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诊治探讨

魏乃余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损伤, 临床, 诊治水平, 死亡率, 高治愈率, 急腹症, 治疗, 诊断, 文献, 外科, 发病
摘要: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发病急、病情重而复杂,如不及时、正确的给予诊治,其死亡率较高.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为提高诊治水平,本文对近几年收治的6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作一回顺性总结,并结合文献就其诊治问题进行讨论.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诊断探讨

    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如不能及时正确诊断,常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对18例外伤性脾破裂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并结合文献就诊断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黄桃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关系

    目的:旨在进一步验证根除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胃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和病理学检查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例,经系统的抗Hp治疗和抗溃疡治疗后一月复查胃镜,溃疡愈合及Hp阴性者为A组(Hp根除溃疡组),选择经胃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阴性和病理学检查Hp阴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例,经抗溃疡治疗后一月复查胃镜,溃疡愈合者为B组(Hp阴性溃疡组).所有病例在停药后第一年及第二年末各复查胃镜一次,并取胃窦活检做快速脲酶试验及病理检查.如有症状随时来医院行胃镜检查.同时做Hp检查.观察两组病人中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情况.结果:至第二年末,有153例患者完成全部随访,其中Hp根除溃疡组85例,Hp阴性溃疡组68例,Hp根除溃疡组第一年随访时复发5例,第二年随访时复发6例,总复发率为12.94%(其中4例Hp再感染),Hp阴性溃疡组第一年随访时复发15例,第二年随访时复发17例,总复发率为51.47%,其中15例复查Hp为阳性,Hp阴性溃疡组较Hp根除溃疡组有比较高的复发率(P<0.05).结论:根除Hp能减少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

    作者:严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三联治疗单纯疱疹临床观察

    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疾病,中医称为热疮.近几年来,临床观察单纯疱疹病人明显增多,大部分病人曾到医院就诊,医院多用丙种球蛋白或正常人白细胞转移因子,因价格昂贵,返回医务室,我们用病毒唑、清热解毒口服液、板兰根冲剂治疗本病,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董会节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部所表现的综合症.其症状多是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因此,做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保健,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建立科学的工作、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复发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俊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双蒂髂骨瓣植入并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附17例报告)

    股骨头缺血坏死治疗方法很多,以带血供骨瓣肌骨瓣的修复效果较为肯定,尤以邻近带蒂转位骨瓣治愈率高,手术较为简便[1,2],我们在应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阔筋膜肌髂骨瓣转位,并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获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康力龙联用田可对慢性再障患者疗效及细胞集落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提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疗效的方法及对细胞集落的影响.方法:康力龙单用(25例)及合用田可(31例)治疗CAA56例.应用甲基纤维素培养法观察治疗前、后骨髓造血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康力龙+田可(环孢素A)组有效率为81.6%,CFU-E集落产率(个/103BMMNC)分别为24.4±23.1、19.7±17.6,单用康力龙组为57.3%骨髓BFU-E、CFU-E集落产率(个/105BMMNC)分别为13.8±12.6、9.7±5.6.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力龙联用田可组治疗CAA疗效高于单用康力龙组.血液学恢复更快.

    作者:史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右下腹叩击痛在小儿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

    小儿阑尾炎是小儿外科常见病之一.由于儿童解剖和生理上的特殊性,在本病的诊断方面存在如下困难:①患儿不能清楚的提供病史;②病情发展快,全身症状出现早如发热、呕吐等;③体格检查不能满意合作,难以获得典型的体征.

    作者:王培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方法:对30例(38眼)眼轴≥26mm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手术.Ⅰ级核采用原位超声乳化技术,Ⅱ~Ⅳ级核采用乳化劈裂碎核技术,并且根据核的类型设置机器参数.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0.1者2眼;≥0.5者30眼,其中≥0.8者14眼.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破裂(2.63%);术后并发症为角膜后弹力层皱褶(23.68%),角膜上皮水肿(13.15%).结论:采用无需缝合的反眉形巩膜隧道式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可获得较佳视力,充分了解高度近视的生理和解剖特点对于高度近视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非常重要.

    作者:蒋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肺心病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7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心病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肺心病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结果:除21例极重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患者消化道出血停止,病情逐渐改善.结论:肺心病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急性胃粘膜病变引起的.治疗上强调早发现,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及早应用有效止血抑酸药,积极防治休克及肝衰、肾衰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才能提高好转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高润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加强重危病人术后舒适的护理体会

    舒适是一种自我感觉,是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感觉.舒适可分为若干个等级,任何破坏这种状态的因素都可以造成不舒适,不舒适表现为烦燥不安、紧张、无力、精神不振,不能入睡或消极失望等.手术后的重危病人,因术中麻醉、创伤、失血,引流导管、监护仪器的制约,使患者长时间卧床,活动无耐力,在心理、生理上给患者造成许多不舒适的因素,如疼痛、口渴、饥饿、腹胀、咳嗽、失眠等.

