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荣林;陈红;孙美祥
维生素K缺乏症,亦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发生于出生半个月以后的婴儿谓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996~2002年我院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5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於孝明;蒯文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肺心病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肺心病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结果:除21例极重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患者消化道出血停止,病情逐渐改善.结论:肺心病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急性胃粘膜病变引起的.治疗上强调早发现,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及早应用有效止血抑酸药,积极防治休克及肝衰、肾衰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才能提高好转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高润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卡托普利和速尿是目前治疗心力衰竭常用的两种药物.这两种药物均可引起低血压,两药合用引发低血压的机会更大.我院自1991年10月~2002年11月共发现18例合用这两种药物治疗心衰导致低血压的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王侯喜;郝美云;郝榆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成年人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1年间收治的成年肠套叠病人27例,全部病人均经手术证实.结果:27例病人中小肠-小肠型套叠16例,回肠-结肠型套叠8例,结肠-结肠型套叠3例.有24例为继发性套叠3例原因不明,其中有20例行全消化道钡餐检查,16例明确诊断.有10例行腹部B超检查,7例确诊.24例行肠切除、3例行复位固定.结论:成年肠套叠多继发于肠管器质性病变,全消化道钡餐和B超对诊断有帮助,该类病人皆应手术治疗.大多数需行肠切除术,对结肠-结肠型肠套叠可以不复位而直接行肠切除术.
作者:袁志勇;马慧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提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疗效的方法及对细胞集落的影响.方法:康力龙单用(25例)及合用田可(31例)治疗CAA56例.应用甲基纤维素培养法观察治疗前、后骨髓造血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康力龙+田可(环孢素A)组有效率为81.6%,CFU-E集落产率(个/103BMMNC)分别为24.4±23.1、19.7±17.6,单用康力龙组为57.3%骨髓BFU-E、CFU-E集落产率(个/105BMMNC)分别为13.8±12.6、9.7±5.6.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力龙联用田可组治疗CAA疗效高于单用康力龙组.血液学恢复更快.
作者:史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胎盘粘连是产科分娩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之一.本文就我院725例产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胎盘粘连与人工流产的相关性.
作者:秦爱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四联术矫正小睑裂畸形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2例患者采用眶腔扩大术,羟基磷灰石眼座植入术.外眦开大术,羊膜移植结膜囊成形术,四者联合一次成形.结果:睑裂宽度增加4.5~5.5mm,眼眶宽度扩大4~5.5mm,睑裂宽度与健眼对称,义眼安装满意,术后外观明显改善.结论:四联术矫正小睑裂畸形无需特殊器械,损伤小,安全可靠,易掌握.
作者:刘德成;侯习武;李援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旨在进一步验证根除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胃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和病理学检查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例,经系统的抗Hp治疗和抗溃疡治疗后一月复查胃镜,溃疡愈合及Hp阴性者为A组(Hp根除溃疡组),选择经胃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阴性和病理学检查Hp阴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例,经抗溃疡治疗后一月复查胃镜,溃疡愈合者为B组(Hp阴性溃疡组).所有病例在停药后第一年及第二年末各复查胃镜一次,并取胃窦活检做快速脲酶试验及病理检查.如有症状随时来医院行胃镜检查.同时做Hp检查.观察两组病人中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情况.结果:至第二年末,有153例患者完成全部随访,其中Hp根除溃疡组85例,Hp阴性溃疡组68例,Hp根除溃疡组第一年随访时复发5例,第二年随访时复发6例,总复发率为12.94%(其中4例Hp再感染),Hp阴性溃疡组第一年随访时复发15例,第二年随访时复发17例,总复发率为51.47%,其中15例复查Hp为阳性,Hp阴性溃疡组较Hp根除溃疡组有比较高的复发率(P<0.05).结论:根除Hp能减少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
作者:严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慢性阻塞肺部疾病(COPD)患者在心、肺功能失代偿时往往伴有肾功能损害已有报告.我们临床发现相当一部分病人还伴有肝功能损害.本文检测了82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谷丙转氨酶(GPT)及血总胆红素含量,探讨其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疾病,中医称为热疮.近几年来,临床观察单纯疱疹病人明显增多,大部分病人曾到医院就诊,医院多用丙种球蛋白或正常人白细胞转移因子,因价格昂贵,返回医务室,我们用病毒唑、清热解毒口服液、板兰根冲剂治疗本病,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董会节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中76例(88%)为纯母乳喂养儿,病前有前驱感染并用过抗生素者28例,皮下出血或注射部位出血不止者25例(41.4%),消化道出血40例(46.5%),颅内出血62例(72%).均有不同程度贫血.78例查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入院时误诊或漏诊18例.结论: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临床表现复杂,尤其颅内出血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及漏诊,应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陈翠茹;叶胜朋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舒适是一种自我感觉,是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感觉.舒适可分为若干个等级,任何破坏这种状态的因素都可以造成不舒适,不舒适表现为烦燥不安、紧张、无力、精神不振,不能入睡或消极失望等.手术后的重危病人,因术中麻醉、创伤、失血,引流导管、监护仪器的制约,使患者长时间卧床,活动无耐力,在心理、生理上给患者造成许多不舒适的因素,如疼痛、口渴、饥饿、腹胀、咳嗽、失眠等.
