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

辛林芳

关键词:癌症患者, 化疗期, 化疗副作用, 正常组织, 癌细胞, 死亡原因, 类生命, 化学疗法, 城镇居民, 常见疾病, 化疗药, 医学, 机体, 病人
摘要:癌为当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疾病,占我国城镇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一、二位.由于医学的发展,化学疗法挽救了不少患者的生命,但化疗药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使机体的正常组织和细胞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化疗副作用,有的副作用甚至比癌症本身更难以令病人忍受,以致使一部分患者惧怕或拒绝化疗.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8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中76例(88%)为纯母乳喂养儿,病前有前驱感染并用过抗生素者28例,皮下出血或注射部位出血不止者25例(41.4%),消化道出血40例(46.5%),颅内出血62例(72%).均有不同程度贫血.78例查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入院时误诊或漏诊18例.结论: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临床表现复杂,尤其颅内出血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及漏诊,应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陈翠茹;叶胜朋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手术治疗血管球瘤15例体会

    血管球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四肢远端.自2000年~2002年我科诊治15例手部及足部血管球瘤病人,经手术彻底切除,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刘建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速眠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速眠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引起头痛的疗效.方法:对30例SAH患者引起的头痛应用速眼安治疗,根椐简单语言评价量表(VRS)进行评估,并与25例对照组SAH患者对照.结果:治疗组SAH应用速眠安后头痛缓解有效率达73%,对照组SAH患者头痛缓解有效率为4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速眠安治疗SAH患者头痛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力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门脉高压性胃病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PHG)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2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和Hp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伴有和不伴有PHG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Hp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程度的PHG患者Hp感染率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门脉高压患者的Hp感染率显著低于慢性胃炎组(P<0.01).但门脉高压患者的慢性活动性胃炎的发生与Hp的感染密切相关,活动性胃炎的Hp感染率比非活动性胃炎Hp感染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的Hp感染率降低,可能与肝硬化患者胃内环境不适合Hp的生存有关.门脉高压患者胃粘膜的活动性炎症,可能是由Hp感染引起,与肝硬化门脉高压关系不大.PHG如果Hp感染者,鉴别是否有活动性炎症,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价值.

    作者:张堪宝;王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诊断探讨

    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如不能及时正确诊断,常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对18例外伤性脾破裂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并结合文献就诊断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黄桃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波利特)及奥美拉唑(洛赛克)的七日疗效.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结果,将4 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随机分组,试验组雷贝拉唑10mg/d,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d,记录服药前后病人上腹痛、反酸、上腹烧灼感症状积分的改变,按积分下降值判定疗效.结果: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两组病人服药一周后积分下降分别为3.43±0.7 4,3.37±0.78,下降率分别为72%,74%,两者均有明显下降,并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雷贝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与奥美拉唑相似.

    作者:张旭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低血钾与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及预防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因素已被公认.近尚有人提出低血钾也是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1].为了进一步探讨低血钾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我们分析了99例同时期、同年龄组的住院病人血钾浓度与脑血管病的关系,以及血钾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作者:吴毓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双蒂髂骨瓣植入并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附17例报告)

    股骨头缺血坏死治疗方法很多,以带血供骨瓣肌骨瓣的修复效果较为肯定,尤以邻近带蒂转位骨瓣治愈率高,手术较为简便[1,2],我们在应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阔筋膜肌髂骨瓣转位,并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获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部所表现的综合症.其症状多是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因此,做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保健,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建立科学的工作、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复发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俊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动力髁螺钉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目的:总结以动力髁螺钉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经验.方法: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17例.应用动力髁螺钉系统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并将此系统的优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随访时间9~26个月,平均1 3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8个月.均无髋内翻畸形及髋痛发生.结论:动力髁螺钉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为一良好的内固定系统,在防止髋内翻畸形和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内固定物.

    作者:程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胃癌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的应用

    目的:探讨胃癌术前介入化疗的疗效.方法:总结28例胃癌患者术前接受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的结果.其中包括手术所见、病理组织学和临床疗效.结果:25例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证实有效率82.1%,无效17.9%.有效者中轻度有效7例(25.0%),中度以上有效1 6例(57.1%).临床疗效缓解率82.2%,完全缓解5例(17.9%),部分缓解18例(64.3%).结论:患者术前接受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近期抗癌效果好,能提高手术切除率.

    作者:林含舜;曹美萍;李军苗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泰能治疗婴儿重症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泰能(又名亚胺培南)属硫霉素类,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临床疗效好等优点.从2000年11月~2003年3月对我科住院的重症细菌感染的32例婴儿应用泰能治疗,以观察该药用于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安全性、副作用.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丽芳;朱红青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多贝斯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评价多贝斯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58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多贝斯组与常规对照组,多贝斯组给予口服多贝斯1500mg/天,疗程共3个月,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多贝斯组患者视力、眼底情况比服药前改善者达93.1%,常规组为68.9%,多贝斯组病变改善情况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多贝斯能够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功能及眼底病变.

    作者:冯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加强重危病人术后舒适的护理体会

    舒适是一种自我感觉,是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感觉.舒适可分为若干个等级,任何破坏这种状态的因素都可以造成不舒适,不舒适表现为烦燥不安、紧张、无力、精神不振,不能入睡或消极失望等.手术后的重危病人,因术中麻醉、创伤、失血,引流导管、监护仪器的制约,使患者长时间卧床,活动无耐力,在心理、生理上给患者造成许多不舒适的因素,如疼痛、口渴、饥饿、腹胀、咳嗽、失眠等.

    作者:申香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方法:对30例(38眼)眼轴≥26mm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手术.Ⅰ级核采用原位超声乳化技术,Ⅱ~Ⅳ级核采用乳化劈裂碎核技术,并且根据核的类型设置机器参数.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0.1者2眼;≥0.5者30眼,其中≥0.8者14眼.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破裂(2.63%);术后并发症为角膜后弹力层皱褶(23.68%),角膜上皮水肿(13.15%).结论:采用无需缝合的反眉形巩膜隧道式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可获得较佳视力,充分了解高度近视的生理和解剖特点对于高度近视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非常重要.

    作者:蒋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运用微量泵静注大剂量善宁的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凶险疾病.此病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往往可并发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衰竭及DIC[1].因此,积极的抢救、合理用药与严密的观察护理是降低死亡率、提高药效的关键.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狼疮性肾炎39例诊治体会

    我院自1998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狼疮性肾炎(LN)39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黎亚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可耐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可耐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30例慢性乙肝病人根据其轻中重度类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细,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甘利欣、门冬钾镁等常用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可耐2.4g/日,疗程均为14~28天.观察疗效、副作用.结果:可耐治疗慢性乙肝对HBeAg阴转有一定疗效.两组临床疗效和肝功能变化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对照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6/13(4 6.1 5%)及1/14(7.14%)有显著差异.结论:可耐的副作用主要有乏力、食欲不振,其佳适应症为轻中度慢性乙肝病人.

    作者:昌荣林;陈红;孙美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230例肺心病并发症临床分析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造成右心室扩大或肥厚,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心脏病.我国各地普查资料发现其平均患病率为0.48%,发病年龄较大(多在40岁以上).

    作者:黄焕华;刘映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外伤性小肠损伤44例分析

    目的:旨在提高对外伤性小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92~2001年间外伤性小肠损伤44例回顾分析.结果:闭合性损伤33例,开放性损伤11例.手术43例,非手术1例,治愈44例.结论:腹部外伤后出现腹痛及腹膜炎体征,结合B超、腹透、腹穿诊断不难,适当延缓手术,观察病情变化,有助于避免阴性探查.

    作者:张凤山;王环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