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路径在胸外科实习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胸外科88名本科实习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临床路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病历书写、病例分析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平均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胸外科实习教学中运用临床路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胸外科知识学习成绩和实际操作能力,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胡煜琳;李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一项前沿性研究发现,如果某些基因被“删除”,人类寿命可以延长多达60%。科学家发现,如果对200多个基因进行“微调”,让它们变得不活跃,那么就可以让人类寿命延长几十年。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早产儿颅内出血多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或兴奋,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患儿预后差别也较大。深入了解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对于预防颅内出血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发生颅内出血的早产儿,除了及时地进行抢救治疗外,还要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以减轻颅内出血导致的伤残程度。
作者:莫琳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三种腰椎间盘突出疗法的对比研究分析其各自的优势及必要性。方法:对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靶点射频消融术,同时结合臭氧及激素封闭痛点,回访分析三种疗法及结合后的效果。结果:靶点射频消融结合臭氧效果优于单纯射频消融,靶点射频、臭氧同时结合激素痛点封闭近期效果明显,远期效果与靶点结合臭氧无明显差异。结论:靶点射频结合臭氧中期临床效果可靠,结合激素椎管封闭后,近期效果更突出。
作者:杜小卫;杜清峰;刘英魁;左金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的缺陷及对策,预防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方法:采取每月随机抽查临床13个病区在院病历20份/病区,出院病历10份/病区,统计发现全年护理文书质量缺陷集中项目。结果:护理人员文书书写能力及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培训学习是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实施护理文书三级质控检查,是降低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的关键;细化和改进护理文书书写标准及考核规范,是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保证。
作者:廖桓桓;伍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影响。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从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均按照机型脑梗死进行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经过治疗后,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影响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缓解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菊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就脑容量大小是否决定智商的问题争论不休。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研究人员新发现,脑容量与智商之间的关联微乎其微,决定人智商高低的或是大脑结构而不是脑容量大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胺碘酮是心血管内科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心律失常的药物,是第Ⅲ类抗心律失常制剂,是治疗心律失常常用的药物之一。胺碘酮口服时吸收缓慢,静脉注射后大约15分钟作用达高峰,并在4小时内代谢[1]。因为该药物作用时间较短,临床上常采用静脉泵入的给药方法。另外其P H值较低为2~4,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性很大,容易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从而引发静脉炎。轻者可引起局部组织发红、疼痛;重者静脉血管呈条索状改变伴剧痛,甚至血管周围皮肤结节状硬结、局部组织坏死,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2]。我科自2014年以来开始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治疗胺碘酮引起的静脉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洵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等质量管理工具,改善儿童输液室护士静脉穿刺成效,提高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方法:我科成立以“提高护士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按照80/20法则进行真因确认,通过头脑风暴法制定重点改进对策:加强护理人员技术及心理素质的培训;改进小儿静脉输液固定材料;改善穿刺血管条件;提高患儿配合程度。结果:通过对比品管圈前后护士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得到有效的结果,即成功率在活动前、中、后分别从89.59%、91.25%提高到95.78%。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护士的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深化了专科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是临床持续质量改进实用性较强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岚;黄璐;谭茜;韩玉梅;陈柔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自制烧伤中药药膏在烧烫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和SD-Ag霜作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烧烫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说明书涂抹SD-Ag霜,并依据病情,给予全身综合性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制烧伤中药药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自制中药药膏在治疗Ⅱ°烧伤、烫伤的疗效,止痛药使用程度,愈合天数、愈后瘢痕的增生率方面都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中药药膏治疗烧伤有利于创面修复,降低瘢痕的形成,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尹殿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诊断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0例,肺外结核患者5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50例,健康体检人员50例进行研究,采集上述参与人员血清标本,并进行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免疫学检验。结果:金标法对活动性结核患者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0.0%,酶联免疫法为83.0%;金标法对肺外结核患者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4.0%,酶联免疫法为72.0%;金标法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0%,酶联免疫法为4.0%;金标法对健康体检患者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0%,酶联免疫法为4.0%;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0例,金标法阳性数86.7%,酶联免疫法阳性数88.9%;金标法阴性数72.7%,酶联免疫法阴性数76.4%。