作者:申香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常并发慢性低钠血症,中重度低钠血症n可诱发多脏器功能损害.临床发现根据理论计算公式,补钠量(nmol)=(142mmol/L-实测血清纳)×0.2×体重(kg),不易纠正COPD患者慢性低钠血症.本组病例72h实际总补钠量是理论计算值的2倍.72h血钠浓度稳定在理想水平.
作者:秦月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梗的主要治疗方法,它是在DSA 下从股动脉插入鞘管,将导管经鞘管插入病变的冠脉内,通过直接用球囊扩张病变血管或扩张血管后安放支架,以达到狭管或阻塞的血管再通的目的.PTCA术难度大,以护理要求也更高,术后的护理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汪泰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女性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病因、诊断及再次手术的效果.方法:对26例女性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局部复发的26例中行治愈性手术11例,姑息性手术15例.治愈性手术组和姑息性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个月和1 5个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54.6%和13.3%.结论:女性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定期复查有助于局部复发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局部复发者仍应积极再次手术,它能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张魁;王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波利特)及奥美拉唑(洛赛克)的七日疗效.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结果,将4 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随机分组,试验组雷贝拉唑10mg/d,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d,记录服药前后病人上腹痛、反酸、上腹烧灼感症状积分的改变,按积分下降值判定疗效.结果: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两组病人服药一周后积分下降分别为3.43±0.7 4,3.37±0.78,下降率分别为72%,74%,两者均有明显下降,并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雷贝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与奥美拉唑相似.
作者:张旭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评价多贝斯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58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多贝斯组与常规对照组,多贝斯组给予口服多贝斯1500mg/天,疗程共3个月,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多贝斯组患者视力、眼底情况比服药前改善者达93.1%,常规组为68.9%,多贝斯组病变改善情况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多贝斯能够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功能及眼底病变.
作者:冯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方法:对30例(38眼)眼轴≥26mm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手术.Ⅰ级核采用原位超声乳化技术,Ⅱ~Ⅳ级核采用乳化劈裂碎核技术,并且根据核的类型设置机器参数.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0.1者2眼;≥0.5者30眼,其中≥0.8者14眼.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破裂(2.63%);术后并发症为角膜后弹力层皱褶(23.68%),角膜上皮水肿(13.15%).结论:采用无需缝合的反眉形巩膜隧道式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可获得较佳视力,充分了解高度近视的生理和解剖特点对于高度近视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非常重要.
作者:蒋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旨在探讨伊贝沙坦降低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6例,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于每日6~9点服用伊贝沙坦75~300mg,或西拉普利2.5~10mg.每日1次.受试者取坐位,测量左右上肢血压.取其平均值,记录所有报告和发现不良反应.结果:伊贝沙坦组4周总有效率为74.93%(48/64),显效51.56%(33/64).有效23.43%(16/64),无效25.07%(16/64);西拉普利组4周总有效率为70.4 9%(11/61),显效47.54%(1 9/61),有效22.95%(12/61),总有效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伊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与西拉普利疗效相似,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郭应先;刘怀林;孙运;王瑞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病期心肌酶谱的变化,探究其变化的原因.方法:4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病期患者为患病组,选择年龄与患者可比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并对患者中26例进行血气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病期心肌酶活力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病期心肌酶活力升高,与低氧血症有一定关系,且病情愈重,升高愈明显,值得临床上观察.
作者:马坚;马竹仙;李长琼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