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文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门基础科学。通过教师课前充分备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使案例、病例讨论贯穿全程教学,并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注重双语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作者:邢雪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现状及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县20个农村集中式供水监测点进行调查分析,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现状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我县农村集中式供水监测点水质超标率约为17.65%,其中以微生物超标为主;农村集中式供水中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与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呈负相关性;水质总体合格率、消毒措施与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呈负相关性, P<0.05。结论: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卫生状况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呈负相关性,改善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质量,有利于降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前置胎盘的恰当治疗方法以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40例前置胎盘的孕产妇作为研究组,同时从同期到院治疗的产妇中选择40例胎盘正常的妊娠期女性作为对照组。根据两组产妇入院时孕周及胎儿的情况,阴道的出血量以及宫口开大的程度等临床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从而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方式,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母婴的结局。结果:研究组孕妇产后的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在临床治疗结局上两组产妇均未出现死亡,但在终止妊娠及胎儿死亡等方面对照组明显优于研究组,数据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胎盘前置的孕妇及时的采取早期诊断,同时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治疗契机,可以很好的提高其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蒲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宫颈糜烂患者应用LEEP刀治疗和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门诊确诊的90例宫颈糜烂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及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LEEP刀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2.22%(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阴道流液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颈糜烂治疗中,LEEP刀治疗效果优于微波治疗,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可加快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存在的问题。方法:抽查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门诊及住院病例分析。结果:存在治疗不规范问题。结论:需加强基层医生继续再教育的培训。
作者:何社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通过给予腺性膀胱炎术后患者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并联合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了术后患者的复发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对临床实验的证实,总结了以下方法及要点,希望可以帮助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翁丽萍;陆燕;冯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疗机构中的药事管理工作,是整个医疗事业建设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药事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医疗事业进步发展的一大因素。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如医疗机构中药学的处境、社会公众需求压力的增大以及国家出台的药品政策和药品收益的影响等。因此本文将针对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方面的不足以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以找到提升其工作效率的办法。
作者:邓从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设计对照实验,探讨舒适护理疗法在皮肤科住院患者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皮肤科2013年3月~2015年3月住院部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皮肤科护理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舒适护理辅助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以及患者对医院住院环境、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医务人员操作机能、医务人员健康指导水平等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该统计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皮肤科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医院皮肤护理治疗的满意度,因此该护理疗法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权玉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主要的死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心衰患者常合并贫血,且患者年龄越大,心功能越差,贫血发生率越高。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资料[1]显示约1/5~1/3的心衰患者可能合并贫血,心衰程度严重者合并贫血率可能高达50%以上;本文旨在综述贫血与心衰的相关性及治疗进展。
作者:陈小玲;吴新华;陈章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浅层分析2015年中国小儿用药的近况及至今还未得到完善的问题,对应提出解决或防范的方案,为了让每一个小儿都得到更加安全的用药环境。方法:调查本院的小儿用药摆放、使用说明书及药物的常用剂量、剂型并进行可能的安全隐患预测,对安全问题提出改善措施。结果:经过对本院的调查发现,小儿用药的主要问题有小儿用药的使用说明书介绍含糊,药物的剂型、规格、包装不当,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应用不合理。结论:就目前医学程度,药物治疗是治愈小儿疾病的常用主要方式,但小儿用药的使用方面还存在着各方面的不足。小儿药物的管理、小儿药物的安全检测、小儿用药的合理剂量尚不完善。应制定合理的药物管理方法,重视儿科人员的药物使用培训,进一步确保小儿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邹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儿童股骨颈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儿童股骨颈骨折56例,对49例儿童股骨颈骨折采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骨折闭合复位,复位满意后经皮分别以多枚螺纹根克氏针及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结合螺纹克氏针内固定。单纯石膏外固定治疗7例。结果:51例疗效满意,4例移位,1例股骨头坏死。结论:采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骨折闭合复位,多枚螺纹根克氏针及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结合螺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可获得较为满意临床疗效。
作者:王征东;姚毅敏;钟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将人文关怀护理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血液透析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人文关怀护理的实验组,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卷问查、焦虑量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统计数据进行两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焦虑量和抑郁量评分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明显抑制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晓芸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复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清洗的重要性。方法:我院从2014年1月起在消毒供应室中对复用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将2014年1月~12月复用医疗器械的包装评分和清洗评分以及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作为观察组,将2013年1月-12月的相关数据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复用医疗器械的包装评分和清洗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中对复用医疗器械进行统一的清洗消毒能够提高复用医疗器械的使用质量,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安全。
作者:林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方案对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所有患者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依照分组不同采用不用的治疗方案,其中对照组行西医护理干预方案并行口头健康指导、密切观察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等在内的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再行中医疗法干预并行优化环境布置、用药指导、家庭健康宣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病情护理及及时随访等在内的综合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为10.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43%(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方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三踝骨折的术前处理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4例不稳定性三踝骨折伴脱位的患者临床资料,入院后麻醉下行胫距关节复位,克氏针(穿跟骨、距骨、胫骨)固定。结果:伤后至骨折内固定手术时间为5~10天,术后伤口均呈甲级愈合。结论:对不稳定性三踝骨折脱位进行克氏针(穿跟骨、距骨、胫骨)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成本低,患者经济负担小,制动效果佳,利于皮肤软组织消肿,提高手术安全性等优点。
作者:吴海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参附注射液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划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治疗方法外,实施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它们的心电图指标、疗效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00%、77.50%,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效果更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参附注射液应用该种疾病治疗过程中,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贺建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接收肿瘤患者100例作为对象,分成两组后行不同处理,即:对照组(基础的静脉留置针穿刺)、研究组(中心静脉导管),评定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者3例,发生率为6.0%,和34.0%的对照组相比较少,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肿瘤患者护理期间实施中心静脉导管作用显著,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整体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黄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采用微小量布比卡因脊麻(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80岁以上高龄下腹部以下手术的临床研究。方法:A组缓慢注入重比重混合液0.6~1.2ml,,平卧调整麻醉平面在T8以下。B组注入布比卡因混合液1.5~2ml。结果: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阻滞范围扩散高T 8,完全满足手术要求。A组和B组麻醉前后HR、BP、CVP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作者:樊长川;朱颖;王超;刘光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末端开口PICC冲封管中的效果。方法:将40例肿瘤科首次使用末端开口PICC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 A组使用10m l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冲封管, B组使用10m 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冲管,再用50U/m l稀释肝素液10m l进行正压封管,比较两组堵管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结果:A组发生导管堵塞1例,B组发生导管堵塞2例;A组无静脉炎发生,B组发生1例静脉炎。结论: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福来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末端开口PICC冲封管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龚红霞;车瑞霞;龙晓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安阳中心医院细菌耐药状况与发展趋势。方法:收集2014年我院微生物室的标本培养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临床共分离细菌358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80株,占30.2%,革兰阴性菌2500株,占69.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55%。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2014年我院病原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细菌培养,指导抗生素合理选用。
作者:孟保福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