    作者:申香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波利特)及奥美拉唑(洛赛克)的七日疗效.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结果,将4 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随机分组,试验组雷贝拉唑10mg/d,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d,记录服药前后病人上腹痛、反酸、上腹烧灼感症状积分的改变,按积分下降值判定疗效.结果: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两组病人服药一周后积分下降分别为3.43±0.7 4,3.37±0.78,下降率分别为72%,74%,两者均有明显下降,并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雷贝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与奥美拉唑相似.

    作者:张旭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外伤性小肠损伤44例分析

    目的:旨在提高对外伤性小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92~2001年间外伤性小肠损伤44例回顾分析.结果:闭合性损伤33例,开放性损伤11例.手术43例,非手术1例,治愈44例.结论:腹部外伤后出现腹痛及腹膜炎体征,结合B超、腹透、腹穿诊断不难,适当延缓手术,观察病情变化,有助于避免阴性探查.

    作者:张凤山;王环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小剂量人工冬眠合剂辅助治疗出血性脑卒中10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人工冬眠合剂辅助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建立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小剂量人工冬眠合剂辅助治疗,观察用药后的镇痛、镇静效果及出现的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2%,对照组26.6%,治疗组的镇痛、镇静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副作用少.结论:小剂量人工冬眠合剂辅助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镇痛、镇静效果明显,副作用少.

    作者:张周欢;姜火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伊贝沙坦与西拉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旨在探讨伊贝沙坦降低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6例,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于每日6~9点服用伊贝沙坦75~300mg,或西拉普利2.5~10mg.每日1次.受试者取坐位,测量左右上肢血压.取其平均值,记录所有报告和发现不良反应.结果:伊贝沙坦组4周总有效率为74.93%(48/64),显效51.56%(33/64).有效23.43%(16/64),无效25.07%(16/64);西拉普利组4周总有效率为70.4 9%(11/61),显效47.54%(1 9/61),有效22.95%(12/61),总有效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伊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与西拉普利疗效相似,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郭应先;刘怀林;孙运;王瑞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动力髁螺钉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目的:总结以动力髁螺钉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经验.方法: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17例.应用动力髁螺钉系统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并将此系统的优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随访时间9~26个月,平均1 3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8个月.均无髋内翻畸形及髋痛发生.结论:动力髁螺钉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为一良好的内固定系统,在防止髋内翻畸形和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内固定物.

    作者:程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门脉高压性胃病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PHG)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2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和Hp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伴有和不伴有PHG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Hp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程度的PHG患者Hp感染率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门脉高压患者的Hp感染率显著低于慢性胃炎组(P<0.01).但门脉高压患者的慢性活动性胃炎的发生与Hp的感染密切相关,活动性胃炎的Hp感染率比非活动性胃炎Hp感染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的Hp感染率降低,可能与肝硬化患者胃内环境不适合Hp的生存有关.门脉高压患者胃粘膜的活动性炎症,可能是由Hp感染引起,与肝硬化门脉高压关系不大.PHG如果Hp感染者,鉴别是否有活动性炎症,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价值.

    作者:张堪宝;王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230例肺心病并发症临床分析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造成右心室扩大或肥厚,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心脏病.我国各地普查资料发现其平均患病率为0.48%,发病年龄较大(多在40岁以上).

    作者:黄焕华;刘映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常并发慢性低钠血症,中重度低钠血症n可诱发多脏器功能损害.临床发现根据理论计算公式,补钠量(nmol)=(142mmol/L-实测血清纳)×0.2×体重(kg),不易纠正COPD患者慢性低钠血症.本组病例72h实际总补钠量是理论计算值的2倍.72h血钠浓度稳定在理想水平.

    作者:秦月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复发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出血部位,复发时间.方法:对1990年12月~200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2例再出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32例再发或复发性脑出血占我院同期478例幸存者的4.72%.有高血压病史23例(71.9%);第一次出血到第二次出血时间以一年内复发率高(34.4%);复发时间短6个月,长达9年.再出血发生于对侧23例占71.9%,同侧9例占28.1 %.无1例发生于原出血部位.结论:复发性脑出血与高血压关系密切,血压的波动可能导致脑出血的复发,高血压的防治是避免复发性脑出血发生的关键.

    作者:杜登青;吴育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高龄胃癌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由于老年病人术前常合并有其他系统的疾病,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为探讨高龄老年胃癌病人手术治疗的安全措施,兹将我院普外科1993年5月~2003年1月手术治疗的63例70岁以上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治国;高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