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救护理路径用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效果评价

周东彬;张丽瑞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急诊急救, 急救护理路径
摘要:目的:评价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急诊中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共70例。将此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与B组。A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 B组患者则进行急救护理路径,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后的病情好转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可快速判断出急诊中急性S 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可在第一时间内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激励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激励作为能有效调动职员的积极性、发挥个人潜力、自觉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管理手段,在当今护理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激励理论不断发展,临床上的激励手段也是各种各样,采取正确的手段对症激励成为提高激励水平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激励概念、激励方法,综述了激励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余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乳腺微创手术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PN)应用于乳腺微创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将82例拟行乳腺微创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CPN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CPN组则实施CPN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CPN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微创手术患者中实施CPN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健康宣教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边彩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加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的储存与养护

    本文分析了如何增强生产企业药品的储存与保护,消费者使用药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利用分析各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的养护中所产生的矛盾以及因素,正确的了解到药品管理的严重性和必需性,提升药品的质量以及医学治疗的安全。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的储存与养护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方法需要改进。

    作者:冯晓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皮肤科住院患者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设计对照实验,探讨舒适护理疗法在皮肤科住院患者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皮肤科2013年3月~2015年3月住院部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皮肤科护理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舒适护理辅助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以及患者对医院住院环境、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医务人员操作机能、医务人员健康指导水平等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该统计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皮肤科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医院皮肤护理治疗的满意度,因此该护理疗法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权玉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关于剖宫产术后促排气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2014年6月~2014年12月足月妊娠剖宫产术后应用三种不同方法后产妇排气、子宫收缩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4年12月90例剖宫产术后排气及子宫收缩的干预方案。结果:在促术后早期排气及产后子宫收缩上治疗仪组优于排气汤组及对照组,而中药排气汤在排气的效果上稍低于治疗仪组,高于对照组,但在促产后子宫恢复上低于治疗仪组,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产后康复治疗仪能有效促进早排气及子宫收缩。

    作者:徐雅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我院2013~2014年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变迁的回故性分析

    目的:研究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细菌耐药的变化趋势。方法:通过我院HIS系统收集2013~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量,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结果:与去年相比,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有所降低,且其对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性也明显下降。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相对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属对多数被测药物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减少细菌耐药性是有益的。

    作者:谢海雄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研究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2014年8~2015年9月,选取我院2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干预措施培训,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结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观察,观察组在护理中的失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观察组的护理评价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了解分析普外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避免护理失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华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消毒供应室清洗复用医疗器械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清洗复用医疗器械的重要性。方法:未经消毒供应室清洗的复用医疗器械12659件为对照组,经消毒供应室清洗的复用医疗器械12835件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情况和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洗涤评分、包装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用医疗器械致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清洗复用医疗器械可显著提高安全性,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作者:张应先;罗月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32例双黄连粉针剂治疗疱疹性咽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双黄连粉针剂疗法在疱疹性咽炎(H P)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为2015年1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32例H P患儿静脉滴注双黄连粉针剂进行治疗,疗程7d,对比就诊时、治疗1疗程后上述患儿的临床症状,并观察、记录用药不良反应、个体退热时间。结果:就诊时患者出现发热、流涎、咽痛、口腔疱疹、拒食等临床症状,治疗一疗程后上述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退热时间方面,1天内退热20例,1~2天退热8例,2~3天退热4例;不良反应方面,并未出现白细胞降低等严重不良反应,2例出现瘙痒性皮疹,1例出现轻度腹泻。结论:中医将疱疹性咽炎归为湿蕴证,病因为外毒侵入、免疫力不足,双黄连粉针剂的药效成分提取自连翘、黄岑、金银花等,上述药材均具有祛邪燥湿、解毒退热之功效,因此该针剂可对症施治、疗效确切。另外,双黄连粉针剂也具有不良反应轻微、退热快速等疗效特点,值得在HP的预防、治疗中加以应用。

