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萍
肺结核病很久以来一直危害着人类健康.在我国约有600万活动肺结核患者,每年死于结核病的达20万人[1].1993年Foruzesch等[2]就报道了老年组是结核发病的又一高峰.我国1990年与1 979年相比,患病高峰移向高龄组.由于老年生理因素等,使其与其他年龄组有不同特点和治疗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王喜琴;方昌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胃癌术前介入化疗的疗效.方法:总结28例胃癌患者术前接受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的结果.其中包括手术所见、病理组织学和临床疗效.结果:25例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证实有效率82.1%,无效17.9%.有效者中轻度有效7例(25.0%),中度以上有效1 6例(57.1%).临床疗效缓解率82.2%,完全缓解5例(17.9%),部分缓解18例(64.3%).结论:患者术前接受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近期抗癌效果好,能提高手术切除率.
作者:林含舜;曹美萍;李军苗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旨在进一步验证根除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胃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和病理学检查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例,经系统的抗Hp治疗和抗溃疡治疗后一月复查胃镜,溃疡愈合及Hp阴性者为A组(Hp根除溃疡组),选择经胃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阴性和病理学检查Hp阴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例,经抗溃疡治疗后一月复查胃镜,溃疡愈合者为B组(Hp阴性溃疡组).所有病例在停药后第一年及第二年末各复查胃镜一次,并取胃窦活检做快速脲酶试验及病理检查.如有症状随时来医院行胃镜检查.同时做Hp检查.观察两组病人中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情况.结果:至第二年末,有153例患者完成全部随访,其中Hp根除溃疡组85例,Hp阴性溃疡组68例,Hp根除溃疡组第一年随访时复发5例,第二年随访时复发6例,总复发率为12.94%(其中4例Hp再感染),Hp阴性溃疡组第一年随访时复发15例,第二年随访时复发17例,总复发率为51.47%,其中15例复查Hp为阳性,Hp阴性溃疡组较Hp根除溃疡组有比较高的复发率(P<0.05).结论:根除Hp能减少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
作者:严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旨在提高对外伤性小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92~2001年间外伤性小肠损伤44例回顾分析.结果:闭合性损伤33例,开放性损伤11例.手术43例,非手术1例,治愈44例.结论:腹部外伤后出现腹痛及腹膜炎体征,结合B超、腹透、腹穿诊断不难,适当延缓手术,观察病情变化,有助于避免阴性探查.
作者:张凤山;王环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成年人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1年间收治的成年肠套叠病人27例,全部病人均经手术证实.结果:27例病人中小肠-小肠型套叠16例,回肠-结肠型套叠8例,结肠-结肠型套叠3例.有24例为继发性套叠3例原因不明,其中有20例行全消化道钡餐检查,16例明确诊断.有10例行腹部B超检查,7例确诊.24例行肠切除、3例行复位固定.结论:成年肠套叠多继发于肠管器质性病变,全消化道钡餐和B超对诊断有帮助,该类病人皆应手术治疗.大多数需行肠切除术,对结肠-结肠型肠套叠可以不复位而直接行肠切除术.
作者:袁志勇;马慧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Seldinger法胸腔内置入猪尾导管持续引流治疗各种原因胸腔积液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B超定位后采用SCldinger法胸腔内置入猪尾导管并保留血管鞘,导管尾端以三通开关接引流袋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根据胸水病因行针对性药物治疗.结果:42例病人共置管50次,未出现并发症,总有效率82%.分组统计显效率:对结核性胸水、化脓性胸水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胸水为100%,对恶性胸水为32%,对不明原因的胸水为25%.结论:Seldinger法胸腔内置入猪尾导管持续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有较多优点,配合药物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项军;王磊;李光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速眠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引起头痛的疗效.方法:对30例SAH患者引起的头痛应用速眼安治疗,根椐简单语言评价量表(VRS)进行评估,并与25例对照组SAH患者对照.结果:治疗组SAH应用速眠安后头痛缓解有效率达73%,对照组SAH患者头痛缓解有效率为4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速眠安治疗SAH患者头痛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力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股骨头缺血坏死治疗方法很多,以带血供骨瓣肌骨瓣的修复效果较为肯定,尤以邻近带蒂转位骨瓣治愈率高,手术较为简便[1,2],我们在应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阔筋膜肌髂骨瓣转位,并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获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方法:对30例(38眼)眼轴≥26mm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手术.Ⅰ级核采用原位超声乳化技术,Ⅱ~Ⅳ级核采用乳化劈裂碎核技术,并且根据核的类型设置机器参数.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0.1者2眼;≥0.5者30眼,其中≥0.8者14眼.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破裂(2.63%);术后并发症为角膜后弹力层皱褶(23.68%),角膜上皮水肿(13.15%).结论:采用无需缝合的反眉形巩膜隧道式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可获得较佳视力,充分了解高度近视的生理和解剖特点对于高度近视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非常重要.
