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勇;马慧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老年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按年龄段分成两组,60~70岁为A组,70~80岁为B组,分析两组间病人的首发症状及病理类型.结果:56例老年肺癌患者中鳞癌为35例,A、B两组之比为24/11,腺癌13例,两组之比为11/2,其他类型非小细胞癌8例,两组之比为8/0.首发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其次为胸闷、气促、胸痛、咯血、血痰.56例中手术治疗仅14例,局部化疗11例,全身化疗13例,介入治疗7例,其他治疗3例,8例放弃治疗.结论:老年肺癌中多数为鳞癌,首发症状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多数已失去手术时机.提高早期诊断率,采取有效治疗,对老年肺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东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整体护理的不断开展,教养型的护理人才是临床护理的迫切需要.职业态度是现代护理人才素质的首要成分,情感教育是促进护士职业情感领域发生积极转化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眼球穿孔伤是眼外伤中的严重情况,也是眼科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们自1998~2001年收治的眼球穿孔伤75例报告如下.
作者:景桂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方法:对30例(38眼)眼轴≥26mm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手术.Ⅰ级核采用原位超声乳化技术,Ⅱ~Ⅳ级核采用乳化劈裂碎核技术,并且根据核的类型设置机器参数.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0.1者2眼;≥0.5者30眼,其中≥0.8者14眼.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破裂(2.63%);术后并发症为角膜后弹力层皱褶(23.68%),角膜上皮水肿(13.15%).结论:采用无需缝合的反眉形巩膜隧道式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可获得较佳视力,充分了解高度近视的生理和解剖特点对于高度近视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非常重要.
作者:蒋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凶险疾病.此病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往往可并发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衰竭及DIC[1].因此,积极的抢救、合理用药与严密的观察护理是降低死亡率、提高药效的关键.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常并发慢性低钠血症,中重度低钠血症n可诱发多脏器功能损害.临床发现根据理论计算公式,补钠量(nmol)=(142mmol/L-实测血清纳)×0.2×体重(kg),不易纠正COPD患者慢性低钠血症.本组病例72h实际总补钠量是理论计算值的2倍.72h血钠浓度稳定在理想水平.
作者:秦月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因素已被公认.近尚有人提出低血钾也是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1].为了进一步探讨低血钾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我们分析了99例同时期、同年龄组的住院病人血钾浓度与脑血管病的关系,以及血钾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作者:吴毓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部所表现的综合症.其症状多是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因此,做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保健,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建立科学的工作、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复发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俊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Seldinger法胸腔内置入猪尾导管持续引流治疗各种原因胸腔积液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B超定位后采用SCldinger法胸腔内置入猪尾导管并保留血管鞘,导管尾端以三通开关接引流袋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根据胸水病因行针对性药物治疗.结果:42例病人共置管50次,未出现并发症,总有效率82%.分组统计显效率:对结核性胸水、化脓性胸水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胸水为100%,对恶性胸水为32%,对不明原因的胸水为25%.结论:Seldinger法胸腔内置入猪尾导管持续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有较多优点,配合药物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项军;王磊;李光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为了全面认识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严重性,探讨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5年来所收治的6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由剖腹探查证实,切除肠管;4例治愈,1例死于中毒性休克,1例短肠综合症.结论:正确认识该病的临床表现,及时把握手术时机,妥善处理术后并发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张学举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肺结核病很久以来一直危害着人类健康.在我国约有600万活动肺结核患者,每年死于结核病的达20万人[1].1993年Foruzesch等[2]就报道了老年组是结核发病的又一高峰.我国1990年与1 979年相比,患病高峰移向高龄组.由于老年生理因素等,使其与其他年龄组有不同特点和治疗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王喜琴;方昌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癌为当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疾病,占我国城镇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一、二位.由于医学的发展,化学疗法挽救了不少患者的生命,但化疗药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使机体的正常组织和细胞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化疗副作用,有的副作用甚至比癌症本身更难以令病人忍受,以致使一部分患者惧怕或拒绝化疗.
作者:辛林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发病急、病情重而复杂,如不及时、正确的给予诊治,其死亡率较高.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为提高诊治水平,本文对近几年收治的6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作一回顺性总结,并结合文献就其诊治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魏乃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对90例采用预防皮瓣坏死新方法的乳腺癌根治术病例与过去实施的35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例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皮瓣坏死率由原来的45%下降到目前的2%,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极显著差异.结论: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是:防止腋下淋巴管瘘,腋下、肋下置双管引流,合适的胸带包扎力,合理的皮瓣厚度,皮瓣缝合不能有张力及恰当的综合治疗.
作者:隋守森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波利特)及奥美拉唑(洛赛克)的七日疗效.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结果,将4 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随机分组,试验组雷贝拉唑10mg/d,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d,记录服药前后病人上腹痛、反酸、上腹烧灼感症状积分的改变,按积分下降值判定疗效.结果: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两组病人服药一周后积分下降分别为3.43±0.7 4,3.37±0.78,下降率分别为72%,74%,两者均有明显下降,并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雷贝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与奥美拉唑相似.
作者:张旭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3例,其中轻型34例,重型9例.结果:早期手术13例,死亡8例;延期手术21例,死亡1例;重型非手术治疗3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以MOF及感染性休克为主.结论:根据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特点,加强监测和处理好并存病至关重要.手术的关键是要分清胆道病与胰腺炎的主次,重点处理主要疾病.早期手术死亡率较高,应尽量避免;延期手术能保证较低的病死率.对早期手术病人行空肠营养性造瘘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谢亚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时期的临床效果.方法:用激素、维生素等混合液20~30ml注入骶管,每周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总的、远期的、急性的、慢性的平均改善指数分别为0.52、0.49、0.59、0.39,相应的改善率分别为85%、21%、84%、11%.结论:骶管封闭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其疗效会随着病程的迁延或复发而下降.
作者:吴圣润;庄传昌;孔晖;黄其芳;王剑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出血部位,复发时间.方法:对1990年12月~200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2例再出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32例再发或复发性脑出血占我院同期478例幸存者的4.72%.有高血压病史23例(71.9%);第一次出血到第二次出血时间以一年内复发率高(34.4%);复发时间短6个月,长达9年.再出血发生于对侧23例占71.9%,同侧9例占28.1 %.无1例发生于原出血部位.结论:复发性脑出血与高血压关系密切,血压的波动可能导致脑出血的复发,高血压的防治是避免复发性脑出血发生的关键.
作者:杜登青;吴育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血管球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四肢远端.自2000年~2002年我科诊治15例手部及足部血管球瘤病人,经手术彻底切除,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刘建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加穴位封闭的方法与单纯西药加穴位封闭对贝尔面瘫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门诊贝尔面瘫病人64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人,实验组给予中西药加穴位封闭综合治疗,对照组用传统西药加穴位封闭治疗.结果:实验组治愈率96.9%.对照组治愈率84.4%(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贝尔面瘫进行全身和局部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若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