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小肠损伤44例分析

张凤山;王环维

关键词:外伤, 小肠, 剖腹探查
摘要:目的:旨在提高对外伤性小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92~2001年间外伤性小肠损伤44例回顾分析.结果:闭合性损伤33例,开放性损伤11例.手术43例,非手术1例,治愈44例.结论:腹部外伤后出现腹痛及腹膜炎体征,结合B超、腹透、腹穿诊断不难,适当延缓手术,观察病情变化,有助于避免阴性探查.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与护理

    慢性盆腔炎是妇产科门诊及住院病人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病程长短不一,年龄老、中、青均有,且中青年妇女多见,中青年妇女是单位及家庭重要人物,患此病给工作及生活、家庭带来一定的影响.我院自1999年5月~2002年5月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5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彩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术中胆道造影186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术中胆道造影胆道探查的指征意义.方法:术中采用由胆囊管或胆总管注射20%~30%胆影葡胺造影.结果:胆囊结石术中胆道造影186例,结石阳性70例占37.63%,其中胆囊管开口变异1例,假阳性4例;116例结石阴性,假阴性3例.结论:胆道造影结果表明可以及时发现结石阳性病人和胆道变异病人,切开胆总管探查取石,避免术后结石的残留和术中胆道损伤;同时对阴性病人免遭胆总管的探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家军;王修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关系

    目的:旨在进一步验证根除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胃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和病理学检查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例,经系统的抗Hp治疗和抗溃疡治疗后一月复查胃镜,溃疡愈合及Hp阴性者为A组(Hp根除溃疡组),选择经胃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阴性和病理学检查Hp阴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例,经抗溃疡治疗后一月复查胃镜,溃疡愈合者为B组(Hp阴性溃疡组).所有病例在停药后第一年及第二年末各复查胃镜一次,并取胃窦活检做快速脲酶试验及病理检查.如有症状随时来医院行胃镜检查.同时做Hp检查.观察两组病人中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情况.结果:至第二年末,有153例患者完成全部随访,其中Hp根除溃疡组85例,Hp阴性溃疡组68例,Hp根除溃疡组第一年随访时复发5例,第二年随访时复发6例,总复发率为12.94%(其中4例Hp再感染),Hp阴性溃疡组第一年随访时复发15例,第二年随访时复发17例,总复发率为51.47%,其中15例复查Hp为阳性,Hp阴性溃疡组较Hp根除溃疡组有比较高的复发率(P<0.05).结论:根除Hp能减少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

    作者:严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扁桃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扁桃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元月至2002年1 2月收治的21例扁桃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扁桃体恶性淋巴瘤占同期恶性淋巴瘤的5.4%,占同期结外淋巴瘤的10.3%,61.9%的患者表现为咽痛,52.4%的患者表现为咽部异物感,21例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78.6%的患者为B细胞淋巴瘤,7例接受规则放化疗的患者6例生存期均已超过3年.结论:扁桃体恶性淋巴瘤是比较常见的结外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扁桃体恶性淋巴瘤主要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多数来源于B细胞,患者对放化疗敏感.

    作者:周吉成;邓东红;蔡正文;赖永榕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部所表现的综合症.其症状多是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因此,做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保健,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建立科学的工作、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复发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俊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右下腹叩击痛在小儿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

    小儿阑尾炎是小儿外科常见病之一.由于儿童解剖和生理上的特殊性,在本病的诊断方面存在如下困难:①患儿不能清楚的提供病史;②病情发展快,全身症状出现早如发热、呕吐等;③体格检查不能满意合作,难以获得典型的体征.

    作者:王培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肺心病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7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心病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肺心病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结果:除21例极重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患者消化道出血停止,病情逐渐改善.结论:肺心病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急性胃粘膜病变引起的.治疗上强调早发现,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及早应用有效止血抑酸药,积极防治休克及肝衰、肾衰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才能提高好转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高润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58例临床观察

    维生素K缺乏症,亦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发生于出生半个月以后的婴儿谓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996~2002年我院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5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於孝明;蒯文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子宫穿孔急诊手术10例临床分析

    子宫穿孔临床不常见,分为自发性穿孔和器械穿孔.自发性穿孔多见于宫腔积脓及子宫恶性肿瘤引发的穿孔,器械穿孔多见于宫腔手术操作.现将我院1 998年12月~2002年12月收治的需急诊手术的10例子宫穿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组疾病的认识,减少或避免子宫穿孔的发生.