作者:蒋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肺心病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肺心病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结果:除21例极重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患者消化道出血停止,病情逐渐改善.结论:肺心病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急性胃粘膜病变引起的.治疗上强调早发现,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及早应用有效止血抑酸药,积极防治休克及肝衰、肾衰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才能提高好转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高润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3例,其中轻型34例,重型9例.结果:早期手术13例,死亡8例;延期手术21例,死亡1例;重型非手术治疗3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以MOF及感染性休克为主.结论:根据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特点,加强监测和处理好并存病至关重要.手术的关键是要分清胆道病与胰腺炎的主次,重点处理主要疾病.早期手术死亡率较高,应尽量避免;延期手术能保证较低的病死率.对早期手术病人行空肠营养性造瘘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谢亚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评价多贝斯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58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多贝斯组与常规对照组,多贝斯组给予口服多贝斯1500mg/天,疗程共3个月,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多贝斯组患者视力、眼底情况比服药前改善者达93.1%,常规组为68.9%,多贝斯组病变改善情况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多贝斯能够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功能及眼底病变.
作者:冯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994~1999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青年脑梗死患者86例,现就青年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探讨如下.
作者:陈国校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和血塞通对照组,两组疗效均为14天.评定指标包括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郭爱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梗的主要治疗方法,它是在DSA 下从股动脉插入鞘管,将导管经鞘管插入病变的冠脉内,通过直接用球囊扩张病变血管或扩张血管后安放支架,以达到狭管或阻塞的血管再通的目的.PTCA术难度大,以护理要求也更高,术后的护理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汪泰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卡托普利和速尿是目前治疗心力衰竭常用的两种药物.这两种药物均可引起低血压,两药合用引发低血压的机会更大.我院自1991年10月~2002年11月共发现18例合用这两种药物治疗心衰导致低血压的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王侯喜;郝美云;郝榆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中76例(88%)为纯母乳喂养儿,病前有前驱感染并用过抗生素者28例,皮下出血或注射部位出血不止者25例(41.4%),消化道出血40例(46.5%),颅内出血62例(72%).均有不同程度贫血.78例查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入院时误诊或漏诊18例.结论: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临床表现复杂,尤其颅内出血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及漏诊,应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陈翠茹;叶胜朋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整体护理的不断开展,教养型的护理人才是临床护理的迫切需要.职业态度是现代护理人才素质的首要成分,情感教育是促进护士职业情感领域发生积极转化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产科门诊及住院病人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病程长短不一,年龄老、中、青均有,且中青年妇女多见,中青年妇女是单位及家庭重要人物,患此病给工作及生活、家庭带来一定的影响.我院自1999年5月~2002年5月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5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彩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波利特)及奥美拉唑(洛赛克)的七日疗效.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结果,将4 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随机分组,试验组雷贝拉唑10mg/d,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d,记录服药前后病人上腹痛、反酸、上腹烧灼感症状积分的改变,按积分下降值判定疗效.结果: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两组病人服药一周后积分下降分别为3.43±0.7 4,3.37±0.78,下降率分别为72%,74%,两者均有明显下降,并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雷贝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与奥美拉唑相似.
作者:张旭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