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宇
股骨头缺血坏死治疗方法很多,以带血供骨瓣肌骨瓣的修复效果较为肯定,尤以邻近带蒂转位骨瓣治愈率高,手术较为简便[1,2],我们在应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阔筋膜肌髂骨瓣转位,并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获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眼球穿孔伤是眼外伤中的严重情况,也是眼科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们自1998~2001年收治的眼球穿孔伤75例报告如下.
作者:景桂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可耐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30例慢性乙肝病人根据其轻中重度类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细,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甘利欣、门冬钾镁等常用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可耐2.4g/日,疗程均为14~28天.观察疗效、副作用.结果:可耐治疗慢性乙肝对HBeAg阴转有一定疗效.两组临床疗效和肝功能变化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对照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6/13(4 6.1 5%)及1/14(7.14%)有显著差异.结论:可耐的副作用主要有乏力、食欲不振,其佳适应症为轻中度慢性乙肝病人.
作者:昌荣林;陈红;孙美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Seldinger法胸腔内置入猪尾导管持续引流治疗各种原因胸腔积液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B超定位后采用SCldinger法胸腔内置入猪尾导管并保留血管鞘,导管尾端以三通开关接引流袋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根据胸水病因行针对性药物治疗.结果:42例病人共置管50次,未出现并发症,总有效率82%.分组统计显效率:对结核性胸水、化脓性胸水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胸水为100%,对恶性胸水为32%,对不明原因的胸水为25%.结论:Seldinger法胸腔内置入猪尾导管持续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有较多优点,配合药物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项军;王磊;李光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常见甲状腺结节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区别.方法: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测定22例甲状腺癌、15例甲状腺腺瘸及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前细针抽吸细胞(FNPC)及术后甲状腺组织端粒酶的活性.结果:无论FNPC标本还是组织标本甲状腺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均较高,并且FNPC标本与组织标本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基本一致.结论:端粒酶是甲状腺癌定性的良好标志物,在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FNPC标本端粒酶活性测定可作为术前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作者:谢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994~1999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青年脑梗死患者86例,现就青年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探讨如下.
作者:陈国校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波利特)及奥美拉唑(洛赛克)的七日疗效.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结果,将4 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随机分组,试验组雷贝拉唑10mg/d,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d,记录服药前后病人上腹痛、反酸、上腹烧灼感症状积分的改变,按积分下降值判定疗效.结果: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两组病人服药一周后积分下降分别为3.43±0.7 4,3.37±0.78,下降率分别为72%,74%,两者均有明显下降,并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雷贝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与奥美拉唑相似.
作者:张旭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泰能(又名亚胺培南)属硫霉素类,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临床疗效好等优点.从2000年11月~2003年3月对我科住院的重症细菌感染的32例婴儿应用泰能治疗,以观察该药用于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安全性、副作用.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丽芳;朱红青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由于老年病人术前常合并有其他系统的疾病,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为探讨高龄老年胃癌病人手术治疗的安全措施,兹将我院普外科1993年5月~2003年1月手术治疗的63例70岁以上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治国;高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成年人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1年间收治的成年肠套叠病人27例,全部病人均经手术证实.结果:27例病人中小肠-小肠型套叠16例,回肠-结肠型套叠8例,结肠-结肠型套叠3例.有24例为继发性套叠3例原因不明,其中有20例行全消化道钡餐检查,16例明确诊断.有10例行腹部B超检查,7例确诊.24例行肠切除、3例行复位固定.结论:成年肠套叠多继发于肠管器质性病变,全消化道钡餐和B超对诊断有帮助,该类病人皆应手术治疗.大多数需行肠切除术,对结肠-结肠型肠套叠可以不复位而直接行肠切除术.
作者:袁志勇;马慧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旨在提高对外伤性小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92~2001年间外伤性小肠损伤44例回顾分析.结果:闭合性损伤33例,开放性损伤11例.手术43例,非手术1例,治愈44例.结论:腹部外伤后出现腹痛及腹膜炎体征,结合B超、腹透、腹穿诊断不难,适当延缓手术,观察病情变化,有助于避免阴性探查.
作者:张凤山;王环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因素已被公认.近尚有人提出低血钾也是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1].为了进一步探讨低血钾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我们分析了99例同时期、同年龄组的住院病人血钾浓度与脑血管病的关系,以及血钾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作者:吴毓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肺心病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肺心病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结果:除21例极重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患者消化道出血停止,病情逐渐改善.结论:肺心病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急性胃粘膜病变引起的.治疗上强调早发现,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及早应用有效止血抑酸药,积极防治休克及肝衰、肾衰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才能提高好转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高润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对90例采用预防皮瓣坏死新方法的乳腺癌根治术病例与过去实施的35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例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皮瓣坏死率由原来的45%下降到目前的2%,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极显著差异.结论: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是:防止腋下淋巴管瘘,腋下、肋下置双管引流,合适的胸带包扎力,合理的皮瓣厚度,皮瓣缝合不能有张力及恰当的综合治疗.
作者:隋守森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肺结核病很久以来一直危害着人类健康.在我国约有600万活动肺结核患者,每年死于结核病的达20万人[1].1993年Foruzesch等[2]就报道了老年组是结核发病的又一高峰.我国1990年与1 979年相比,患病高峰移向高龄组.由于老年生理因素等,使其与其他年龄组有不同特点和治疗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王喜琴;方昌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舒适是一种自我感觉,是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感觉.舒适可分为若干个等级,任何破坏这种状态的因素都可以造成不舒适,不舒适表现为烦燥不安、紧张、无力、精神不振,不能入睡或消极失望等.手术后的重危病人,因术中麻醉、创伤、失血,引流导管、监护仪器的制约,使患者长时间卧床,活动无耐力,在心理、生理上给患者造成许多不舒适的因素,如疼痛、口渴、饥饿、腹胀、咳嗽、失眠等.
作者:申香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卡托普利和速尿是目前治疗心力衰竭常用的两种药物.这两种药物均可引起低血压,两药合用引发低血压的机会更大.我院自1991年10月~2002年11月共发现18例合用这两种药物治疗心衰导致低血压的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王侯喜;郝美云;郝榆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中耳胆脂瘤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将29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及手术发现、愈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愈后良好,多数患儿听力保存,部分患儿听力提高.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早期切除胆脂瘤,并可保存听力.
作者:亓晓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癌为当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疾病,占我国城镇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一、二位.由于医学的发展,化学疗法挽救了不少患者的生命,但化疗药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使机体的正常组织和细胞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化疗副作用,有的副作用甚至比癌症本身更难以令病人忍受,以致使一部分患者惧怕或拒绝化疗.
作者:辛林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本文通过126例心肌缺血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心肌缺血多为一过性,无明显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对麻醉的耐受性良好.其麻醉手术危险性决定于外科疾病的严重程度,尤其是急症手术.相反,若术前心电图正常,术中出现心肌缺血、缺氧,则严重性大为增加.心肌缺血病人其麻醇方式和麻醉药物的选择关系不大,术中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是麻醉管理的关键.伴发高血压者首选硝酸甘油作控制性降压,同时可改善冠脉血流.
作者:唐洁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