结论: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诊断结核病的临床诊断率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卢永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疏肝健脾汤联合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0例)与研究组(58例),前者予以多潘立酮片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治疗,后者予以疏肝健脾汤联合艾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联合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韩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电子鼻咽喉镜下活检术的常规护理中,评价护理质量及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病例中心资料库中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行电子鼻咽喉镜下活检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常规护理,一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VAS和LAS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研究组患者,SAS评分、VAS和LAS好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电子鼻咽喉镜下活检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积极推进患者遵医行为,对于提升护理质量是必要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文领;袁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班级制管理模式在护理实习生管理中应用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毕业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其中对照组实习护生进行非班级制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实习护生进行班级制管理模式。观察两组实习护生的临床能力综合技能考核评分以及压力源得分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平均总得分为(92.34±4.35)分,对照组护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平均总得分为(83.17±3.19)分,观察组护生的总得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生在各项压力源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班级制管理模式在护理实习生管理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内科门诊就诊者出现挂号错误的原因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由专人对某日我院内科门诊出现挂号错误患者的信息进行收集,并利用HIS 系统来调取当日内科门诊的日志,利用Fisher's 进行精确的检验。结果:我院当日出诊内科门诊的门诊量为1944例次,出现挂号错误的为44例次,挂号错误率2.3%;在内科门诊挂号中,错误率高的为消化科,通过Fisher's 进行精确检验,P=0.001;就诊2次以上的患者挂号错误率3.3%,就诊2次的患者挂号错误率1.3%,首次就诊的患者挂号错误率1.1%,多次就诊的患者挂号错误率高,通过Fisher's 进行精确的检验,P=0.044。结论:内科门诊的患者出现挂号错误原因较多,提高内科门诊的护士业务水平、对医院学科及分科的特点充分的掌握、加强宣传并有意识地进行主动服务等措施可以降低挂号错误率。
作者:邱丽蓉;高建清;吴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作为临床医学中一种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痛风性关节炎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它主要是由于人体内的嘌呤代谢紊乱造成的,在皮下组织、尿路以及关节的周围部分会产生大量的尿酸盐结晶沉淀,由此引发痛风性关节炎病变。临床上多表现为关节红肿、发热、疼痛等,首发关节以第一跖趾关节为多。并且呈现出间歇性发作的趋势,在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普遍偏高。近年来临床医学中对痛风性关节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黄明江副主任医师善用宣痹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宣痹汤具有清热解毒、通络止痛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作者:杨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择期剖宫产患者术前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干预,于术前一天和术前0.5小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其进行焦虑评分,并测量血压及心率。结果:实验组的焦虑程度明显降低,所测得的血压和心率数值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的焦虑状态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
作者:陈心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评价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急诊中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共70例。将此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与B组。A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 B组患者则进行急救护理路径,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后的病情好转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可快速判断出急诊中急性S 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可在第一时间内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
作者:周东彬;张丽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早、中、晚期前置胎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研究对象,均在围产期采用经腹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进行定位追踪,回顾性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并与产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腹超声对前置胎盘的诊断符合率为60.00%,经阴道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90.00%,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的产前诊断中,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效果优于经腹超声检查,但在围产期联合应用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追踪胎盘前置状态能有效提高定位准确性,同时操作简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恩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粘弹力绷带固定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针对留置针固定不牢等问题,我科自2013年11月起对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在置入外周静脉留置针采用无菌透明胶贴固定后,再用自粘弹力绷带进行二次固定。结果:用自粘弹力绷带固定外周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拔管率明显降低,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自粘弹力绷带弹性较好,通透性好,不易自行松脱,操作方法简单,固定效果好,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韦亚红;周凤吉;梁佳音;刘沫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