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疏肝健脾汤联合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

韩超

关键词:疏肝健脾汤, 艾灸, 功能性消化不良, 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疏肝健脾汤联合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0例)与研究组(58例),前者予以多潘立酮片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治疗,后者予以疏肝健脾汤联合艾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联合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免疫细胞或帮助打败肥胖

    一项新研究显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有助于预防肥胖的“良好基因”表明,免疫系统的某些方面在抵御肥胖上可能也起了一些作用。科学家发现,缺乏一种特定类型的免疫细胞的小鼠,即便正常饮食也会出现超重和新陈代谢异常。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子宫肌瘤治疗中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子宫肌瘤采取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10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激素变化、子宫大小及瘤体大小的改变,随访1年,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后患者子宫体积、瘤体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FSH、LH、E2、P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无1例患者死亡,其中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2.78%。结论:绝经期子宫肌瘤采取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安全可靠,可明显缩小瘤体体积,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向朝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研究

    目的:对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式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效果比较显著,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等都比较小,很受欢迎。

    作者:李玉萍;宋劲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消毒供应室清洗复用医疗器械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清洗复用医疗器械的重要性。方法:未经消毒供应室清洗的复用医疗器械12659件为对照组,经消毒供应室清洗的复用医疗器械12835件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情况和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洗涤评分、包装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用医疗器械致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清洗复用医疗器械可显著提高安全性,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作者:张应先;罗月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DNA分析前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DNA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5例乙肝两对半检测确诊为乙肝大三阳患者的血液,每个患者的血液平均分为A、B、C、D组,A组即刻测定,B组室温放置2天测定,C组4℃放置7天测定,D组溶血即刻测定,比较不同的储存时间、温度以及标本是否溶血对乙肝病毒DNA进行荧光定量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未溶血标本与溶血标本相比以及不同储存时间和温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储存时间以及温度对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大三阳血清标本DNA的结果无影响。

    作者:关玲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应用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也为了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医学检验在我国有了快速发展,不断建立的新的检验技术使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越来越好,检测结果也更加准确可靠。检验仪器的迅速发展在医学检验领域更是倍受注目,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日新月异对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等方面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台适用于基层医院使用的全自动生化分析设备。我院自2012年4月购进一台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使用至今,仪器运行良好,临床评价较好。笔者将三年多来对仪器的应用体会及维护保养方面总结如下。

    作者:赵沛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关于剖宫产术后促排气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2014年6月~2014年12月足月妊娠剖宫产术后应用三种不同方法后产妇排气、子宫收缩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4年12月90例剖宫产术后排气及子宫收缩的干预方案。结果:在促术后早期排气及产后子宫收缩上治疗仪组优于排气汤组及对照组,而中药排气汤在排气的效果上稍低于治疗仪组,高于对照组,但在促产后子宫恢复上低于治疗仪组,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产后康复治疗仪能有效促进早排气及子宫收缩。

    作者:徐雅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体会

    目的::探讨检验科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方法,达到预防与控制发生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分析检验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关管理措施。结果:预防与控制检验科医院感染提高思想认识是根本,加强组织管理是保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是关键。结论:必须重视做好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采取规范措施加以管理,才能有效保障医务人员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伤害,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柯秀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诊治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诊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记录,回顾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诊治方法,统计临床症状表现和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甲状腺素和血糖指标。结果:经诊治,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甲状腺功能、体质量都恢复至正常水平;空腹血糖恢复到5.0~7.0mmol/L,餐后2h血糖值维持在7.5~11.0mmol/L。结论:临床中要根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两症兼顾,合理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及降血糖药物,以及时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作者:王辉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关于医学免疫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的几点思考

    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发展史上一门前沿性基础学科,是研究机体对自身或外来“异物”进行识别和清除的生命科学与医学相交叉的新兴学科。医学免疫学同时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等学科的生长性和交叉性发展,其与人类健康及疾病防治密切相关。

    作者:卫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紫草油结合西瓜霜喷剂治疗8例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紫草油结合西瓜霜喷剂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针对已处于压疮Ⅱ期、Ⅲ期的患者,用0.9%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彻底冲洗伤口表面,碘伏消毒表面皮肤,再擦上少量紫草油,均匀地喷一层西瓜霜喷剂于褥疮表面,无菌敷料覆盖。结果:使用后压疮渗液明显减少,创面2~3周愈合。结论:用紫草油结合西瓜霜喷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较好,且操作简单,经济实惠。

    作者:张琳;陈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精神科医院的用药评价和分析

    目的:对精神科医院的用药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精神科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489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析其门诊处方。结果:(1)新型抗精神疾病药的使用概率较大,且呈增长趋势;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使用单药进行治疗,少部分难治性精神疾病采用联合用药进行治疗。(2)489例患者中56例患者联合使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占总人数的11.45%。结论:精神科医院的用药情况基本合理,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药物选择的多样化、新型化、同时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锐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婴幼儿哮喘治疗中应用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婴幼儿哮喘患者74例,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同时利用氨溴特罗口服液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4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2%,喘息消失时间为(401±2.3)d,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为(6.5±2.4)d,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经3个月随访,5例患儿复发,复发率为6.8%。结论:在婴幼儿哮喘治疗中氨溴特罗口服液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艳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文关怀护理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4例分析

    目的:研究将人文关怀护理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血液透析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人文关怀护理的实验组,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卷问查、焦虑量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统计数据进行两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焦虑量和抑郁量评分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明显抑制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晓芸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由于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突然大量的呕血、便血,常导致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等,急性出血死亡率较高。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抢救:及时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给予止血升压等对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护理人员做到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生命体征、评估出血量,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各项临床基础护理工作,以及对康复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指导。

    作者:赵玉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近年来人工肝支持系统成为治疗重型肝炎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清除体内毒素,改善机体内环境,有利于肝细胞再生、肝功能的恢复。本文就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作者:黄丽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何氏壮骨抗痨散与止痛壮骨散分部位外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何氏壮骨抗痨散与止痛壮骨散分部位外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患有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要求其在休息和热敷的基础上外用何氏壮骨抗痨散与止痛壮骨散。治疗6周后观察膝关节疼痛、肿胀情况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疼痛、肿胀症状显著减轻,且功能评分与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在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会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的现象,可在局部外敷何氏壮骨抗痨散与止痛壮骨散,进而减轻症状,控制病情。

    作者:李国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析临床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处置措施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临床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内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通过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预防措施的实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结论:通过安全隐患预防措施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侯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救护理路径用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急诊中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共70例。将此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与B组。A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 B组患者则进行急救护理路径,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后的病情好转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可快速判断出急诊中急性S 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可在第一时间内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

    作者:周东彬;张丽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护理干预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干预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82.8%)明显高于对照组65.5%,而实验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7.2%,两组差异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13.8±4.2)d明显短于对照组(19.2±5.9)d,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郑丽娜;戚玉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