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现状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相关性研究

杨红梅

关键词:农村集中式供水, 卫生现状, 介水传染病, 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析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现状及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县20个农村集中式供水监测点进行调查分析,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现状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我县农村集中式供水监测点水质超标率约为17.65%,其中以微生物超标为主;农村集中式供水中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与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呈负相关性;水质总体合格率、消毒措施与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呈负相关性, P<0.05。结论: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卫生状况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呈负相关性,改善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质量,有利于降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长期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分析

    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使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期大大延长,但血液透析只能对体内尿毒症毒素做部分清除,长期透析患者将因各种慢性并发症及心理社会因素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下面结合国内外新研究进展,对影响长期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以其为临床对策提供帮助。

    作者:易彦伶;甘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子宫肌瘤治疗中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子宫肌瘤采取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10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激素变化、子宫大小及瘤体大小的改变,随访1年,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后患者子宫体积、瘤体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FSH、LH、E2、P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无1例患者死亡,其中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2.78%。结论:绝经期子宫肌瘤采取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安全可靠,可明显缩小瘤体体积,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向朝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及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茵栀黄口服液及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7.8376,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一星期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及蓝光照射用于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有显著疗效,有效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静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文关怀护理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4例分析

    目的:研究将人文关怀护理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血液透析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人文关怀护理的实验组,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卷问查、焦虑量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统计数据进行两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焦虑量和抑郁量评分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明显抑制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晓芸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行为干预对实习护生洗手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实习护生洗手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82名中专实习女护生进行,为期2周的洗手行为干预,根据观察量表,采用现场观察法,记录洗手有关情况。结果:行为干预后,实习护生执行洗手的情况及洗手技术掌握情况均显著提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为干预可以提高实习护生洗手的依从性。

    作者:郑巧英;陈玉惠;黄淑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康惠尔透明贴防治胺碘酮导致的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是心血管内科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心律失常的药物,是第Ⅲ类抗心律失常制剂,是治疗心律失常常用的药物之一。胺碘酮口服时吸收缓慢,静脉注射后大约15分钟作用达高峰,并在4小时内代谢[1]。因为该药物作用时间较短,临床上常采用静脉泵入的给药方法。另外其P H值较低为2~4,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性很大,容易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从而引发静脉炎。轻者可引起局部组织发红、疼痛;重者静脉血管呈条索状改变伴剧痛,甚至血管周围皮肤结节状硬结、局部组织坏死,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2]。我科自2014年以来开始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治疗胺碘酮引起的静脉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洵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到2015年7月到我院牙科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23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访了解本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对微型种植体有较好耐受性,治疗完成后均可正常覆牙合和覆盖,面形正常,未出现感染和不适感。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采取微型种植体具有较好的支抗效用,操作简便,矫正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荣荣;刘璐;刘梦珺;张琰;刘东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5例误诊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误诊的原因,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2015年5月出现误诊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结果,探讨出现误诊的原因。结果:研究分析发现,所有患者误认为血液系统疾病的有3例、误认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症的有4例、误诊为冠心病与原发性心肌病的有3例、误诊为肥胖症的有3例、误认为糖尿病有1例、误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有1例。对误诊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后,均经门诊随访替代治疗或住院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在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时候,医师需要详细的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明确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并结合FT3、FT4与高敏TSH的检查结果,可以有效降低误诊率,促使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李冬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T在肺段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放射CT在肺段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患者分别进行CT和X线扫查,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和详细描述CT诊断结果。结果:36例患者CT检查发现存在异常的供血情形,其中12例是肺主动脉供血,剩余24例主要是腹部供血。X线检查法的准确人数为32例(91.6%),CT诊断该病的正确人数为35例(98.2%),可以看出CT诊断法的正确率高于X线检查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射CT法诊断该病准确率较高,且能够显示病灶的周围的组织变化,在临床上有较大应用价值。

    作者:汪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创前侧入路胫骨远端L型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前侧入路胫骨远端L型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32例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微创前侧入路胫骨远端L型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32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内固定松动、内固定断裂、皮瓣坏死、骨折移位、切口感染等并发症;Johner-wruhs评分显示,20例优,8例良,4例中,0例差,优良率为87.5%。结论:微创前侧入路胫骨远端L型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提升骨折治愈率,促使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二虎;王占东;朱亚;井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014年安阳中心医院细菌耐药检测及分析

    目的:总结安阳中心医院细菌耐药状况与发展趋势。方法:收集2014年我院微生物室的标本培养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临床共分离细菌358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80株,占30.2%,革兰阴性菌2500株,占69.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55%。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2014年我院病原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细菌培养,指导抗生素合理选用。

    作者:孟保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14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142例,按收治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1例,两组性别、年龄、临床分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常规给抗感染,抗过敏、抗炎等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发生腹痛、关节痛明显减少,平均住院日缩短,皮疹退而复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毒副作用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乔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两种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持续和常规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接受肾功能衰竭治疗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持续血液净化组患者PLT、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等凝血功能以及S c r、B U N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血液净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常规血液净化,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姚晓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参附注射液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划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治疗方法外,实施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它们的心电图指标、疗效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00%、77.50%,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效果更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参附注射液应用该种疾病治疗过程中,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贺建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抗癌药或能使帕金森氏症患者重新行走

    一种昂贵的抗癌药或能逆转晚期帕金森氏症,使一项小型临床试验的参与者多年来首次开口说话和重新行走。虽然对于帕金森氏症有不少治疗方法,但如果被证实,这将是一种药物首次对帕金森氏症的病因起作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和分析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按照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年龄≥60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60岁,均对两组患者实行全身麻醉手术,并使用韦氏记忆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短期认知功能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明显衰退,与术前的认知功能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观察组的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具有影响,但长期来看并无认知功能影响。

    作者:牛月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方法: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在陆良县人民医院确诊生殖道HPV病毒感染者,同时行宫颈液基细胞学(TCT)及阴道镜检查排除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病例共200例,必要时做活组织检查。治疗组100例,应用保妇康栓阴道用药2个月,对照组100例,不用任何药物,只进行观察。用药后再次行宫颈分泌物HPV检查、妇科检查、TCT、白带系列、阴道镜检查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用药后2、3个月高危型HPV的转阴率分别为33%及43%。结论:保妇康栓能有效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作者:陈月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贝那普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降压疗效观察

    糖尿病(DM)与高血压均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又都面临在中国流行的趋势[1]。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胰岛素抵抗(IR)是发生2型DM和高血压的共同病理基础,因此在治疗DM合并高血压时应重视降压药和胰岛素增敏剂的联合应用。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我们应用贝那普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76例2型DM伴高血压病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长卫;马鹏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效果对比

    目的:观察分析宫颈糜烂患者应用LEEP刀治疗和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门诊确诊的90例宫颈糜烂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及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LEEP刀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2.22%(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阴道流液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颈糜烂治疗中,LEEP刀治疗效果优于微波治疗,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可加快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毕业实习探讨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走向社会前的后一个环节,是学生真正全身心投入到科研环境中的一个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多校区办学情况增加,通过对本校免疫学专业的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发现了毕业论文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师资力量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积极性差、导致毕业论文总体质量下降,难以显现毕业设计对于提升学生自身能力、完善整体素质的重要作用。本院多年负责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综合大实验的教学指导工作,也在毕业生的毕业实习环节上投入了大量的师资力量和科研经费,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作者:王克振;戴建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