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5例误诊分析

李冬雪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误诊, 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误诊的原因,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2015年5月出现误诊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结果,探讨出现误诊的原因。结果:研究分析发现,所有患者误认为血液系统疾病的有3例、误认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症的有4例、误诊为冠心病与原发性心肌病的有3例、误诊为肥胖症的有3例、误认为糖尿病有1例、误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有1例。对误诊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后,均经门诊随访替代治疗或住院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在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时候,医师需要详细的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明确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并结合FT3、FT4与高敏TSH的检查结果,可以有效降低误诊率,促使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临床治愈率。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研究

    目的:对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式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效果比较显著,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等都比较小,很受欢迎。

    作者:李玉萍;宋劲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与介水传染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析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与介水传染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5年我县的237个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点中的水样进行检测分析,以选取水样中的菌群总数以及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为主要检测项目,同时对我县同期介水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对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和介水传染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237个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点的960个检测水样中,菌群总数检测合格率约为99.2%,总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约为96.4%,耐热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约为99.6%,并且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系统不同,菌群总数的检测合格率也不同,其中,菌群总数检测合格率中市政供水高,为100%。此外,检测水样的菌群总数合格率以及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我县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与介水传染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

    作者:谢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脾胃肠疾病辩证论治的心得体会

    脾胃肠疾病是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13年6月份开始参加广西第二批中(壮瑶)医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的学习,有些心得体会,并在日常临床中辩证施治,使部分患者能在基层医院的得到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便患者。

    作者:杨启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观察前置胎盘的恰当治疗方法以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究前置胎盘的恰当治疗方法以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40例前置胎盘的孕产妇作为研究组,同时从同期到院治疗的产妇中选择40例胎盘正常的妊娠期女性作为对照组。根据两组产妇入院时孕周及胎儿的情况,阴道的出血量以及宫口开大的程度等临床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从而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方式,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母婴的结局。结果:研究组孕妇产后的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在临床治疗结局上两组产妇均未出现死亡,但在终止妊娠及胎儿死亡等方面对照组明显优于研究组,数据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胎盘前置的孕妇及时的采取早期诊断,同时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治疗契机,可以很好的提高其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蒲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救护理路径用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急诊中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共70例。将此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与B组。A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 B组患者则进行急救护理路径,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后的病情好转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可快速判断出急诊中急性S 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可在第一时间内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

    作者:周东彬;张丽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院工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人力资源是医院重要的资源之一,更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员工队伍结构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也就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医院工会代表了医院广大职工利益,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医院工会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更好的协助医院内部开展工作。

    作者:刘大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的研究新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近年来,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血栓通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疗效。本文主要从自由基损伤、NO、炎症反应、神经细胞凋亡与修复、脑动脉粥样硬化、血脑屏障等方面,综述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的一些研究进展。

    作者:郭培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应用于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3月接收的88位脑梗塞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护理康复效果、护理后Barthel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改善,护理后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进行干预效果显著,加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继续推广。

    作者:王玉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和分析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按照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年龄≥60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60岁,均对两组患者实行全身麻醉手术,并使用韦氏记忆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短期认知功能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明显衰退,与术前的认知功能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观察组的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具有影响,但长期来看并无认知功能影响。

    作者:牛月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护理病历疏漏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病历疏漏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开展以“降低护理病历疏漏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利用鱼骨图分析要因、80/20法则确定主要因素并设定目标值,圈员讨论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各抽取150份病历进行质控检查,活动前疏漏率为90%,活动后降为2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儿科护理病历疏漏率,确保了护理病历质控质量,为临床护理病历质控提供参考。

    作者:李彩云;黄琴容;牛林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脑钠尿肽(BNP)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1月进行血液检查的AMI患者3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检查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4例作为UA组,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hs-CRP和BNP的水平。结果:研究组和UA组血清hs-CRP和BNP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血清hs-CRP和BNP的水平高于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BNP与hs-CRP水平对于诊断AMI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考虑用于AMI诊断。

    作者:陈贝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6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死亡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18.3%)。治疗后pH、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君磊;杨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3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将76例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划分为护理观察组与护理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38例,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并根据分组对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更强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护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比护理对照组更短,且护理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护理对照组,所有观察数据对比护理观察组均占优势,且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患者实施针对性更强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巩固和保障手术治疗效果,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早产儿颅内出血临床分析和护理进展

    早产儿颅内出血多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或兴奋,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患儿预后差别也较大。深入了解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对于预防颅内出血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发生颅内出血的早产儿,除了及时地进行抢救治疗外,还要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以减轻颅内出血导致的伤残程度。

    作者:莫琳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ICU危重症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与分析

    目的:对ICU危重症患者心理护理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8例ICU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对ICU危重症患者实施不同心理护理后,转科时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护人员要针对I C U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反应,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

    作者:黄淑仪;刘燕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体会

    目的::探讨检验科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方法,达到预防与控制发生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分析检验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关管理措施。结果:预防与控制检验科医院感染提高思想认识是根本,加强组织管理是保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是关键。结论:必须重视做好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采取规范措施加以管理,才能有效保障医务人员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伤害,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柯秀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调Q1064nm激光和IPL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比较

    目的:本文主要观察比较调Q1064nm激光和IPL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黄褐斑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4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IPL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调Q1064n m激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治疗黄褐斑患者时,给予调Q1064n m激光和IPL治疗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相对而言,调Q1064nm激光治疗效果更佳,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曾妮;王仁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6例秋季腹泻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择的6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33例,对对照组中的33例腹泻的患儿实施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而对观察组中的婴幼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观察组中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模式护理后,患儿的病情好转情况优于只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中的患儿;观察组中患儿家属对综合护理方法的满意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57.5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对秋季腹泻的婴幼儿进行护理有利于患儿的康复,获得了患儿父母的一致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自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天麻相关技术及利用研究概况

    本文对目前国内天麻人工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现状进行描述,并从专利申请及产品开发的角度对天麻利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俐;佘丽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研究自制烧伤中药药膏在烧烫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自制烧伤中药药膏在烧烫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和SD-Ag霜作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烧烫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说明书涂抹SD-Ag霜,并依据病情,给予全身综合性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制烧伤中药药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自制中药药膏在治疗Ⅱ°烧伤、烫伤的疗效,止痛药使用程度,愈合天数、愈后瘢痕的增生率方面都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中药药膏治疗烧伤有利于创面修复,降低瘢痕的形成,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尹殿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