    作者:周宏;李东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230例肺心病并发症临床分析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造成右心室扩大或肥厚,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心脏病.我国各地普查资料发现其平均患病率为0.48%,发病年龄较大(多在40岁以上).

    作者:黄焕华;刘映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窒息常常导致多个系统、器官的功能障碍.目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害及其治疗研究较少.

    作者:孙元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老年脑卒中后癫痫4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及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老年脑卒中后癫痫45例临床资料,并加以研究总结.结果:癫痫发生时间与脑卒中类型有关.其发作类型与脑卒中部位有关,早发生癫痫用安定控制,预后较好,迟发性癫痫需抗癫痫治疗,大部分预后较好.结论:早发性癫痫多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迟发性癫痫多见于脑血栓形成,二者的发病机理不同.老年脑卒中癫痫发作类型以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多见,其脑卒中部位多位于额、颞、顶叶和额叶+颞叶.

    作者:龙治华;刘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女性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再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女性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病因、诊断及再次手术的效果.方法:对26例女性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局部复发的26例中行治愈性手术11例,姑息性手术15例.治愈性手术组和姑息性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个月和1 5个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54.6%和13.3%.结论:女性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定期复查有助于局部复发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局部复发者仍应积极再次手术,它能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张魁;王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4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病期心肌酶谱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病期心肌酶谱的变化,探究其变化的原因.方法:4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病期患者为患病组,选择年龄与患者可比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并对患者中26例进行血气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病期心肌酶活力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病期心肌酶活力升高,与低氧血症有一定关系,且病情愈重,升高愈明显,值得临床上观察.

    作者:马坚;马竹仙;李长琼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运用微量泵静注大剂量善宁的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凶险疾病.此病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往往可并发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衰竭及DIC[1].因此,积极的抢救、合理用药与严密的观察护理是降低死亡率、提高药效的关键.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儿童中耳胆脂瘤

    目的:探讨儿童中耳胆脂瘤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将29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及手术发现、愈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愈后良好,多数患儿听力保存,部分患儿听力提高.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早期切除胆脂瘤,并可保存听力.

    作者:亓晓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

    目的:避免额肌瓣悬吊术后的矫正不足或矫正过度.方法:采用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患者1 6例21眼,主要的手术技巧在于根据上睑缘的高度适当地延长额肌瓣侧切口的长度,调整其张力适度为止.术后随访6~24月.结果:16例21眼患者术后效果满意,无矫正不足或矫正过度.结论: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和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可有效地避免上睑下垂术后矫正不足或矫正过度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高安;朱月萍;丁小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手术治疗血管球瘤15例体会

    血管球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四肢远端.自2000年~2002年我科诊治15例手部及足部血管球瘤病人,经手术彻底切除,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刘建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成年人肠套叠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成年人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1年间收治的成年肠套叠病人27例,全部病人均经手术证实.结果:27例病人中小肠-小肠型套叠16例,回肠-结肠型套叠8例,结肠-结肠型套叠3例.有24例为继发性套叠3例原因不明,其中有20例行全消化道钡餐检查,16例明确诊断.有10例行腹部B超检查,7例确诊.24例行肠切除、3例行复位固定.结论:成年肠套叠多继发于肠管器质性病变,全消化道钡餐和B超对诊断有帮助,该类病人皆应手术治疗.大多数需行肠切除术,对结肠-结肠型肠套叠可以不复位而直接行肠切除术.

    作者:袁志勇;马慧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近年老年肺结核病特点及治疗问题的探讨

    肺结核病很久以来一直危害着人类健康.在我国约有600万活动肺结核患者,每年死于结核病的达20万人[1].1993年Foruzesch等[2]就报道了老年组是结核发病的又一高峰.我国1990年与1 979年相比,患病高峰移向高龄组.由于老年生理因素等,使其与其他年龄组有不同特点和治疗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王喜琴;方昌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