    作者:刘兴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二甲硅油散在食管癌术后肠内鼻饲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术后鼻饲二甲硅油散和未鼻饲二甲硅油散的病人观察,总结食管癌术后鼻饲二甲硅油散的价值。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腹胀情况、术后首次大便时间、术后呼吸功能障碍的发生、术后肝肾功能异常情况。结果:研究组综合情况明显优于未鼻饲的观察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鼻饲二甲硅油散可以明显减轻腹胀,术后首次大便时间提前,减少术后呼吸功能障碍的发生明显减少,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杨广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应用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也为了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医学检验在我国有了快速发展,不断建立的新的检验技术使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越来越好,检测结果也更加准确可靠。检验仪器的迅速发展在医学检验领域更是倍受注目,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日新月异对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等方面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台适用于基层医院使用的全自动生化分析设备。我院自2012年4月购进一台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使用至今,仪器运行良好,临床评价较好。笔者将三年多来对仪器的应用体会及维护保养方面总结如下。

    作者:赵沛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街头采血工作中ABO血型初定错误的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

    目的:分析街头采血工作中ABO血型初定错误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对2013年度街头采血工作中ABO血型初定错误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出引起错误的原因,并在2014年度的街头采血工作中实施应对措施。对比两个年度街头采血工作中A B O血型初定错误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013年度街头采血工作中A B O血型初定错误发生率为0.87‰(7/6905),2014年度街头采血工作中ABO血型初定错误发生率为0.14‰(1/6929),两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BO血型初定错误可影响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在街头采血工作中应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血型鉴定错误。

    作者:李杰;Lu Guangren;Liu Zhuomin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43例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肌衰竭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我院收治的43例心肌梗死后心肌衰竭的病人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临床观察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俩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肌衰竭的病人实施临床观察以及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明显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抢救速度,增加患者生存的几率。

    作者:王迎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我国城乡每千人口医护人员配置的空间格局

    目的:探讨我国城乡地区每千人口医护人员配置的空间格局,以期为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方法:以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卫生人力资源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I D W插值法及局域相关分析技术对全国人力资源区域配置情况进行分析和直观展示。结果:城市和农村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均有空间正向自相关性,为空间聚集性分布,且农村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存在高配置的地区聚集性。北京是每千人口医护人员拥有量多的地方,表现为“热点”区域;而西藏和重庆呈“冷点”现象。结论:全国每千人医护人员数配置在北京、吉林、青海、西藏和新疆等存在聚集现象,城乡空间分布不均匀,有待进一步优化配置。

    作者:吴晓春;梁文博;梁志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应用自粘弹力绷带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自粘弹力绷带固定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针对留置针固定不牢等问题,我科自2013年11月起对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在置入外周静脉留置针采用无菌透明胶贴固定后,再用自粘弹力绷带进行二次固定。结果:用自粘弹力绷带固定外周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拔管率明显降低,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自粘弹力绷带弹性较好,通透性好,不易自行松脱,操作方法简单,固定效果好,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韦亚红;周凤吉;梁佳音;刘沫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院工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人力资源是医院重要的资源之一,更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员工队伍结构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也就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医院工会代表了医院广大职工利益,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医院工会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更好的协助医院内部开展工作。

    作者:刘大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何氏壮骨抗痨散与止痛壮骨散分部位外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何氏壮骨抗痨散与止痛壮骨散分部位外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患有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要求其在休息和热敷的基础上外用何氏壮骨抗痨散与止痛壮骨散。治疗6周后观察膝关节疼痛、肿胀情况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疼痛、肿胀症状显著减轻,且功能评分与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在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会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的现象,可在局部外敷何氏壮骨抗痨散与止痛壮骨散,进而减轻症状,控制病情。

    作者:李国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动脉细胞再生或为心脏“自然搭桥”

    美国科学家发现能再生出动脉的细胞,有助于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心脏病疗法--“自然搭桥”疗法,即诱导心脏细胞在病变或者阻塞的血管周围形成新的动脉,再造供血通路。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68例不典型川崎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征与早期诊断。方法:对我院2006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68例不典型川崎病患者及65例典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方法。结果:经过治疗,68例患者均实现临床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3.6±3.3)天。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疗不典型川崎病的关键。

    作者:陈颖;石明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路径在社区中的发展与展望

    社区卫生服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临床路径的出现,针对不同病种使诊疗行为更加完整;提高了医疗质量。本文综述了临床路径在社区中的应用和研究。

    作者:黄彦豪;龚国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