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后遗症康复的作用

阿曼姑·努尔;米娜瓦尔·吾布力;Mina Val Wu Buli

关键词:脑梗塞, 后遗症康复, 优质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措施对脑梗塞患者后遗症康复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在各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后遗症康复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低温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安全性监测及护理

    目的:总结早期低温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安全性监测与护理要点。方法:本研究中纳入时间段2014年9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所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计3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本组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后即用早期低温疗法干预,对本组患者经早期低温疗法干预后的体温、颅内压、以及GCS评分水平进行评价,并与干预前进行对比。结果:本组36例患者经早期低温疗法干预后体温为(36.5±0.3)℃,颅内压为(2.3±0.2)k P a,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G C S评分为(9.9±1.5)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经检验以上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价值确切,实施综合性安全监测与护理相关措施是早期低温疗法达到预期疗效的保障。

    作者:李元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进展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加,脂肪肝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脂肪肝虽为良性病变,但部分病例可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细胞癌,严重危害生命健康。故早期诊断脂肪肝尤为重要,及时治疗可使发生脂肪变性的肝细胞恢复正常。本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诊断方法及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王艳红;尤丽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分析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早产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

    目的:了解早产儿心肌损害患儿接受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推广价值。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心肌损伤早产患儿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30例,给予常规心肌损害治疗方案,观察组患儿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比2组患儿临床疗效和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7%,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以下各项指标:血清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磷酸激酶同工酶等,观察组患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缺氧早产患儿采取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方案治疗,相对于传统治疗手段可收到更显著临床效果,且有效改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保障以后健康生长和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段宗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抗癌药或能使帕金森氏症患者重新行走

    一种昂贵的抗癌药或能逆转晚期帕金森氏症,使一项小型临床试验的参与者多年来首次开口说话和重新行走。虽然对于帕金森氏症有不少治疗方法,但如果被证实,这将是一种药物首次对帕金森氏症的病因起作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014年安阳中心医院细菌耐药检测及分析

    目的:总结安阳中心医院细菌耐药状况与发展趋势。方法:收集2014年我院微生物室的标本培养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临床共分离细菌358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80株,占30.2%,革兰阴性菌2500株,占69.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55%。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2014年我院病原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细菌培养,指导抗生素合理选用。

    作者:孟保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应用品管圈提高儿童输液室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等质量管理工具,改善儿童输液室护士静脉穿刺成效,提高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方法:我科成立以“提高护士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按照80/20法则进行真因确认,通过头脑风暴法制定重点改进对策:加强护理人员技术及心理素质的培训;改进小儿静脉输液固定材料;改善穿刺血管条件;提高患儿配合程度。结果:通过对比品管圈前后护士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得到有效的结果,即成功率在活动前、中、后分别从89.59%、91.25%提高到95.78%。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护士的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深化了专科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是临床持续质量改进实用性较强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岚;黄璐;谭茜;韩玉梅;陈柔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和分析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按照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年龄≥60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60岁,均对两组患者实行全身麻醉手术,并使用韦氏记忆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短期认知功能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明显衰退,与术前的认知功能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观察组的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具有影响,但长期来看并无认知功能影响。

    作者:牛月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近年来人工肝支持系统成为治疗重型肝炎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清除体内毒素,改善机体内环境,有利于肝细胞再生、肝功能的恢复。本文就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作者:黄丽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时间段接治的冠心病患者12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治疗组61例接受200m g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1例给予30g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其心绞痛发作次数与硝酸甘油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为36.7%,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21.0%,总有效率为64.6%;经对比,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进行有效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且副作用较低,呗广大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琼琼;纪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应用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也为了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医学检验在我国有了快速发展,不断建立的新的检验技术使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越来越好,检测结果也更加准确可靠。检验仪器的迅速发展在医学检验领域更是倍受注目,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日新月异对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等方面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台适用于基层医院使用的全自动生化分析设备。我院自2012年4月购进一台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使用至今,仪器运行良好,临床评价较好。笔者将三年多来对仪器的应用体会及维护保养方面总结如下。

    作者:赵沛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子宫动脉精细栓塞术在产后大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了解产后大出血患者接受子宫动脉精细栓塞术治疗的具体操作和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22例接受子宫动脉精细栓塞术治疗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预后情况及并发症事件率。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止血成功,临床止血成功率达到100%,无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少数患者栓塞后出现下腹胀痛或者轻度发热等情况,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应用子宫动脉精细栓塞术方案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止血效果,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且不会影响患者生育功能,保障其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高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6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死亡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18.3%)。治疗后pH、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君磊;杨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综合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血糖(blood sugar)控制对妊娠结局、围生儿并发症以及母体的影响,为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2009年10月~2015年6月我院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78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血糖正常控制组,B组为血糖控制非正常组,每组均为39例,再选取我院39例同期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分析A、B两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围生儿并发症以及母体的影响。结果:A组患者的的感染率、产后出血率、羊水过多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B组患者的感染率、产后出血率、羊水过多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DM患者的血糖进行及时的诊断能够有效控制住血糖的发展,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

    作者:王海莲;颜明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盲选法选择古浪县人民医院呼吸科门诊C V A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班布特罗(立可菲)、茶碱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肺功能恢复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结论:孟鲁司特治疗CVA的临床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安全、经济。

    作者:张永明;张荣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40例不同根管充填方法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根管充填中冷牙胶充填技术和热牙胶充填技术的临床操作方法及效果。方法:对40例根管治疗患者的采用不同根管充填的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根管治疗患者分为2组平均20例,I组行冷牙胶充填,I I组行热牙胶充填,治疗后充填满意率85%和95%。结论:根管充填技术中具代表性的是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和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注射式热牙胶充填技术对根管的冠方进行回填,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吴汝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免疫学新机制

    第三军医大学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发现转录因子TCF-1对TFH细胞的分化作用机制。该发现将为因抗体生成紊乱而造成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过敏等,提供新的靶点,从而实现更有效的治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老年人慢性溃疡创面

    目的: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老年人慢性溃疡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溃疡创面患者100例,在知情同意基础上,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联合组患者应用rb-bFGF联合藻酸盐敷料进行治疗,常规组患者应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进行治疗。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3周后,患者的创面愈合率为72.0%,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34.0%,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患者治疗7d后,其VAPS评分为(22.8±3.2)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的(67.8±4.6)分,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b-bFGF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老年慢性溃疡创面能够明显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创面愈合率。

    作者:王仁俊;曾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方面的临床作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接收肿瘤患者100例作为对象,分成两组后行不同处理,即:对照组(基础的静脉留置针穿刺)、研究组(中心静脉导管),评定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者3例,发生率为6.0%,和34.0%的对照组相比较少,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肿瘤患者护理期间实施中心静脉导管作用显著,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整体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黄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路径在胸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路径在胸外科实习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胸外科88名本科实习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临床路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病历书写、病例分析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平均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胸外科实习教学中运用临床路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胸外科知识学习成绩和实际操作能力,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胡煜琳;李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皮肤科住院患者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设计对照实验,探讨舒适护理疗法在皮肤科住院患者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皮肤科2013年3月~2015年3月住院部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皮肤科护理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舒适护理辅助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以及患者对医院住院环境、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医务人员操作机能、医务人员健康指导水平等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该统计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皮肤科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医院皮肤护理治疗的满意度,因此该护理疗法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权玉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