ型严重粉碎及关节面严重压缩骨折,其可在直视下解剖复位,同时坚强内固定,必要时直接植骨,锁定钢板固定更牢靠,无须石膏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但需仔细无创操作,减少软组织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纮;吉爱提·色义提;李新宁;阿德阿联;郭斌;杨建军;汪永兰;马建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路径在胸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路径在胸外科实习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胸外科88名本科实习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临床路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病历书写、病例分析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平均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胸外科实习教学中运用临床路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胸外科知识学习成绩和实际操作能力,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胡煜琳;李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免疫细胞或帮助打败肥胖

    一项新研究显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有助于预防肥胖的“良好基因”表明,免疫系统的某些方面在抵御肥胖上可能也起了一些作用。科学家发现,缺乏一种特定类型的免疫细胞的小鼠,即便正常饮食也会出现超重和新陈代谢异常。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