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的储存与养护

冯晓晖

关键词:生产企业药品, 储存与养护, 增强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如何增强生产企业药品的储存与保护,消费者使用药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利用分析各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的养护中所产生的矛盾以及因素,正确的了解到药品管理的严重性和必需性,提升药品的质量以及医学治疗的安全。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的储存与养护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方法需要改进。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葡萄糖-胰岛素-钾溶液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葡萄糖-胰岛素-钾溶液(Glucose-insulin-potassium,GIK,简称极化液)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lipopolysaccharide,LPS8mg/kg),极化液组(LPS8mg/kg+GIK4ml?kg-1?h-1)。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腹腔注射LPS后3d和5d大鼠血清TNF-α和IL-10含量。结果:与对照比较,注射后3d脓毒症组和极化液组大鼠血清T N F-α,I L-10升高(P<0.05);与注射后3d比较,注射后5d脓毒症组大鼠T N F-α,I L-10升高,而极化液组T N F-α下降(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注射后3d和5d极化液组大鼠T N F-α,I L-10、TNF-α/IL-10比值较低(P<0.05),且极化液组TNF-α/IL-10比值在制模后5d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GIK能明显减轻LPS诱导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对内毒素造成的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杨秋燕;左友波;杨宇焦;蹇顺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免煎中药与中药汤剂外洗治疗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免煎中药与中药汤剂外洗治疗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3例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以免煎麻木煎外洗;对照组32例,以中药汤剂麻木煎外洗。观察两组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5%(30/31),治愈率83.8%(26/31)。对照组总有效率93.7%(30/32),治愈率84.4%(27/32),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代免煎中药外洗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具有临床疗效好,应用方便的特点。

    作者:马建文;张立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内科门诊就诊者挂号错误原因分析及护理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内科门诊就诊者出现挂号错误的原因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由专人对某日我院内科门诊出现挂号错误患者的信息进行收集,并利用HIS 系统来调取当日内科门诊的日志,利用Fisher's 进行精确的检验。结果:我院当日出诊内科门诊的门诊量为1944例次,出现挂号错误的为44例次,挂号错误率2.3%;在内科门诊挂号中,错误率高的为消化科,通过Fisher's 进行精确检验,P=0.001;就诊2次以上的患者挂号错误率3.3%,就诊2次的患者挂号错误率1.3%,首次就诊的患者挂号错误率1.1%,多次就诊的患者挂号错误率高,通过Fisher's 进行精确的检验,P=0.044。结论:内科门诊的患者出现挂号错误原因较多,提高内科门诊的护士业务水平、对医院学科及分科的特点充分的掌握、加强宣传并有意识地进行主动服务等措施可以降低挂号错误率。

    作者:邱丽蓉;高建清;吴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锥颅钻孔血肿抽吸外引流术(锥颅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对比应用锥颅钻孔血肿抽吸外引流术(锥颅术)以及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术)治疗脑出血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随机分组治疗,研究组实施锥颅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颅术治疗。将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肿清除成功率相对接近(P>0.05)。治疗第1d、7d、14d、21d,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2个月后生存率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锥颅钻孔血肿抽吸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聂晓枫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7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诊患者人性化护理方案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齐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风险评估

    目的:分析剖宫术后再次妊娠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28例孕产妇,均为曾在首次分娩中行剖宫产的患者。结果:28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选择了阴道试产,1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85%。19例患者行剖宫产术,成功率100%。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科分娩方式,阴道试产和再次剖宫产相比利大于弊。应该根据孕妇的个体情况和身体指征严格准确掌握分娩的适应证,选择适合产妇的分娩方式,把危险因素降到低。

    作者:彭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课的教学体会与思考

    《临床基础检验学》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甚至科研习惯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的方法、形态学的教学、教师示教及教学与临床的结合几方面,就本人在《临床基础检验学》的实验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做一阐述。

    作者:胡晶;胥文春;罗春丽;唐敏;施琼;欧俐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科学家利用大数据发现新的癌症驱动基因

    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将两个开放的“组学”数据库进行了整合,得到了一个新的癌症驱动基因目录。癌症驱动基因是一类一旦发生改变就有可能促进癌症进展的基因,研究人员使用癌症突变基因与蛋白质结构数据库在病人肿瘤中发现了导致正常蛋白间相互作用发生改变的基因突变。通过这种方法,他们共发现了超过100个新的癌症驱动基因,或可帮助解释为什么由相同基因驱动的肿瘤会导致不同病人出现不同结果。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免疫细胞或帮助打败肥胖

