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22例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探讨

何辉

关键词:剖宫产率, 围产儿死亡, 术后并发症, 资料分析, 因素影响, 围产医学, 适应征, 临床
摘要: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率已由50年代的1~2%至90年代后期上升到40%[1],但并没有相应降低围产儿死亡[2].故正确掌握剖宫产适应征,既有利于减少围产儿死亡,又有利于降低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剖宫产增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手术修补7例报告

    颅脑损伤后并发脑脊漏较为多见,大多数可以通过非手术方法而愈.经保守治疗后仅2%~5%患者还需手术治疗[1].本文总结7例此类患者(5例来自华山医院,2例来自义乌市中心医院),经扩大额下硬脑膜外入路修补,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向东;高亮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非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43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非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所有病例都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非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然后,根据病情轻重分别予禁食、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以及解痉止痛等内科综合治疗.结果:43例病人中41人均通过药物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只有1例病人因胰周及腹腔感染而行手术治疗,另1例因胰腺囊肿而行内镜下囊肿穿刺术.结论:非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应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

    作者:沈夏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断与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腹部手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肠梗阻发生在腹部手术后5~18天;肠蠕动曾一度恢复,又出现十分典型的肠梗阻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无肠绞窄发生;26例经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7.2d.2例再次手术,其中1例发生肠瘘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1例术后治愈.结论:应熟悉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采取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是治愈该病的主要方法;在保守治疗的同时应严密观察,出现肠坏死或腹膜炎应及时手术.

    作者:覃双全;欧阳天成;雷孝登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分析7000例腹腔镜胆囊切术中26例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开腹手术,5例用腹腔镜探查缝合修复并置管引流,6例保守治疗.死亡1例.结论: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谨慎处理可预防,一旦发生及时正确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高广壁;江涌;马祖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病理分析

    我院2001年~2003年收治20例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的肾脏病理,着重分析此类IgA肾病的肾小球内免疫球蛋白的分布与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程度及肾功能的关系.

    作者:王洪青;张锐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观察

    近年我科用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亚琼;余静;何晓芸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

    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近年来,随着临床药理研究的深入,该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并取得理想的疗效.

    作者:刘继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甘露醇应用过程中低颅压综合征

    目的:分析甘露醇应用过程低颅压综合征机理、临床表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2000 年度应用甘露醇临床的病例.结果:有16例病例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低颅压综合征.结论:甘露醇应用过程中可引起低颅压综合征.

    作者:罗登立;杨西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102例老年肺结核病人临床资料特点分析

    目的: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分析102例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资料特点.结果:①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乏力和饮食下降,常无明显的盗汗、发热和咯血等表现;②X胸片示:52例(50.97%)有陈旧性钙化灶;30例(29.41%)病灶在中下肺野;③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的阳性率(22.55%)和痰培养的阳性率(26.32%)都很低;④结核菌素(PPD)试验的阳性率(21.56%)也很低.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无结核病的特异性表现,易漏诊、误诊,临床医师应充分重视,认识老年肺结核这一疾病.

    作者:王喜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126例糖尿病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诊断的价值及DPN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6例糖尿病患者NCV检测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NCV的异常率为63.5%,全组有10.7%为单侧异常.临床症状、体征与NCV测定结果的符合率52.4%和66.7%,无症状、体征的患者中分别有54.2%、39.4%的NCV异常.结论:DPN病情隐匿,NCV检测为此病的诊断提供直接的客观证据.DPN发病有不对称性,必要时双侧同时检测,以免漏诊.

    作者:彭忠兴;彭更生;黄旭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降低钳刮术不良因素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降低钳刮术不良因素的有效方法.方法:对76例孕10~14周实施钳刮术终止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56例钳刮术前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病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钳刮术前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可明显降低钳刮术诸多不良因素.

    作者:韩雪兰;蔡洁;岳变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阿斯匹林治疗急性心梗非早期疗效观察

    自1999年7月以来,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5例,从明确诊断到接受治疗时间均超过12h以上,我们对其中的13例进行了静脉溶栓并用低分子肝素、阿斯匹林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光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胃复安在纤维喉镜检查中镇吐作用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胃复安在喉镜检查中的镇吐作用.方法:80例患者检查前20分钟肌注胃复安10mg,并有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镇吐作用非常显著(P<0.01).结论:胃复安在喉镜检查中的镇吐作用显著,尤其适用于中青年受检者.

    作者:谷占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1例安装起搏器病人行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体会

    对于高龄心脏病病人行非脏手术,病人是否能安全渡过手术期,围麻醉期处理非常关键.现将1例安装起搏器病人行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刚;李俊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幽门螺杆菌三种检测方法的评价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与复发、慢性胃炎、胃癌等的发病密切相关,我国属HP高感染率国家,普通人群中HP感染率高达40%~60%[1],检测HP感染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施正超;李荣洲;蔡积武;任宗海;季婷婷;林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山莨菪碱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山莨菪碱(654-Ⅱ)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初治的有中等量以上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抗结核方案相同,均予以抽胸腔积液,治疗组在抽腔腔积液后注入654-Ⅱ30mg,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胸腔穿刺次数较对照组少(P<0.05),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后胸膜厚度0.58士1.0cm较用药前0.93±0.15cm减轻(P<0.05),治疗组用药后胸腔积液中的蛋白含量、白细胞数、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含量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均为P<0.05).结论:胸腔内注射654-Ⅱ有缩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程,减轻胸膜肥厚和粘连的作用.

    作者:钟炳图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偏头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

    1999年8月~2002年3月我科运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偏头痛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彭立夫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50例临床分析

    目的:为了提高对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近年治疗的50例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病人.结果:除1例拒绝治疗自动出院外,余均经手术治疗.其中治愈46例,死亡3例.结论:认为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患者全身情况差,而局部症状和体征不如青壮年明显,且多伴有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等疾患.因此在治疗上应在及时纠正全身情况及处理并存病同时积极行手术探查,手术应简单、有效.

    作者:俞增福;蒋振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高频电波刀在外阴良性病变中的应用

    外阴皮赘、巴氏腺囊肿和脓肿是外阴部常见疾病,我院门诊采用高频电波刀行外阴皮赘切除、巴氏腺囊肿造口及巴氏腺脓肿切开引流,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兰;李琴;黄玲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60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T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治疗BPH患者360例.结果:手术时间30~165min,平均62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20~180g,平均46g,术后36~48h拔除导尿管,排尿通畅,IPSS由术前28.9±2.0,下降至术后7.2±0.3(P<0.01),膀胱穿孔并电切综合征1例,暂时性尿失禁2例.ED3例,360例均未输血.结论:TVP治疗BPH疗效显著.

    作者:刘世雄;章祖招;张鑫圣;袁耀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