    一项新研究显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有助于预防肥胖的“良好基因”表明,免疫系统的某些方面在抵御肥胖上可能也起了一些作用。科学家发现,缺乏一种特定类型的免疫细胞的小鼠,即便正常饮食也会出现超重和新陈代谢异常。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46例生理盐水与牙龈炎冲洗剂口腔护理对比分析

    目的:对口腔护理使用生理盐水与牙龈炎冲洗剂的效果分析与讨论。方法:在经我科收治的患者中选择46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口腔护理时给予对照组患者生理盐水,给予观察组患者牙龈炎冲洗剂,观察两组口腔内感染和口臭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给予牙龈炎冲洗剂的观察组效果口腔内感染和口臭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腔护理时使用牙龈炎冲洗剂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舒适度,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琳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药湿敷加TDP照射治疗外周静脉置管局部静脉炎128例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TDP治疗器加中药湿敷治疗外周静脉置管局部静脉炎的护理心得,从而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28例外周静脉置管局部静脉炎病人,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湿热敷或湿敷,观察组运用TDP治疗器加上冷露凉消散对病人实施综合救治。对比俩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外周静脉置管静脉炎病人实施运用TDP治疗器加上冷露凉消散救治,效果极佳。

    作者:李景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综合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血糖(blood sugar)控制对妊娠结局、围生儿并发症以及母体的影响,为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2009年10月~2015年6月我院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78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血糖正常控制组,B组为血糖控制非正常组,每组均为39例,再选取我院39例同期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分析A、B两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围生儿并发症以及母体的影响。结果:A组患者的的感染率、产后出血率、羊水过多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B组患者的感染率、产后出血率、羊水过多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DM患者的血糖进行及时的诊断能够有效控制住血糖的发展,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

    作者:王海莲;颜明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加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的储存与养护

    本文分析了如何增强生产企业药品的储存与保护,消费者使用药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利用分析各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的养护中所产生的矛盾以及因素,正确的了解到药品管理的严重性和必需性,提升药品的质量以及医学治疗的安全。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的储存与养护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方法需要改进。

    作者:冯晓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天麻相关技术及利用研究概况

    本文对目前国内天麻人工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现状进行描述,并从专利申请及产品开发的角度对天麻利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俐;佘丽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信息技术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在医院的正常运行中,医院后勤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医院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医院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概述,提出信息技术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以促进医院后勤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作者:俞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研究

    目的:对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式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效果比较显著,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等都比较小,很受欢迎。

    作者:李玉萍;宋劲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6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死亡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18.3%)。治疗后pH、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君磊;杨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014年安阳中心医院细菌耐药检测及分析

    目的:总结安阳中心医院细菌耐药状况与发展趋势。方法:收集2014年我院微生物室的标本培养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临床共分离细菌358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80株,占30.2%,革兰阴性菌2500株,占69.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55%。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2014年我院病原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细菌培养,指导抗生素合理选用。

    作者:孟保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小儿安全用药的探讨

    目的:浅层分析2015年中国小儿用药的近况及至今还未得到完善的问题,对应提出解决或防范的方案,为了让每一个小儿都得到更加安全的用药环境。方法:调查本院的小儿用药摆放、使用说明书及药物的常用剂量、剂型并进行可能的安全隐患预测,对安全问题提出改善措施。结果:经过对本院的调查发现,小儿用药的主要问题有小儿用药的使用说明书介绍含糊,药物的剂型、规格、包装不当,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应用不合理。结论:就目前医学程度,药物治疗是治愈小儿疾病的常用主要方式,但小儿用药的使用方面还存在着各方面的不足。小儿药物的管理、小儿药物的安全检测、小儿用药的合理剂量尚不完善。应制定合理的药物管理方法,重视儿科人员的药物使用培训,进一步确保小儿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邹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胆结石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对改善患者心理及疼痛的效果及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改善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及疼痛程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心理焦虑状态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经人性化护理后,评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大,且两组心理焦虑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疼痛程度均有所缓解,但观察组患者中重度疼痛及中度疼痛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发生率低,且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焦虑状态,降低疼痛程度,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艳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